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亿元级种业基金落地!释放什么信号?

作者: 内容团队 2025/10/25 15:23:42
近日,陕西首支种业发展基金落地!基金总规模10亿元,首期认缴出资5亿元,进一步为陕西打造中国(旱区)种业硅谷注入强劲资本动能。作为农业的关键一环,种子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随着种业振兴行动深入推进,近几年,越来越多金融资本涌入种业赛道给予支持。全国各地陆续斥巨资设立种业基金,掀起种业基金成立潮。都有哪些地方设立了种业基金?种业基金大潮来袭,释放了什么信号?01各地陆续成立种业基金陕西省:设立现代旱区种

近日,陕西首支种业发展基金落地!基金总规模10亿元,首期认缴出资5亿元,进一步为陕西打造中国(旱区)种业硅谷注入强劲资本动能。


作为农业的关键一环,种子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随着种业振兴行动深入推进,近几年,越来越多金融资本涌入种业赛道给予支持


全国各地陆续斥巨资设立种业基金,掀起种业基金成立潮。都有哪些地方设立了种业基金?种业基金大潮来袭,释放了什么信号?



01

各地陆续成立种业基金


陕西省:设现代旱区种业(杨凌)

发展基金,总规模10亿元


近日,现代旱区种业(杨凌)发展基金在杨凌示范区完成注册并取得营业执照。作为陕西省首支聚焦现代种业发展的专项基金,其落地标志着陕西省种业振兴迈出关键一步,同时也是陕西农发集团深化区企协同、推进产业投资转型的重要成果,进一步为打造中国(旱区)种业硅谷注入强劲资本动能。


该基金总规模10亿元,首期认缴出资5亿元,投资方向深度契合集团“资本链接资源、协同驱动发展”理念,重点投向现代种业、农产品加工、智能装备制造、土壤改良与耕地保护等产业领域。其中,种业投资占比不低于50%,精准服务种业企业与农业创新主体。这一投资导向与集团在良种繁育、农产品精深加工、耕地保护等领域的既有业务形成协同,将通过资本赋能加速集团农业全产业链布局落地。


基金构建了“国家级+省级+地方+国企+专业机构”的多元出资格局,由现代种业发展基金与北京先农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联合出资50%,陕西省政府投资引导基金、杨凌农科股权投资基金各出资20%,陕西农发集团通过旗下农科产业集团出资10%。该基金的设立,既是落实陕西省政府与中国农业发展银行《金融支持杨凌高质量发展备忘录》的具体行动,又是贯彻省部共建会议精神的创新实践,也是推动陕西农发集团与杨凌示范区战略合作协议的关键举措。


山东青岛:设立全国首个种业领域财政

股权投资资金,支持服务种企

2023年5月,青岛市农业农村局、市财政局、青岛财通集团联合创新设立了全国首个种业领域财政股权投资资金"种子金",股权投资范围由种业企业延伸至国家、省、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以更好地发挥“种子金”投资效能,赋能青岛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

该基金首期规模3000万元,开创了财政资金“拨改投”支持种业发展的新模式‌,重点投向初创期种业企业及产业链相关项目,通过直投或参股(比例≤60%)方式运作,投资净收益的50%滚存循环使用‌。

截至2024年底,“种子金”已完成对金妈妈、清原农冠公司、未米生物三家青岛种业公司的投资,共计5000万元,累计放大资本达8.2亿元,推动农业就业2500余人,实现农业利税2000万元以上。2024年6月,玉米生物育种领域企业未米生物科技(青岛)有限公司获得2000万元的“种子金”投资支持,并成功迁址落户青岛。


广东广州:撬动形成总规模4.4亿元

基金用于支持种业产业

2023年5月,广州市财政局、农业农村局发起设立广州市种业发展基金,作为全国首支地方性种业基金,也是广州首支农业产业政府引导基金,该基金首期财政出资1亿元,通过市场化运作撬动社会资本3.4亿元,杠杆比例达到1:4.4,形成总规模4.4亿元的母子基金体系‌。

