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农化产品年度登记报告:625个产品背后的技术转移与市场机遇全览
编者按:在2024.7~2025.6期间,印度中央杀虫剂委员会登记委员会(CIBRC)批准了625个农化产品登记,其中原药产品513个,制剂产品112个,充分彰显了印度农药市场的强劲发展动力。本轮登记周期呈现出专利分子登记日趋活跃、产品结构持续升级、本土制造政策深入推进等显著特征。
基于CIBRC第458-464次会议的详实数据,本文深度解析印度农药登记的最新趋势与潜在机遇,为全球农化企业制定印度战略布局提供参考依据。
注:本次分析范围限定为统计周期内已获批登记的农化产品
一、登记总览:原药驱动下的产品结构解析
本登记周期内,625个农化产品登记呈现出鲜明的结构性特征。原药产品513个占据绝对主导地位,占总登记数量的82.1%;制剂产品112个,占17.9%。这一结构深刻反映了印度农药市场正处于原药产能建设的关键时期,本土制造能力正在实现跨越式发展。
在原药登记中,513个产品共涉及181个不同的活性分子,平均每个活性分子对应2.83个原药产品,充分显示了市场竞争的激烈程度和供应链的多元化布局。制剂登记112项,涉及108个活性分子,近乎一对一的比例表明制剂登记更注重产品差异化和专业化发展路径。
从产品类别分布来看,杀虫剂以232个产品登记稳居首位,占总数的37.1%;除草剂紧随其后,获得197个登记,占比31.5%;杀菌剂获得156个登记,占比25.0%。这一相对均衡的分布反映了印度农业病虫草害防治需求的全面性和综合性。
图1 登记类别分布
杀虫剂类产品在本周期登记中表现最为活跃,原药186个,制剂46个。在原药登记排名中,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氯虫苯甲酰胺、噻虫嗪、杀螟丹盐酸盐和啶虫脒位列前五。
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位居首位,充分体现了印度市场对环境友好型产品的明确偏好趋势。氯虫苯甲酰胺作为双酰胺类杀虫剂的杰出代表,本次新增14个原药登记,显示其在印度市场的持续强劲需求。制剂登记方面,氯虫苯甲酰胺、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氟虫腈、噻虫嗪和三氟苯嘧啶涉及数量最多。
图2 杀虫剂原药登记分布
除草剂领域共登记168个原药和29个制剂产品。原药登记中,丙草胺、莠去津、草甘膦、砜吡草唑和草铵膦位列前五位。这一排名既反映了传统除草剂分子的稳定需求,也彰显了新兴分子如砜吡草唑的巨大市场潜力。
砜吡草唑作为新型磺酰胺类除草剂,对多种阔叶杂草和部分禾本科杂草具有优异的防控效果。该分子在本周期内新增11个原药登记,这一快速布局态势预示着其在全球市场的广阔发展前景。制剂产品中,炔草酯、丙草胺、咪草烟、唑草酮以及百草枯二氯化物涉及最多。
图3 除草剂原药登记分布
杀菌剂类产品共获得156个登记,其中原药124个,制剂32个。在原药登记排名中,嘧菌酯、多菌灵、醚菌酯、吡唑醚菌酯和肟菌酯位列前五。
嘧菌酯在原药登记中遥遥领先,作为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的代表,其广谱杀菌活性和相对优良的安全性使其在印度市场备受青睐。制剂登记中,代森锰锌、嘧菌酯、甲基立枯磷、苯醚甲环唑和氯氟醚菌唑涉及数量最多。
图4 杀菌剂原药登记分布
二、专利分子突破:创新驱动的市场变革
本次登记周期最引人注目的特征之一是多个专利及创新活性成分的成功登记,共有9个专利分子获批登记,涉及除草、杀虫、杀菌和杀螨等多个领域,专利保护期从2025年到2039年不等。
从分子结构特征来看,这9个专利分子呈现出含氟农药的绝对主导态势,8个分子含有氟原子,仅metarylpicoxamid为非氟化结构。据AgroPages统计,2020年后专利到期的农药分子中含氟比例超过60%,而印度此次登记的专利分子含氟比例达88.9%,这一现象反映出印度登记体系对氟化学技术的认可和积极引进。
表1 专利分子登记详情
科迪华第三代杀菌剂技术Metarylpicoxamid在印度首登。Metarylpicoxamid由印度本土企业Deccan Fine Chemicals India登记,标志着这一科迪华开发的第三代吡啶酰胺类杀菌剂正式进入印度市场。该化合物由吡啶菌酰胺衍生化创制而来,于2021年3月获得ISO通用名,专利保护期至2039年。此次登记的Metarylpicoxamid 90% TC产品类型为"仅用于本土制造出口"。
