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品种选什么好?适合的才是最好的

作者:大众果品网 任战战 2023/2/22 14:48:08
说起苹果品种,大多数果农说的最多是“新品种”,比如维拉斯黄金、爱妃、美味、鲁丽、秦脆、烟富系列等等,这些新品种到底咋样?说法不一。反正都在发展,是好是孬让“时间”和“实践”给个答案。在此,我仅把我看到的一些“现实”和“想法“分享给大家。首先说“富士”品种。富士是我国目前栽植面积最大的品种,也是果业界最“头疼”的品种。种植者都知道富士“难伺候”、“卖不下钱”,竞争太残酷,有些果区根本就没有弄清自己的

说起苹果品种,大多数果农说的最多是“新品种”,比如维拉斯黄金、爱妃、美味、鲁丽、秦脆、烟富系列等等,这些新品种到底咋样?说法不一。反正都在发展,是好是孬让“时间”和“实践”给个答案。在此,我仅把我看到的一些“现实”和“想法“分享给大家。


首先说“富士”品种。富士是我国目前栽植面积最大的品种,也是果业界最“头疼”的品种。种植者都知道富士“难伺候”、“卖不下钱”,竞争太残酷,有些果区根本就没有弄清自己的地理位置适合不适合,跟风种植,顽固到不知道转型,一直抱住不放手,总想有“奇迹”出现。

图片

我可以负责任的告诉大家,富士苹果很“娇气”,必须栽植到“优生区”。它是山东、陕西、甘肃一些地方“特色品种”,不是哪里想栽就能栽的。有人就说我们也种植着吗?是的,种植着没错。试问产的苹果咋样,卖了多少钱?

我不说大家都明白,富士苹果优生区种植海拔高度已经超过了1000米,然而还有500米到600米果区的一部分果农依然在发展什么新品种“烟富”系列,我真替你担心。

我送给那些爱“追梦”的人两句话:

1、不论是啥优系,富士的种、基因没改变;

2、只要是“双套袋”的品种,就不是当地最适合的好品种。

加拿大的“美味”说是世界上最好的品种,事实是下了纸袋的果子,红的不迎人,苹果“嘴“裂口的裂口,商品率很低,更谈不上优质果了。

“爱妃”苹果宣传也是世上最好吃的苹果。我去年第一次在陕西白水看到爱妃苹果,6元一斤买了几十斤。当时我在那个果园里看到的是,果个大小一般,果型有点扁,红度还行,果锈很严重,吃着没有宣传的那么好,园主说不敢栽植。

去年在杨凌学习时,我就咨询了讲课老师王雷存,他告诉我“美味“是他从国外引进的,表现就是那样。我有点想不通,咱们有些果农到哪看到的“爱妃”苹果有宣传的那么好,还在发展?

“秦脆”苹果以1200万元转让出去了,创造了中国苹果品种的神话,我感到骄傲,为中国苹果界能出一个世界级的新品种自豪。去年我在陕西千阳参观学习时,实验站的老师再三告诉我们:秦脆苹果是个不错的品种,唯一的毛病就是苦痘病严重,如果谁能把苦痘病克服了你再种植,万万不敢盲目引进。高海拔地区都这样,低海拔的地方种植必须高度注意。

图片

前不久,我在临猗县北辛乡的两个果园里看到的是:一个是第二年的树上结的几个苹果,满身苦痘病。园主说明年再看看,如果不行就改接其它品种。二个是三四年生的树上套纸袋的秦脆苹果,毛病多多,苦痘病很严重,几乎没有商品果。

以我的眼光看,这苹果在咱手里只能卖落果了。还有万荣朋友说他栽了十多亩“秦脆”,他用了很多“好农资”,照样毛病太多,不死心说,明年再看看。

“维拉斯黄金”苹果昨天微信群里发平陆县收购一斤十元,我就有点好奇,“维拉斯黄金”咋现在熟了,明明是十月底才成熟的吗?有点出乎意料。

我园(地势相对低些)嫁接了几树,不知道是花期受冻了还是其它原因,都是果锈,没法套袋。

图片

八月份我在平陆县一个改接园看到的是:果个不大,纸袋里的果锈也很重。记得去年山东有位客商,在我县惠丰冷库包装她们从山东拉过来的“维拉斯黄金”苹果,果锈也不少,那位客商说这是很正常的,没有果锈就不是“维拉斯黄金”苹果。
其它的“新品种”不在这一一说了。下边说说我看到的“好品种!

“适合的才是最好的”!所谓“适合的”就是在当地种植表现非常好的意思,果农又能卖下钱的品种!

“信浓甜”苹果是日本品种,它是用富士和津轻杂交而成的一个中晚熟苹果品种。2001年就在临猗县(海拔500米左右)种植,不是“新品种”,经过二十年的“洗礼”,如今崭露头角,成为运城苹果界的一批黑马,近几年价格不凡,膜袋果不分青红收购价(70以上3元/斤,75以上3.5元/斤),远远超过了陕西洛川的纸袋苹果价格。

图片

商品果率更是其它果无法相比,我的一位朋友在洛川收苹果,他告诉我那的苹果商品率只有50%左右,而“信浓甜”我看到的是95%以上。效益悬殊太大了。

图片

我问收购点的客商:这苹果不好看,你咋出那么高的价格,它说好吃啊?

看到身边正在卖果的一位果农,我就问他:你有多少“信浓甜”苹果?他说有150棵树,能产两万多斤苹果,大概要卖七万多块钱。

收购点上客商同时收购的有纸袋花冠,看上去比“信浓甜”漂亮多了,每斤只有1.30元至1.50元,商品率也不高。

看着眼前的这一切我真有点想不通,但这就是事实。

说到这,肯定就有人会问:它凭啥一斤卖3块多钱?答案就是“好吃”。回到家,我同时切开了一个“信浓甜“和一个“花冠“苹果,几个朋友品尝后,一致认为“信浓甜”苹果爽口、无渣,“花冠”苹果硬,渣多。

说起好吃,不得不说中华第一梨“雨露香”,它没有华丽的外貌,却以“心灵甜”征服所有消费者,卖出天价,“信浓甜”苹果不也是一样吗?

这就是我看到的苹果“好品种”。以其管理简单,“好吃“征服了消费者,卖出了“天价”,实现了“双赢”,两全其美,何乐而不为呢?

总结一下,新品种要尝试,只能有的放矢的去实验,万万不敢就认为它是最好的品种,“时间”和“实践”会给你答案的。
咱们是果农,是种植者,是生产者,不是实验者,玩不起,赌不起,必须把握住:
1,适合的才是最好的;
2,挣钱才是硬道理!

作者系芮城县战战苹果专业合作社理事长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