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董事长的深思:我们该向“低价血拼”妥协吗?
导语:面对市场上低价产品的冲击,我们是否应该妥协降价?在公司管理层会议上,我坚定表达了立场。以下是基于市场规律与自身实践的思考。
近期,飞防级磷酸二氢钾市场鱼龙混杂,各种品质的产品充斥其中。作为行业的开拓者,四川络布无疑受到了一定影响。公司内部,特别是销售和管理层,开始对现有的价格策略产生疑问:我们能不能也做一款“低配版”产品,把价格打下来,去争夺更大的市场份额?
我的观点非常明确:对于四川络布这样的小民营企业,“降价求生”死路一条。
市场天然分层。产品有优劣之分,用户需求也有高低之别。四川络布自诞生之日起,就将目光锁定在“飞防级磷酸二氢钾”,锚定磷钾品类,就做好一个产品,服务同样追求卓越的行业伙伴。这决定了我们的基因和道路——我们不可能,也不应该试图满足所有需求。
降价,意味着什么?它必然要求我们压缩成本。而压缩成本,在产品端最直接的体现就是品质的妥协。这不仅关乎材料好坏,更意味着我们放弃了赖以立足的核心价值主张——那份对“飞防级”品质的极致追求和对客户价值的深度承诺。
企业要在竞争中立足,通常有两条截然不同的路径:一条是聚焦成本,比拼价格,力求在规模上占据优势;另一条则是聚焦价值,追求差异化,通过持续创新和极致品质,在特定领域建立不可替代的优势。
第一条路——“低价血拼”——对我们而言,是一条死胡同。 为什么?我们的核心原材料掌握在大型国企手中,议价空间有限;更重要的是,我们始终坚持专业、专注、安全、环保、重视员工权益的企业理念,我们小但是每一步都走得扎实而规范。我们投入大量资源培养高素质的技术团队和管理人才,构建了一套追求卓越的管理体系。这一切,都与“价格战”所需的模式格格不入。
那么,能不能“两条腿走路”?即保持高端品牌的同时,另起炉灶推出一个低价品牌?我的答案同样是否定的。资源永远是有限的!我们的人力、物力、管理精力,能否同时支撑两个截然不同的体系?这将在企业内部造成巨大的理念撕裂。昨天还在强调“质量是生命线”,今天就要对员工说“这个低价产品差不多就行”?这种精神分裂,怎么可能带来好的结果?
因此,战略选择上,我们必须清晰而坚定:二选一,走到底!我们当下和未来的核心工作,绝不是降价,而是加倍投入于“价值创造”和“差异化”! 我们不必惧怕竞争对手的低价冲击。一个真正的价值创造者,其生命力恰恰源于其差异化。如果仅仅因为多了几个低质低价的竞争者,我们就无法生存,那我们就不配活,也不该有活下去的理由。说明我们提供的价值还不够独特、不够硬核。越是竞争激烈,越要坚守定力,深挖护城河。
追求极致价值的客户群体,规模相对较小,这是我们必须接受的现实。我们的时间、精力、资本都是有限的。聚焦,把有限的资源投入到最认可我们价值、最能与我们共同成长的优质客户身上——尤其是那些代表行业未来的头部客户和龙头企业——才是明智且可持续的选择。 他们往往生命力更强,合作更长久。
四川络布的选择是什么?答案不言自明。我们将矢志不移地走在“价值创新”的道路上! 我们要做的,是持续引领行业标准(比如制定并推广真正高端的飞防级磷酸二氢钾标准),是潜心技术研发(在剂型创新、化学异构体优化等方面不断突破),是提供超越客户期望的价值。唯有如此,我们才能在激烈的市场中开辟出自己的蓝海。
我们坚信,这条道路虽然艰难,却是正确的选择。只要我们坚守初心,持续创新,终有一天,市场会清晰地看到并认可:有两种飞防级二氢钾,一种是四川络布,一种是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