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槟榔会】刘联:千亩以上新建大型槟榔基地如何避坑实现高收益

作者:《农资与市场》传媒 大会组委会 2025/9/9 18:20:13
乐东黎族自治县槟榔协会秘书长刘 联槟榔产业经过几年的高速发展,产业规模如今已破千亿大关、国内种植面积超500万亩,广东、广西、云南相继加入槟榔种植端,传统种植区海南槟榔种植业正面临产业转型升级及外部竞争的挑战。尊重科学,与时俱进,提质增效、方能发挥优势、勇立潮头。当前,槟榔产业规模突破千亿,国内种植面积超500万亩,广东、广西、云南纷纷布局,海南传统种植区面临转

图片 1.jpg

乐东黎族自治县槟榔协会秘书长  刘  联

槟榔产业经过几年的高速发展,产业规模如今已破千亿大关、国内种植面积超500万亩,广东、广西、云南相继加入槟榔种植端,传统种植区海南槟榔种植业正面临产业转型升级及外部竞争的挑战

尊重科学,与时俱进,提质增效、方能发挥优势、勇立潮头。

当前,槟榔产业规模突破千亿,国内种植面积超500万亩,广东、广西、云南纷纷布局,海南传统种植区面临转型与竞争挑战。

千亩以上新建大型槟榔基地需坚守四大思维,方能避坑实现高收益。

  1. 底线思维是根基。要严守法律底线,杜绝砍伐林木、占用基本农田;同时理清投资逻辑,强化风险意识,避免盲目投入。

  2. 科学思维是核心。项目选址需严谨,优质种苗是基础,还需推进专业化、自动化等现代化管理,做好土壤管理与投入品选择,为高产优质筑牢基础。

  3. 系统思维要贯穿全程。需平衡果树营养与生殖生长,把控 “促” 与 “控”、树冠与根系等多对关系;注重有机无机、碳氮、微生物、酸碱平衡,构建生态植保体系,摒弃“战争模式”,以生态调控为主,精准干预为辅,维护农业生态稳定。

  4. 产业思维助长远发展。要关注价格平衡机制,提升社会贡献率,重视科研创新,通过联农带农模式,助力乡村振兴。

当下,基地经营者需更新理念,整合资源,响应减害增益号召,推动槟榔产业高质量发展,为海南乡村全面振兴贡献力量。

 图片 2.jpg


微信图片_20250909092346_1690_1.jpg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