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强寒潮来袭,气温暴跌!蔬菜防寒刻不容缓!
11月中旬以来,一直没有强冷空气影响我国,气象数据监测显示,过去10天,全国大部地区气温较常年同期偏高2~4℃,部分地区偏高4~6℃。
预计26-30日,寒潮天气将横扫我国,大部地区气温暴跌,寒潮影响后大部地区气温将转为较常年明显偏低,天气寒冷。此次寒潮不仅影响范围广、降温剧烈、风力大,还将伴有雨雪天气。
26日至27日:寒潮天气将率先影响新疆、甘肃西部和内蒙古西部等地,大部地区气温将下降10~18℃,局地下降20℃ 以上。
28日至30日:寒潮天气东移南下,继续影响我国中东部地区,中东部大部气温将下降8~14℃,局地降温幅度可达16℃以上。
冷空气前锋过后,日最低气温0℃线将逐步南压到长江中下游至贵州南部一带,日最低气温-10℃线将位于辽宁南部、北京西部至甘肃东部一带。
预计25日至26日,新疆北部的部分地区有大到暴雪,局地有大暴雪;27日至30日,西北地区东部、华北部分地区、东北地区、黄淮、江汉、江淮等地先后有雨转雨夹雪或降雪,湖南、湖北东部、江西中北部、安徽南部、江苏南部、上海、浙江、福建北部有中到大雨、局部暴雨。
1、检查设施密闭性、及时修补堵漏
俗话说“针尖大的窟窿、斗大的风”,一定要保持设施的密闭性,尽快检查设施棚膜、棉被、草苫、墙体、风口等是否有破损处,如有及时修补、堵漏。大风时要关闭通风口、关闭好设施出入口,以防出现“放风筝”情况。
▲草苫破损严重、密度不足
2.加厚压实外保温材料、减少前屋面散热
检查外保温材料是否符合保温要求。采用草苫的,重量要求达到4kg/m2,保温被厚度达到4.0cm,每平方民重量不低于1.2kg。如低于上述标准,可采用双层覆盖方式,同时可在外保温覆盖物外侧增设一层农膜,既提高了覆盖物致密性、又可降雪浸湿外覆盖物。
要确保外保温覆盖物连接紧密无裂缝(白天覆盖后由棚内向外看不透光),盖严、压实,为避免大风影响外保温覆盖物覆盖效果,傍晚外保温覆盖物苫盖后,东西两侧要拴绳,固定在山墙上,在前地脚处用一层草苫或废旧保温被保温,并重物压实。
▲厚保温被(上)与薄保温被(下)对比
2.增强墙体保温、降低墙体散热
对于后墙有通风窗的温室,要做好通风口填充和密封处理;对于墙体厚度60厘米以下的温室,可以采用墙体外侧培土等方式应急性增厚,同时在温室外侧由后坡至整个墙体苫盖固定一层棚膜提高温室保温效果;对于有条件的生产主体可采用适当工艺在墙体外侧贴覆挤塑保温板或浇筑轻体闭孔发泡水泥墙体永久性增厚保温。
▲日光温室后墙培土加厚
3.挖设防寒沟,切断横向传热
对于没有防寒沟的温室,要在土壤结冻前及时补挖外置式防寒沟或内置式防寒沟,以提高温室保温效果。
外置式防寒沟:在温室前地脚地基外侧沿温室延长方向,挖设一条宽40厘米、深50-60厘米(大于本区冻土层深度)的沟,埋入等深的泡沫板或聚苯板填入锯末、杂草、马粪、秸秆等保温材料,踏实后覆土封沟;
内置式防寒沟:在温室前地脚地基内侧沿温室延长方向,挖设一条深50-60厘米的沟,埋入等深的双层泡沫板或聚苯板(两层板错缝埋设)再回土踏实。
4.加设二次保温、保持作物“贴身”温度
可在温室内侧前地脚处加设一道1-1.5米高裙膜、温室入口处用棚膜加设一道围挡,以防人员进出时门口作物遭受冷空气影响;
温室顶风口下方加设一道农膜,以防放风时冷空气直接影响作物生长点。对于高度较高的温室,可用无纺布或无滴膜增设一层二道膜(夜间覆盖、白天收起)。
作物行间可铺设稻壳、秸秆等降湿、保障根系温度。
5.应急增温,保障作物需求
为了应对极端低温,保证棚室内最低温度不低于8℃,要提前准备好相应应急增温产品或设备,如热宝燃烧快、暖风机、热风机、浴霸、大功率白炽灯、电暖气等,生产者要根据温室条件,在安全的前提下合理使用。
6.施用外源诱剂,提升蔬菜抗逆性
通过叶面喷施芸苔素内脂、微量元素叶面肥等,根施海藻酸、甲壳素等提升蔬菜抗低温能力。合理施用调节剂,防范落花落果,生产上可适当施用“增瓜灵”等调节剂干预花芽分化和植株生长,但使用时应科学、合理,严格按照说明书浓度下限使用,避免药害发生。
7.适当疏花疏果摘果、防止坠秧
为避免寡照、强降温植株营养积累少、果实过多坠秧、植株秧果平衡失调、长势恢复困难,可适当疏花疏果或及时摘果的方式改善植株营养分配,保持秧、果平衡。
8.三段通风排湿,减少病害发生
在早上揭苫(棉被)后1小时,中午前后室内温度升高后、以及傍晚放苫(棉被)前,打开顶风口(小缝隙)10-15分钟,保持棚内相对湿度60-70%,减少病害发生。如有病害发生可采用广谱性烟熏剂熏棚防治。
9.露地蔬菜尽快收获,并适当保温储藏
此次寒潮,气温将骤降,露地蔬菜应尽快收获,并适当保温储藏、防止冻害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