新颖作用机制杀螨剂Acynonapyr在印度首登。Acynonapyr是日本曹达公司开发的桥环胺类杀螨剂,具有独特的作用机理,与现有杀螨剂无交互抗性,为抗性螨虫防治提供了创新解决方案。此次登记产品包括Acynonapyr 18.19% SC和Acynomapyr 90% TC,登记企业为印度本土企业Biostadt India Ltd。目前,该化合物仅在日本登记上市,印度成为其第二个登记国家,具有重要的市场先导意义。
喹啉类杀菌剂Ipflufenoquin在印度首登。Ipflufenoquin是日本曹达株式会社2010年开发的新型喹啉类杀菌剂,具有较新的作用机理和广谱的杀菌活性。此次登记产品包括Ipflufenoquin 20% SC和Ipflufenoquin TC 97%,登记企业为Dhanuka Agritech Ltd。该化合物目前在日本、美洲、欧洲、澳洲等多个国家和地区登记销售,印度登记的获批将进一步扩大其全球市场覆盖面。
日本技术Flometoquin在印度首登。Flometoquin是日本明治制果株式会社与日本化药株式会社共同开发的新型喹啉类杀虫杀螨剂。此次登记产品包括Flometoquin TC 94%和Flometoquin 10% SC,登记企业为PI Industries Ltd。该杀螨剂的化合物专利于2025年8月2日到期,印度的及时登记为其专利到期后的仿制开发奠定了坚实基础。
SDHI类杀菌剂Inpyrfluxam在印度首登。Inpyrfluxam是住友化学于2011年发现的SDHI类杀菌剂,2020年在日本登记并上市,其后在北美、南美及欧盟等多国登记上市,此次在印度的登记产品为Inpyrfluxam TC 95%和 Inpyrfluxam 6% + Tebuconazole 20% SC,登记企业为原研企业住友化学。
富美实新一代稻田除草剂Tetflupyrolimet在印度首登。四氟咯草胺(Tetflupyrolimet)是2014年由杜邦公司公开的新型芳基吡咯烷酮苯胺类除草剂,2018年,杜邦将其专利权转让给富美实,现由富美实和先正达进行商业化开发。此次登记产品包括Tetflupyrolimet 91% TC和Tetflypyrolimet 400 g/l SC,登记企业为富美实,"仅用于本土制造出口"。
这些专利分子的成功登记将推动当地市场产品升级和农业生产效率提升。
三、企业竞争格局:双重市场分化态势明显
从企业登记分布来看,印度农药市场呈现出原药分散竞争与制剂相对集中的双重格局,这种分化反映了不同细分领域的技术壁垒和竞争特征。具体表现为:原药登记高度分散,本土企业群雄逐鹿;制剂领域跨国企业技术优势突出,形成了泾渭分明的竞争生态。
原药登记企业分布呈现高度分散化和均衡的竞争态势。本登记周期中,513个原药产品登记分散在众多企业中,BR Agrotech和Willowood Chemicals并列首位,各获得19个登记(占比5.09%),Advance Agrolife紧随其后获得16个登记(4.29%)。这些印度本土企业的卓越表现,充分展现了其在原药开发和技术积累方面的深厚实力。原药登记的高度分散化反映了印度在全球农药原药制造中的重要地位。
图5 登记原药产品的企业分布
制剂登记则展现出截然不同的竞争格局,呈现出高度集中于跨国公司的鲜明特征。112个制剂产品登记中,跨国公司共获得42个登记,占比达37.5%。其中,UPL Limited以13个制剂登记(13.13%)位居首位,先正达获得9个登记(9.09%),科迪华和拜耳各获得6个登记(6.06%),巴斯夫获得5个登记(5.05%),富美实获得3个登记(3.03%),这些跨国公司在制剂领域展现出明显的技术和资源优势,其登记的产品多采用专利分子、先进复配技术和新型剂型。
图6 登记制剂产品的企业分布
重点企业登记情况分析
跨国企业
UPL作为印度本土成长起来的跨国农化企业,共获得15个产品登记,产品组合涵盖除草剂、杀虫剂、杀菌剂和杀螨剂等多个领域,但其所涉及的活性成分均为成熟分子。在原药登记方面,UPL获得了草甘膦、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肟菌酯和吡唑醚菌酯等4个产品的进口登记。在制剂登记方面,UPL展现出强大的复配制剂开发能力,获得了11个复配制剂的本土制造登记,充分体现了其在产品创新和差异化竞争方面的显著优势。
