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2季度中药材价格行情走势

作者:庄稼补习班 内容团队 2025/5/20 9:05:16
2025 年二季度中药材价格走势分析一、总体趋势:价格指数延续下行,但部分品种出现分化根据中国价格信息网 2025 年 5 月 10 日的数据显示,安国中药材价格指数在 2025 年一季度末收于 136.62 点,较 2024 年年末下跌 2.28%,且整体呈现下行趋势。此外,甘肃中药材价格指数在 2025 年 2 月也出现了下跌,大盘指数为 1355.92 点,较 1 月下跌 2.03%。这表明

图片


2025 年二季度中药材价格走势分析


一、总体趋势:价格指数延续下行,但部分品种出现分化


根据中国价格信息网 2025 年 5 月 10 日的数据显示,安国中药材价格指数在 2025 年一季度末收于 136.62 点,较 2024 年年末下跌 2.28%,且整体呈现下行趋势。此外,甘肃中药材价格指数在 2025 年 2 月也出现了下跌,大盘指数为 1355.92 点,较 1 月下跌 2.03%。这表明中药材市场整体仍处于去库存和调整阶段。


二、品种分化:部分品种价格波动明显


上涨品种:

片姜黄:2025 年一季度末价格指数上涨 125.40%,主要由于新货上市后供应减少,价格上调至 60-65 元 /kg。

青葙子:由于种植面积减少,产量下降,价格大幅上涨 57.83%,目前统货价格在 110-120 元 /kg。

藜芦:因野生资源减少,药厂刚需采购,价格上涨 37.74%。


下跌品种:

天葵子:春节后持货商出售意愿增加,产区产新,价格下跌 24.00%,目前售价在 85 元左右。

补骨脂:市场库存增加,缺乏需求拉动,价格下跌 23.64%,新货价格在 16 元左右。


三、影响因素分析


供应端:

产能过剩:根据中药材天地网数据,2024 年常用中药材产能已超 500 万吨,预计 2025 年中药材种植面积将突破 4500 万亩,产能接近 600 万吨,过剩率或达 40%。例如,当归、白术等品种库存积压严重,消化周期延长。

产地资源错配:中药材生产与市场需求不协调,部分品种盲目扩种,导致产能过剩。


需求端

消费需求疲软:2024 年中成药营收同比下滑 2.3%,中药饮片利润收缩 6.9%,医疗机构采购量减少,需求端持续走弱。

集采常态化:医保控费政策下,中药企业采购成本压缩,集采药品平均降幅达 68.98%,部分产品降幅超 90%,进一步压制中药材价格。


政策因素:

医保政策:医保统筹支付范围扩大,但集采常态化导致中药企业采购成本压缩,需求端难以支撑价格回升。

市场监管:市场监管总局加强中药材领域的反垄断执法,打击囤积居奇等行为,有助于稳定市场价格。


四、二季度价格预测


整体指数延续下行:受种植面积扩张及库存高企影响,中药材市场供需宽松格局难以快速扭转,预计二季度价格指数将进一步下降。


品种分化加剧:部分品种如猫爪草、青葙子因短期供应缺口价格可能阶段性反弹,但二季度产新季集中到来后,价格或将回落。而矿物类如琥珀、朱砂因资源稀缺性及资本避险需求,可能维持温和上涨趋势。


政策约束强化价格下行惯性:医保控费政策下,中药企业采购成本压缩压力持续,二季度集采涉及市场规模超 300 亿元,药品平均降幅达 68.98%,部分产品降幅超 90%,最高降幅达 97.48%。


五、市场景气指数预测


供应层面:二季度初期受新货集中上市冲击,市场中药材供给宽松,市场景气指数或将继续下探;后期伴随部分品种价格筑底及端午备货等季节性需求释放,指数有望边际回升,但受制于整体库存压力,预计仍将维持弱复苏区间运行。


需求层面:中成药集采常态化压缩企业利润空间,叠加医保支付限制,导致原料采购周期延长、单次采购量缩减,需求端回暖动能不足。


六、权威机构预测
浙商证券预计,中药板块将于 2025 年二季度迎来业绩拐点,板块行情或提前于业绩拐点显现而启动。平安证券也指出,中药材价格指数在 2024 年 7 月开始逐步回调,下游中药企业成本压力逐步减弱,随着中药材价格指数下降,中药企业毛利率有望在 2025 年开始逐步迎来改善。


总结


2025 年二季度中药材价格整体仍将延续下行趋势,但部分品种因供应缺口或资源稀缺性可能出现阶段性反弹。市场供需宽松格局难以快速扭转,政策约束将进一步强化价格下行惯性。建议关注政策动态、市场需求变化以及个别品种的供需关系,以做出合理的投资和经营决策。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