该基金创新财政支农模式,将传统补贴转为股权投资。根据种业发展基金有关约定,所投项目资金回收后,分红等收入上缴财政,其余资金可滚动投资,变过去财政“一次性补贴”为循环扶持种业领域企业发展。随着各子基金从发起投资逐步转入投后管理阶段,陆续完成项目建设的退出资金,将实现循环利用,支持更多种业企业发展。

该基金重点支持农作物、畜禽、渔业等种业关键领域,截至2023年累计投资11个项目、金额达3.2亿元‌,充分挖掘和支持本地企业和优质种业项目,放大支持作用明显。

安徽合肥:总规模5亿元,合肥市

首支种业产业引导基金成功组建

2023年5月,由合肥市乡投公司牵头组建、合肥建投资本管理有限担任基金管理人的“合肥市种业之都建设及科技强农发展基金”在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成功备案,标志着合肥市种业基金正式设立运作。
该基金总规模5亿元,首期2亿元。按照“政府引导、市场运作、专业管理、风险防范”的原则,基金重点投向具备育种能力、市场占有率高的“育繁推一体化”种子企业,以及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突破性优良品种和优势生产基地。例如,2023年6月其首个投资项目向安徽富煌三珍食品集团有限公司

注入2000万元,用于良种场繁育能力提升。

截至2025年6月,该基金已完成对5家企业的投资,预计2025年内将完成6家企业投资,总规模达2.3亿元。合肥市通过优化政策体系、设立专项基金、激发市场活力等措施推动现代种业发展,并计划结合企业需求建立双向联动机制,持续加大对种业企业的精准扶持。


山东省:山东现代种业发展基金、

山东新动能现代种业基金陆续成立

2023年3月,规模5亿元的山东新动能现代种业基金在济南成立。该基金由山东种业集团有限公司联合山东省新动能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山东省财欣投资有限公司、北京先农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共同发起设立,是山东省种业领域首支政府引导基金。


该基金采用“政府引导+市场化运作”,省级引导基金出资40%,撬动社会资本参与‌,基金存续期10年,体现“耐心资本”定位‌,重点投向现代种业领域,支持种业核心技术攻关和产业链整合‌。截至2025年,该基金已推动多个种业项目落地,并通过“基金招商”模式引入先导科技等龙头企业,形成产业生态闭环‌。


2014年11月底,由山东种业集团有限公司承办的山东现代种业发展基金成立,注册资本3.72亿元,实缴资本3.72亿元‌,该基金初期由山东省财政厅、省农科院等发起,重点支持省内种子企业兼并重组和商业化育种体系建设‌。


海南省:两支种业产业基金

落户“南繁硅谷”


2022年12月,种业方向的两支基金——崖州湾国际南繁科技创新基金、南繁育种产业投资基金被列入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投资基金投资设立子基金之一。这是三亚崖州湾科技城积极探索“一园、一院、一基金”发展模式落地园区的又一生动实践,“一基金”即产业发基金

据了解,涉及园区的子基金仅有崖州湾科技城等2家园区。崖州湾国际南繁科技创新基金(暂定名)规模10亿元,自贸港基金拟出资3亿元,三亚崖州湾创业投资有限公司拟出资1亿元,将以崖州湾科技城为核心,围绕生物育种、生物合成技术、信息技术、生物技术进行投资。南繁育种产业投资基金(暂定名)首期规模6亿元,自贸港基金拟出资1.8亿元,拟落户崖州湾科技城。

目前,崖州湾科技城已初步形成五个“多”抓手融合发展。其中,在种业方向将形成一园(南繁科技城)、多院、双基金的发展格局,为南繁科技城快速实现产业集聚、人才集聚打下坚实基础。

河南省:首只省级种业发展基金设立

投资总规模将达30亿元

2022年8月,河南省发起设立河南现代种业发展基金已下达一期财政出资部分2.5亿元。标志着河南省首只种业发展基金正式设立。
该基金遵循“政府引导,市场运作,滚动发展”原则,通过统筹整合相关涉农资金,吸引社会资本参与设立,分三期进行,每期投资规模10亿元。其中,财政出资2.5亿元,募集社会资金2.5亿元,基金设立后通过投贷联动等方式撬动金融资本5亿元。三期投资总规模将达到30亿元。
据了解,该基金重点围绕河南省委、省政府实施乡村振兴、种业振兴、建设现代种业强省的决策部署,聚焦河南省现代种业产业发展,重点投资育种能力强、市场占有率高、经营规模较大的“育繁推一体化”种业企业,在基因育种、核心种群选育和生物技术创新推广等方面培育一批“专精特新”种业企业和创新团队,推动种业产业高质量、跨越式发展。