巴斯夫在本次登记中获得了8个产品登记,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Broflanilide(溴虫氟苯双酰胺)原药的获批。作为巴斯夫开发的新一代杀虫剂,Broflanilide具有全新的作用机制,对多种害虫表现出优异的防控效果。巴斯夫的登记策略体现出明显的创新导向,除了broflanilide这一专利分子外,其制剂产品也多采用先进的复配技术和制剂工艺,如"Afidopyropen(双丙环虫酯) 50 g/l + 阿维菌素25 g/l DC"采用了分散浓缩剂剂型,以及Pendimethalin(二甲戊灵)38.7% CS采用了微囊悬浮剂剂型,充分体现了巴斯夫在制剂技术方面的领先地位。
拜耳在本次登记中获得了8个产品登记,产品组合体现出明显的创新化特征。其获得登记的Fluxapiprolin原药是拜耳开发的新型杀菌剂,专利保护期至2031年。拜耳的制剂产品登记同样体现出技术领先的特点,如"fluoxapiprolin2.65% + 氟吡菌胺17.70% SC"等产品采用了最新的杀菌剂分子fluoxapiprolin,该分子的目标市场主要定位于水果和蔬菜的病害防治。
此外,科迪华在本次登记中获得了6个制剂产品登记,多采用其独有的专利分子,如Halauxifen methyl(氟氯吡啶酯)、Triflumezopyrim(三氟苯嘧啶)等。先正达在本次登记中获得了10个产品登记,包括1个原药和9个制剂产品,其获得相关原药和制剂登记的Cyclobutrifluram(三氟吡啶胺)分子是先正达开发的新型杀菌/杀线虫剂,此次主要批准其用于防治根结线虫。
印度本土企业
Best Agrolife在本次登记中表现出强劲的扩张势头,共获得11个原药产品的登记,涵盖除草剂、杀虫剂、杀菌剂和杀螨剂等多个领域。该公司的产品布局体现出对市场主流分子的全面覆盖,登记的活性分子包括噻虫嗪、吡虫啉、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嘧菌酯以及醚菌酯等市场需求量大的通用分子。该公司所有登记均采用9(4) TI模式,即仿制药进口登记。
PI Industries在本次登记中获得了4个产品登记。作为印度领先的农化企业之一,PI Industries近年来在专利分子引进和产业化方面表现出强大的能力,该公司不仅在Flometoquin、砜吡草唑等新兴分子方面进行了积极布局,还与多家跨国企业保持着战略合作关系。
Willowood Chemicals在本周期登记中共获得19个原药产品登记,涵盖15个不同的活性分子,从传统的草铵膦、多菌灵,到相对新颖的啶酰菌胺、甲氧虫酰肼等,其在产品线布局方面具有一定的系统性。
Dhanuka Agritech成功获得了Ipflufenoquin原药及制剂的登记批准,成为该日本专利分子在印度的独家合作伙伴。该公司在水稻用药领域具有深厚积累,近年来通过与国际企业的合作,不断丰富产品组合,提升技术水平。此次获得喹啉类杀菌剂的登记,进一步强化了其在杀菌剂领域的竞争优势。
除了上述企业外,Deccan Fine Chemicals India作为精细化工企业,获得了科迪华专利杀菌剂Metarylpicoxamid的"仅供出口"登记。该公司专注于高端农药中间体和原药的生产,通过承接跨国公司的委托生产业务,逐步提升在全球农药产业链中的地位。
注:各企业具体登记产品详情请扫描文末《2025印度专刊》二维码查看
四、市场趋势展望与发展机遇
基于本周期内625个农化产品登记的深度分析,印度农药市场呈现出三大显著特征,为理解全球农药市场发展方向提供重要窗口。
产品创新成为核心:原药方面,9个专利分子成功获批,积极引进专利分子,涉及除草、杀虫、杀菌和杀螨等多个领域;制剂方面,复配制剂、新剂型、新应用技术成为竞争焦点,UPL的11个复配制剂、巴斯夫的微囊悬浮剂剂型、拜耳的先进复配技术等,体现了从单一成分向复合配方和创新剂型的技术升级趋势。
本土制造深度推进:登记类型显示印度政府强力推进本土制造政策,大多数制剂产品采用9(3) FIM本土制造登记。本土制造不仅有助于提升印度在全球农药产业链中的地位,也为本土企业提供了更多的发展机遇。
竞争格局明显分化:原药登记高度分散,513个产品分布在众多本土企业中;制剂登记集中于跨国企业,42个登记占总数37.5%。这种"双重市场"格局反映了原药领域竞争激烈,制剂领域技术壁垒较高的不同特征。
2024-2025年度印度农药登记周期展现出的新特点和新趋势,为全球农化企业提供了重要的发展机遇。印度市场的开放性、创新性和包容性,使其成为全球农化产业格局重构中的重要力量。面向未来,随着全球农业现代化进程的加速和环保要求的不断提升,印度农药市场将继续保持强劲发展势头。
对于全球农化企业而言,印度市场既是重要增长机遇,也是必须面对的竞争挑战。需要深度融入印度市场,与本土企业建立互利共赢的合作关系,持续推进技术创新和产品升级,才能在这一市场中获得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