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合肥:出口倍增与国内走货不温不火形成强烈反差
从去年下半年开始,复合肥出口形势有一定好转;今年表现更为“意外”,尤其近两个月出口量倍增。而国内方面,虽秋季用肥量较大,但需求释放却相对缓慢,市场走货持续不温不火。
1-7月复合肥累计出口突破300万吨,增幅超260%。虽然5月开始,复合肥出口法检暂停,但走货却未降温。据海关数据统计,5-7月,中国复合肥(包括氮磷钾三元肥和氮磷二元肥)出口量在223.63万吨,较去年同期增525%,较1-4月增87%,其中6月、7月氮磷二元肥单月出口量超过70万吨。从今年以来的情况来看,1-7月,中国复合肥累计出口量在343.17万吨,较去年同期增263%。其中氮磷钾三元肥出口数量为52.05万吨,较去年同期增119%;除7月的出口量同比微降外,其他月份均较去年同期出现不同程度增加。氮磷二元肥1-7月累计出口量在291万吨,较去年同期增311%,今年以来每月出口量均在10万吨以上。
图1 2024-2025年复合肥出口量变化对比图(万吨) |
数据来源:隆众资讯 |
从货源流向来看,中国出口的氮磷钾三元肥主要流向菲律宾、缅甸等78个国家和地区,其中排名前五的国家地区为菲律宾、缅甸、莫桑比克、老挝和安哥拉,占总出口量的64%,尤其菲律宾和缅甸,数量较大,占比分别为34%和13%。中国出口的氮磷二元肥主要流向巴西、印度等33个国家和地区,其中有60%的货源进入了巴西市场。
5月,复合肥出口法检暂停后,主要转向为前期凭条走货。目前复合肥出口政策方面暂无新消息,后期关注政策面。
反观国内,走货“不温不火”成秋季代名词。虽然,6月中下旬就陆续有企业召开订货会,出台新预收政策价格,7月行情还出现一定上涨,但市场走货却不尽如意,尤其8月虽有一定上量,但预期的走货高峰,迟迟未出现。现多地到货进度迟缓、货源下沉缓慢,部分缺口仍然明显。从产业链联动逻辑来看,进入8月后,主要上游原料呈现稳中震荡偏弱行情,尤其作为风向标的尿素,即便有出口等利好提振,但弱势也未能扭转,从而对市场心态产生一定影响。此外,在硫磺稳步上行、二轮出口明确背景下,磷酸一铵和磷酸二铵局部还出现了松动,让中下游对本身高位的小麦肥产品产生一定“质疑”。再有,从下游来看,农产品价格行情欠佳,农户农资投入积极性整体不高,多随需随购;而网点商因需求启动缓慢、利润较低,操作积极性不高,抑制铺货进度和代理商提货速度,从而导致流通环节,货源偏少、到货量不足。
图2 湖北喷浆硫成本利润变化对比图(元/吨) |
数据来源:隆众资讯 |
其实从原材料角度来看,氮磷钾原料的调整幅度相对有限,复合肥成本并未出现明显波动,且从复合肥盈利情况来看,今年利润受挤压较为明显,当前部分产品还濒临于亏损边缘。因此复合肥在上下游牵制下,陷入“涨跌两难”境地。
企业转向消化库存,部分开工率下滑。在外销政策不明朗,内销走货持续不温不火背景下,为降低风险,企业转向消化库存,部分开工率下滑。由下图可见,从7月上旬开始,企业库存呈现直线上升态势,直到本周才出现小幅回落。从对部分企业的走货情况调研来看,本月走货量虽较上月增加,但仍然低于去年同期水平,而当前库存尤其季节性产品出货压力较大,上周开始,部分企业开工率开始下滑,重心转向消化库存。本周,因部分地区环保限产,开工率继续小幅回落。据统计,截止至8月27日,复合肥行业开工率在39.22%附近,较8月中旬高点降4.26个百分点,较去年同期低5.20个百分点。
图3 复合肥样本企业库存变化图 | 图4 复合肥产能利用对比图 |
数据来源:隆众资讯 | 数据来源:隆众资讯 |
不过,整体来看,出口还需进一步关注政策,而国内方面冬小麦种植面积相对稳定,市场刚性需求仍存,在“保供稳价”大前提下,市场将继续稳步向前推进;至于走货还有高峰、还是徐徐渐进,继续等待市场验证。后期重点关注调控政策、原料走势和市场供需面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