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调研】农资行业加速洗牌:年轻一代崛起,特肥与服务成破局关键

作者:《农资与市场》传媒 赵丹 2025/9/4 9:39:53
“现在门店的状态是什么?不是你赊货给他们,他们就愿意帮你卖的。”零售商的需求不断加码,“又赊,又促销,然后还要帮他卖”。种植户变得更加理性,不再被动接受推销,不再盲目追求进口品牌,而是主动挑选产品,更看重实际效果和性价比。…… ……面对这种变化,年轻一代农资人该如何应对?在台风欲来的三亚,笔者一行和海南中农农资有限公司负责人翁晓纯、邱国晓这两位95后、行业的中坚力量一起聊行业的风雨。0


“现在门店的状态是什么?不是你赊货给他们,他们就愿意帮你卖的。”零售商的需求不断加码,“又赊,又促销,然后还要帮他卖”。

种植户变得更加理性,不再被动接受推销,不再盲目追求进口品牌,而是主动挑选产品,更看重实际效果和性价比。

……  ……

面对这种变化,年轻一代农资人该如何应对?

在台风欲来的三亚,笔者一行和海南中农农资有限公司负责人翁晓纯、邱国晓这两位95后、行业的中坚力量一起聊行业的风雨。

图片

01

代际变革,年轻人重塑农资行业

农资行业正在经历一场静悄悄的代际革命。

越来越多90后甚至95后从业者加入这个传统行业,带来了全新的经营理念。

“我们前几天去门店调研,有一个负责人是97年的,还有一个负责人是98年的。”翁晓纯表示,现在农资从业者中年轻人在增多,他们大多是接棒家族业务,但他们的打法与父辈截然不同。

对于95后的农资人而言,他们面对的是完全不同于父辈的市场环境。

传统的“坐商”模式正在被淘汰,年轻从业者全部主动下地服务。“现在新店都是在地里面做,什么玩法都有。”他们不再局限于开农民会,而是直接“攻村”,以村带面地进行推广,甚至有人直接将肥料丢在村里,卖出去再收账。

赊销模式也在发生变化。面对下游动辄数百万甚至上千万的欠款风险,年轻经销商对赊销把控更加谨慎。

图片


02

产品之变,国产农资正在崛起

产品选择标准正在发生显著变化。

国产农资产品正在崛起,种植者不再盲目追求进口品牌。

“随着种植群体的年轻化,他们的选品理念也在变化。”种植者选择方式也变了,追求高品质、高性价比产品,对品牌依赖降低。

“并不是一定要选进口的,国产化(趋势)其实也比较明显。”翁晓纯表示,除了哈密瓜等特定作物区还会选择进口产品,槟榔、花菜等作物已经不再看重产品是否进口。

大基地与散户的选择差异明显。

为什么这两年网红产品的带动散户买得多?

这种变化背后是信息获取方式的改变。

年轻种植者喜欢听人家说,看隔壁用什么,在网上看谁讲得比较好。他们不再盲目相信传统广告,而是更相信实际效果和口碑传播。

邱国晓分析道,“大基地放在第一位的就是风险,而散户很少考虑风险。”


大户更理性去看待产品的效价比,考虑风险,而散户不太会去算成本账,会去网购低价肥或者忽悠团的所谓网红产品。


特肥作为农资行业的新增长点,正受到越来越多企业的重视。

海南中农等企业已经开始布局特肥市场“2021年海南中农成立特肥团队”,邱国晓介绍

特肥产品具有跨界融合的特点既能够提供作物营养,又具备防治病虫害的功能,迎合了种植者对综合解决方案的需求。

特肥业务开展需要专业服务支持,主要销售云图控股和深圳芭田我们的大肥是现款。特的痛点是不赊销,推不动。翁晓纯表示,相比传统农资产品的赊销模式,特肥更强调技术服务和价值输出。

产品差异化成为特肥竞争的关键。邱国晓表示,他们“选品关注差异化和技术。”行业正从单纯的卖货向提供综合解决方案转变。

图片


03

渠道变革:寻找同频伙伴,

从客情关系到价值共赢

农资渠道正在经历深刻变革,合作伙伴的选择标准已经从单纯的价格因素转向价值认同。

品牌策略也在调整。

“筛选同频、配合度高的合作伙伴”成为邱国晓、翁晓纯渠道建设的新逻辑,“优秀的合作伙伴都是相互要求,相互进步。”这种新型伙伴关系基于共同的价值理念和市场理念。

翁晓纯表示,他们在关注一线大品牌和有潜力新品牌,注重品牌搭建,做减法,更加注重产品质量和市场聚焦。”

面对渠道变革,海南中农更加清晰地定位自己的角色。关键是要提供真正的价值。

年轻从业者更加注重建立平等、互利的合作关系。“沟通成本就低很多”,邱国晓、翁晓纯他们寻找的是“有真材实料的,理念相通的”合作伙伴,能够相互配合共同开发市场

推广方式更加多元化。海南中农也正在尝试通过新媒体手段扩大品牌影响力

未来农资企业将是“三高企业”——高品质、高性价比、高品牌传播

科技应用正在改变农业传统面貌。

正如邱国晓所说:“科技一定能助农,这个是毋庸置疑的。”未来的农资行业,将是专业服务与科技创新的双轮驱动。

谁能够更好地把握消费理性化趋势,谁能更高效地利用科技手段提升服务水平,谁就能够在行业洗牌中脱颖而出,成为新一轮竞争的领跑者。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