四川成都:西南首支种业振兴基金

落户天府

2022年1月,成都农芯天府种业股权投资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简称“天府种业基金”)创立大会在天府现代种业园举行。

天府种业基金总规模1.5亿元,是由崃岭集团联合重庆农投基金以及成都锦融投控公司主导管理的成都市乡村振兴基金作为出资人组建的西南首支种业振兴基金,也是邛崃市首支由川渝两地省、市、县三级国有企业合作共建的市场化股权投资基金

天府种业基金的组建是邛崃市会同川渝国企共同落实《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和《种业振兴行动方案》精神要求的重要举措,将引聚国内优质产业资源,立足天府现代种业园,市场化投资孵化一批掌握独占性新技术、突破性新品种和高端技术团队等核心竞争力的领军型种业科技企业和产业化龙头企业,全力助推西南地区种业企业集群式崛起,为川渝乡村振兴提供强有力的金融助力。

02

释放了什么信号?


中国是粮食生产大国,是世界第二大种子需求国。种业市场前景广阔,但我国种子企业依旧面临小散弱的问题,商业化育种体系有待强化健全,核心竞争能力仍然较弱。


国务院于2012年底发布的《全国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规划(2012-2020年)》提出,要建立多元化投资渠道,包括建立现代种业发展基金,重点支持“育繁推一体化”种子企业开展商业化育种等。


2013年3月28日,现代种业发展基金在北京成立。基金由财政部会同农业农村部、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中国中化集团公司发起设立,是国内第一支具有政府背景、市场化运作的种业基金。基金存续期10年,首期规模15亿元,由财政部、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中国中化集团公司各出资5亿元,主要对高成长性的种业企业进行股权投资,并为企业提供政策咨询等服务。 


现代种业发展基金是我国第一支具有政府背景、市场化运作的种业基金。基金采用有限公司形式,首期注册资本为15亿元,中化集团、财政部、农发行各出资5亿元。中化集团积极参与发起该基金,是贯彻落实国家鼓励民族种业发展相关政策精神的具体措施,也是顺应我国种业发展趋势、开展“强种支农”业务创新的一次积极探索。


作为我国专注于种业领域的政府专项股权投资基金,由农发行管理的现代种业发展基金自2013年设立以来,围绕育种技术创新、成果转化和种业基地建设,为优质种业企业给予耐心资本助力。截至2025年6月末,种业基金已累计投资36.71亿元,带动社会资本服务种业振兴的规模超过200亿元。


2021年7月9日,,习近平主席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二十次会议,审议通过种业振兴行动方案》。依照种业振兴行动要求,发挥现代种业发展基金作用,引导社会和金融资本参与,支持种业企业兼并重组和科技创新


种业基金在新时代种业振兴全局中的任务和使命更加明确,山东、广东、安徽、海南、河南、四川等省份纷纷设立种业基金,这是种业金融环境持续向好的重要标志。


作为支持种业企业市场化发展的客观要求和重要模式,种业基金是破解种业企业融资难题和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方式。一是能够集中优势资源重点发力,提升资金投入的有效性和带动性;二帮助企业提升价值、规范管理;三是能够有效改善企业资产结构,引导和撬动金融机构和社会资本投因此,现阶段通过基金对种业企业进行大力支持,能够为种业高质量提升并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强保障。


同时,要不断拓展种业基金与其他基金联合开展业务的空间。一方面,种业基金可以通过母基金的方式,参股区域和农业相关行业基金,以有效发挥国家政策性基金的引导和放大作用。另一方面,可积极与国家新兴产业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国家中小企业发展基金、国家科技成果转化引导基金等国家级基金进行沟通,探讨开展联合投资。通过发挥各自优势,扩大种业基金的影响力,同时扩大国家级基金对种业科技成果转化、中小企业发展的支持力度。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