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格连续六涨,是短期波动还是长期趋势?
近期,农药市场交投、需求依旧低迷,交易活跃度持续低位徘徊。高温天气与疲软需求双重影响下,生产企业进入集中检修期,终端需求不振又使大部分企业选择暂时停产或减产。市场产品分化明显,部分产品因前期调控得当、需求稳定,库存低位,供需矛盾突出,虽价格未反弹,但供货偏紧;而另一些产品因盲目扩张产能、同质化竞争,供大于求、产能过剩,在需求疲软拖累下,市场竞争激烈,价格面临进一步下滑压力。
市场供需格局生变
本周,中农立华原药价格指数报74.53点,同比下跌1.35%,环比上涨0.04%。跟踪的上百个产品中,同比66%产品下跌,环比56%产品持平,5%产品上涨。
除草剂原药价格指数为84.34点,同比下滑0.65%,环比上扬2.19%。草铵膦原药市场处于供需博弈阶段,厂家排单交货,现货供应偏紧,价格有上调趋势,当前报价4.7万元/吨。草甘膦原药方面,国内存在刚需备货情况,出口订单也在有序排单交付,成交重心逐步上移,报价2.7万元/吨。精草铵膦原药以刚需采购为主,终端市场按需补货,成交较为清淡,折百报价5.8万元/吨。敌草快母药内外贸补货工作正在开展,市场整体稳定,厂家报价1.65万元/吨。
杀虫剂原药价格指数为66.16点,同比上涨2.8%,环比下跌3.47%。氯虫苯甲酰胺原药市场开工率降低,虽有刚需备货,但成交量较前期有所减少,市场报价25万元/吨。阿维系列产品上下游库存处于低位,市场处于博弈盘整状态,渠道变现价格较为混乱,且厂家有停车检修计划,后期市场走向值得持续关注。其中,阿维菌素精粉渠道变现价格混乱,报价50万元/吨;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原药厂家报价偏高,渠道前期货源变现价格同样混乱,市场报价70万元/吨。
杀菌剂原药价格指数为69.42点,同比下跌5.98%,环比下跌0.59%。三唑类产品正处于旺季补货阶段,原药价格行情在波动中盘整。苯醚甲环唑原药报价8.8万元/吨;丙环唑原药报价7万元/吨;己唑醇原药报价8.6万元/吨;戊唑醇原药报价5.05万元/吨,这几款产品均以刚需备货为主,且出口询单较多。三环唑原药市场货源紧张,现货难寻,报价6.6万元/吨。氟环唑原药市场整体稳定,报价26万元/吨;氟硅唑原药市场需求稳定,原药行情盘整,报价28.8万元/吨。丙硫菌唑原药市场关注度不断提升,供给端产能逐步释放,市场竞争激烈,报价13万元/吨。
草甘膦价格开启六连涨模式
截至7月31日,草甘膦原药价格飙升至2.7万元/吨,较5月低点上涨15.2%,较去年同期增长6.4%。这场被业内称为“六连涨”的行情,不仅让生产企业摆脱亏损泥潭,更折射出农药行业在环保高压与市场周期交织下的深层变革。
此轮涨价,成本端是直接推手。核心原料甘氨酸价格同比上涨8%,黄磷因云南、贵州等主产区限电,供应紧张,价格高位震荡。同时,环保政策持续收紧,7月1日《农药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执行,头部企业单吨生产成本增加约500元,部分中小企业因技术不达标停产,市场供应进一步压缩。
需求端强势复苏也推动了价格上涨。全球农产品价格维持高位,巴西、阿根廷等南美国家大豆种植面积扩大,带动草甘膦出口需求,今年1—7月份,我国草甘膦出口量同比增长18%,对巴西出口增幅32%。国内夏季用肥高峰期到来,转基因玉米、大豆种植面积扩大,草甘膦作为配套除草剂需求激增,且此轮需求增长是伴随着种植结构调整的真实增长。
供给端也发生结构性调整。2025年环保督察力度空前,1—7月全国因环保不达标被关停的草甘膦企业达12家,行业集中度提升,头部企业通过技术升级扩大优势,如兴发集团产能满负荷运转,价格上涨可大幅增厚利润。
未来,市场对草甘膦价格走势预判有分歧,出口订单、国内备货与需求回落、新增产能释放等因素相互博弈,政策面的农药调整目录及环保产品补贴政策等变量,也将影响其价格走向。整体来看,当下市场谨慎心态依然存在,下游多维持按需采购为主,大部分品种仍维持相对稳定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