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新项目布局,探索海利尔、新农股份的投资逻辑
2025年4月28日,海利尔公告称,公司结合战略发展规划以及青岛恒宁实际情况,经多次论证,为更好的保障公司原药及中间体持续发展,加强自动化生产线的引进和投资,决定新增青岛恒宁部分项目产品。
新增后的项目情况:
新增项目名称:青岛恒宁生物二期项目
新增项目建设地点:平度市新河镇海浦路 12 号
新增项目投资:78,187万元
新增产品规模:6000 吨/年溴虫腈、5000 吨/年氟吡菌酰胺、6000 吨/年氟唑菌酰胺、3000 吨/年联苯吡菌胺等原料药及 10000 吨/年二氟吡唑酸等中间体。
资料显示,海利尔恒宁项目苯醚甲环唑、丙环唑、溴虫腈、丁醚脲 4 个原药产品,陆续实现达产达标,二期项目也在陆续投产,其中唑虫酰胺原药以及 2-氯丙烯腈、对氯苯甘氨酸 2 个中间体已于 2024 年 8 月试生产,呋虫胺原药已于 2024 年 12 月试生产。
1500 吨/年呋虫胺、4000 吨/年吡蚜酮、2000 吨/年唑虫酰胺、3000 吨/年氯虫苯甲酰胺、2000 吨/年氟氯虫双酰胺、10000 吨/年丙硫菌唑等原料药;20000吨/年二(三氯甲基)碳酸酯、3000 吨/年肟菌酯、4000 吨/年 2,3 二氯吡啶、3000 吨/年 2-硝基-3 甲基苯甲酸等产品;2000吨/年 2-氯丙烯腈、2000 吨/年对氯苯甘氨酸、956 吨/年 3-氨甲基四氢呋喃、2000 吨/年 N,O-二甲基-N’-硝基异脲、 3600 吨/年 6-甲基-4-乙酰胺基-4,5-二氧-1,2,4-三嗪-3-(2H)一酮、1600吨/年 4-(4-甲基苯氧基)苄胺、2500 吨/年 3-溴-1-(3-氯-2-吡啶基)-1H-吡啶-5-羧 酸(K 酸)、9461 吨/年 2-氯-1-(1-氯环丙基)乙酮、15838 吨/年 2-(2-氯苄基)-2-(1-氯环丙基)环氧乙烷、2500 吨/年肟醚、2000 吨/年间三氟甲基苯乙酮、7500 吨/年 2,6-二氯吡啶、7200 吨/年 2,3,6-三氯吡啶等中间体及副产品。
海利尔方面表示,本次新增上述产品项目投资,是从市场需求的实际情况出发,结合公司原药可持续发展战略所做出的决定。
从新增投入产能建设的原药品种来看,海利尔本次扩增的农药品种大都是当前市场热度极高的热门品种,如巴斯夫开发的氟唑菌酰胺、拜耳作物科学公司开发联苯吡菌胺和氟吡菌酰胺,这3个品种都属于SDHI杀菌剂,也是备受农药企业高度关注和布局的高端杀菌剂热门产品。这些产品还在化合物专利期时开发他们的跨国公司就对其的市场拓展和战略布局,早已成为跻身全球销售额超数亿美元成熟品种行列。
值得一提的是,这3大品种均是近两年化合物专利到期或即将到期。其实,国内很多农药生产企业早就盯上了这些专利产品,年初的 CAC 农化展上,部分企业的动向已显露出对这些专利边缘农药品种的浓厚兴趣。其实随着专利到期,国内布局热潮在所难免,海利尔率先公布如此大规模的产能建设计划,无疑是战略布局的先手棋,也是对其产业链实力的有力彰显。
2025年4月23日,新农股份公告称,鉴于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受外部市场环境、行业发展情况等诸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公司决定终止″年产1,000吨吡唑醚菌酯及副产430吨氯化钠项目″,将项目剩余募集资金人民币8534.58万元永久性补充流动资金,
据悉该项目前期虽已实际投入1.14亿元,但鉴于项目实施进度及投资回报可能不达预期的风险,公司决定将该项目的募集资金及利息、理财收益永久补充流动资金,用于公司主营业务相关的日常经营活动。
新农股份2024年报显示,本年度公司年产1000吨吡唑醚菌酯产能利用不足,未达到预计效益。
这一决策反映了企业在行业下行期对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对市场动态的敏锐洞察。 通过终止非核心项目,新农股份可以将更多的资源集中于其核心业务和优势产品的生产与销售,进一步巩固其在细分领域的市场地位,提升盈利能力,这也是行业下行期企业常见的投资逻辑之一,即收缩战线、聚焦优势,以应对市场的不确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