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轮八千万融资,这款UV-C植保机器人正在改变果园防控
在全球特种作物种植中,白粉病一直是影响产量和品质的顽疾。化学农药虽常年使用,但抗药性问题日益严重,且带来环境与食品安全压力。如今,一家来自挪威的农业机器人公司——Saga Robotics,正用紫外线(UV-C)为全球果园和草莓温室带来全新的病害防控方案。
UV-C 紫外线会破坏白粉病菌的 DNA,破坏其 DNA 复制和细胞功能,从而阻止其生长繁殖
近日,Saga Robotics宣布完成1120万美元(约合人民币8160万元)新一轮融资,投资方包括Praesidium Agri-FoodTech、Aker Capital、Nysnø Climate Investments等多家知名机构。本轮融资将用于扩大其自主植保机器人“Thorvald”的机群规模,加速进军美国葡萄园和英国台架草莓市场。
从原型机到商业化部署:Thorvald的技术路径
Saga Robotics成立于2016年,由Pål Johan From博士和Lars Grimstad博士共同创办。其核心产品Thorvald是一款搭载UV-C光源的自主移动平台,通过在作物表面短时照射特定波段的紫外线,有效破坏白粉病真菌的DNA结构,实现无化学药剂的防治。
与传统施药机不同,Thorvald采用高精度自主导航系统,可在台架草莓温室和狭窄葡萄行间作业,并确保与作物保持极近距离的精确操作。这种精度对于UV-C处理至关重要,因为剂量、频率需根据作物品种、气候和地理条件精确控制。
目前,Thorvald已在英国与13家顶级草莓种植商合作,覆盖20%的台架草莓面积,并在加州1,300多英亩葡萄园投入使用。随着技术成熟,公司计划在2026年将英国市场渗透率提升至30%,并在美国市场实现机群数量的三倍扩张。
商业模式与市场策略
Saga Robotics采用“机器人即服务”(RaaS)模式,种植者按每英亩作业面积支付费用,降低了初期投入压力。同时,Thorvald已进入加州CORE补贴计划,一些葡萄园已选择直接购买机器人,利用政府补助降低成本。
Saga Robotics 的 Thorvald 系统在夜间使用 UV-C 紫外线,因为阳光(尤其是蓝光)会触发真菌的修复机制,从而消除 UV-C 紫外线造成的损伤。在黑暗环境下进行治疗可以阻止这种修复,从而提高治疗效果
这种模式不仅帮助农户降低劳动力和农药成本,还因病害控制更精准而提升产量——部分英国客户在一年内的产量增益即可抵消未来5至10年的服务费用。
CEO From强调,他们的竞争对手并非其他机器人厂商,而是化学农药。“在英国的台架草莓市场,我们几乎没有直接的UV-C竞争者。一旦渗透率达到50-60%,剩余的小农户市场形态也会完全不同。”
数据与增值服务:从病害防控到产量预测
Thorvald平台的最新版本已配备摄像头,可在作业同时采集作物数据,实现病虫害监测、产量预测、花期统计等功能。今年,Saga已开始从产量预测服务中获得商业收入——例如,在草莓种植中,通过花朵计数可提前预估产量;在葡萄园中,则通过分析果串数量与果粒大小进行预测。
此外,公司正探索在平台上增加释放益虫、切除匍匐茎等多功能模块,逐步将Thorvald打造为多任务农业机器人。
逆周期的精准农业赛道
在资本趋紧、农业科技融资难度加大的背景下,Saga Robotics仍能获得超千万美元融资,反映了投资机构对精准农业与减化学化趋势的高度认可。
Praesidium Agri-FoodTech副总裁Alice Laurora表示:“Saga拥有正确的团队、成熟的技术和清晰的规模化路径,并已在高价值、细分且被忽视的农业领域建立领先地位。”
目前,全球农业机器人领域正快速分化:大型多行作业设备更适合开放田地,而Thorvald则专注于高附加值的温室与狭窄行间场景。这种聚焦策略不仅避开了直接竞争,也确保了在细分市场中的高市占率。
未来展望
From认为,农业机器人将先在高价值作物市场普及,并在数年内在加州等地形成规模化的自主机群。不过,对于采收等需要高度灵活性的任务,短期内仍难以完全替代人工。
“我们四年前也做过自动草莓采收机,但最终放弃了,因为在商业化上看不到可行路径。与人类的灵巧性竞争非常困难,但这只是时间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