黄芪的功效和种植经济效益分析

作者:《农资与市场》传媒 新媒体 2024/11/22 8:57:56
黄芪的种植历史中国古代的黄芪种植黄芪的药用历史可以追溯到两千多年前,最早的记载可见于《神农本草经》,将其列为上品。古代黄芪产地主要在四川、甘肃和陕西等地,后来逐渐向西北和东北地区转移。北魏时期,山西省大同市浑源县就已有黄芪种植的记载,到 2023 年 5 月,浑源恒山黄芪栽培系统成功列入第七批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内蒙古包头市固阳县的黄芪种植始于上世纪 60 年代,当时由固阳县医药公司

图片

黄芪的种植历史

 中国古代的黄芪种植

黄芪的药用历史可以追溯到两千多年前,最早的记载可见于《神农本草经》,将其列为上品。古代黄芪产地主要在四川、甘肃和陕西等地,后来逐渐向西北和东北地区转移。

北魏时期,山西省大同市浑源县就已有黄芪种植的记载,到 2023 年 5 月,浑源恒山黄芪栽培系统成功列入第七批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

内蒙古包头市固阳县的黄芪种植始于上世纪 60 年代,当时由固阳县医药公司在农地撒籽直播试种成功。1974 年,固阳黄芪种植施行第一年栽培秧苗、第二年移苗栽培模式,在此基础上逐渐形成和推广国内首创的黄芪横播技术,为规模化种植生产奠定了基础。


近现代黄芪的种植发展

随着中医药产业的不断发展,黄芪的需求量逐渐增加,种植面积也不断扩大。如今,黄芪主要分布在内蒙古、甘肃、山西及东北三省等地区。

各地不断探索黄芪的优质种植技术和管理模式,提高黄芪的产量和质量,并且加强了黄芪的品牌建设和市场推广,一些地区的黄芪产业已经成为当地的特色优势产业,如固阳县被中国中药协会授予 “中国固阳正北黄芪之乡” 称号。



黄芪的功效

补气升阳:黄芪味甘性温,善于补气,入脾经,可以补益脾气,升举阳气,可用于治疗脾虚中气下陷导致的久泻脱肛、内脏下垂、便血崩漏等病症。


固表止汗:黄芪入肺经,能补益肺气、固护肌表来止汗,可治疗肺气虚引起的自汗等。


利水消肿:黄芪既能补气,又有利水消肿的功效,对于气虚无力推动水液的正常运行而致的水肿有标本兼治的作用,可用于治疗气虚导致的水肿、尿少等。


生津养血:黄芪通过补气兼能养血、生津,可用于治疗血虚发热证,以及思虑过度、劳伤心脾、气血双亏引起的面色萎黄、心悸失眠等。

图片

行滞通痹:黄芪有补气的功效,气能推动血液的运行,可用于治疗气虚血滞、风湿痹痛、麻木拘挛,及中风气虚血滞、半身不遂者等。


托毒排脓:黄芪能补益气血,托毒外出,可用于治疗气血亏虚的痈疽,表现为疮形平塌、根盘散漫、难溃难腐等。


敛疮生肌:黄芪能温养脾胃,脾胃运化水谷精微来滋养四肢关节、脏腑肌肤等,可用于治疗溃疡后期,因气血虚弱导致的脓液清稀、疮口难敛等。



黄芪种植经济效益分析

01

图片

种植成本

土地成本:如果是自有土地,这部分成本可以忽略不计;如果是租赁土地,费用会因地区而异。例如在一些偏远山区,每亩土地年租金可能在 200-500 元左右;而在经济较发达或土地资源紧张的地区,租金可能会更高,达到每亩 800-1500 元甚至更多。


种苗成本:优质的黄芪种苗价格一般在每株 0.3-0.5 元左右,按照合理的种植密度,每亩需要种苗约 1000-1500 株,所以每亩种苗成本大约为 300-750 元。


肥料和农药成本:黄芪生长过程中需要施肥和防治病虫害,每年每亩肥料成本大概在 500-800 元,农药成本约 100-200 元,合计每亩肥料和农药成本约 600-1000 元。


人工成本:包括耕地、播种、田间管理、采收等环节,需要投入大量人工。假设每个工人每天的工资为 150-200 元,一个工人每天可以完成约半亩地的工作量,那么每亩地的人工成本大约为 300-400 元。综合起来,种植一亩黄芪的总成本大约在 1200-2650 元左右。

图片


02

图片

收益分析

产量:一般情况下,黄芪种植 2-3 年后可采收,管理得当的话,每亩干货产量可达 300-500 公斤左右。一些高产的种植区域,亩产量甚至可以更高。


价格:黄芪的价格因品质、规格、市场供需等因素而有所不同。目前市场上黄芪的统货价格每公斤在 20-30 元左右,品质较好的黄芪价格会更高。如果按照每亩干货产量 400 公斤、每公斤 25 元的价格计算,每亩黄芪的销售收入为 10000 元。


03

图片

经济效益分析

扣除成本后,种植一亩黄芪的利润大约在 7400-8800 元左右。当然,如果产量更高、价格更好,利润也会相应增加。而且随着种植技术的不断提高和市场需求的增加,黄芪的经济效益还有一定的提升空间。


此外,黄芪种植还可能带来一些附加效益,比如可以改善土壤质量、促进当地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等。但同时,种植黄芪也面临着市场价格波动、病虫害防治等风险,需要种植户加强管理和市场调研,以确保获得稳定的经济效益。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