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7月高温多雨,小心玉米细菌性茎基腐病大爆发,大家抓紧防治!
最近群里很多猫友都在询问玉米上出现的病害情况,而询问最多的就是玉米茎基腐病。
每年的7~8月是玉米细菌性茎基腐病的高发时间,再加上近期多地雨水较多给玉米细菌性茎基腐病创造了条件,所以大家一定要提前防治。
(图片来源于中央气象网)
玉米茎腐病是玉米生长过程中发病率很高的一种病害,具有发病迅速、传播快、危害严重等特点。今天咱们就来说一说玉米茎基腐病的主要症状、发病原因、以及如何防治:
一、细菌性茎基腐的主要特征
玉米细菌性茎基腐病发病时,植株中下部的叶鞘和茎秆上一般会呈现水浸状病斑,边缘呈红褐色。严重时植株茎秆开始软化腐烂、散发出臭味。
湿度大时病斑向上下迅速扩展,干燥条件下扩展缓慢,但病部也易折断,造成不能抽穗或结实,且发病迅速,如不及时防治,后期会造成玉米产量减少30%-40%。
二、细菌性茎基腐的发病原因
1、雨后暴晴天气极易诱发细菌性茎腐病
由于近期多地出现降雨情况,降雨过后太阳出来温度又比较高,就造成了高温高湿的气候,这种情况下玉米最容易发生细菌性茎基腐病。特别是连续干旱后突降暴雨或暴雨后骤晴,田间湿度大病菌侵茎率高;
(图片来源于中央气象网)
2、虫害造成的伤口遇降雨高湿易造成侵染
今年很多种植户反应玉米上出现了严重的虫害。虫子本身也会带有病菌,当它咬食玉米时就会把病菌传染给玉米,而玉米被虫子咬食的部位容易被空气、田间残留的病菌侵染,就会进一步造成细菌性茎基腐病的发生。
3、玉米连作地,土壤病原菌积累数量大
玉米连续几年种植的地块,上茬玉米发生过细菌性茎腐病土壤中会存在大量细菌,如果今年继续种植就容易感染原病菌,再加上一些地块地块比较低洼,或者排水不好、通风不良等都容易再次引发玉米细菌性茎腐病的发生。
三、细菌性茎腐病防治推荐
玉米细菌性茎腐病发病迅速传播快,所以一定要早发现早防治,建议近期大家可以多去地里查看,一旦发现立即防治,推荐以下药剂:
氢氧化铜、春雷霉素、中生菌素、噻唑锌、噻菌铜、氯溴异氰尿酸(不可和有机磷混用)、噻霉酮等。
最后再次提醒近期多地有雨
大家一定要多去地里查看
一旦发现及时防治,
避免后期因为防治不当
而造成玉米大减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