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懂“郁闭度”,搞不好林下种植
郁闭度的定义
郁闭度是指森林中乔木树冠遮蔽地面的程度,它是反映林分密度的指标。其计算方法通常是用林冠垂直投影面积与林地面积之比,比值以十分数表示,完全覆盖地面为 1.0。例如,郁闭度为 0.6,表示林冠垂直投影面积占林地面积的 60%。
郁闭度对林下种植的影响
光照方面
对喜光作物的影响
在郁闭度较低(如 0.3 以下)的林下,充足的光照能满足喜光作物的生长需求。例如,在郁闭度为 0.2 的杨树林下种植花生,花生能充分接受阳光进行光合作用,植株生长健壮,结荚多。然而,随着郁闭度的增加,到达林下的光照强度减弱。当郁闭度达到 0.6 以上时,喜光作物可能因光照不足而生长不良,表现为茎蔓细长、叶片发黄、开花结果减少等现象。
对喜阴作物的影响
喜阴作物需要较弱的光照环境。郁闭度较高(如 0.7 - 0.9)的林下,散射光为主的环境适合喜阴作物生长。像重楼这种喜阴的中药材,在郁闭度为 0.8 的阔叶林下,能够避免强光直射,有利于其正常的生长发育和药用成分的积累。但如果郁闭度过低,喜阴作物可能受到过强光照的危害,导致叶片灼伤、生长受抑制等情况。
温度和湿度方面
温度调节
郁闭度不同,林下温度调节效果不同。郁闭度高的林下(如 0.8 以上),树冠层遮挡阳光,减少热量传递到地面,夏季时林下温度比空旷地低,能避免林下种植作物遭受高温危害。例如,在炎热的夏季,郁闭度为 0.9 的松树林下温度可比周边空旷地低 3 - 5℃。相反,郁闭度低的林下,温度调节能力较弱,在高温季节作物可能面临高温胁迫。
湿度保持
郁闭度较高的林下,由于树冠层减少了水分蒸发,空气湿度相对较高且稳定。这对一些喜湿的林下作物如菖蒲的生长有利。而郁闭度低的林下,空气流通快,水分蒸发快,空气湿度较低,可能需要额外的灌溉措施来满足喜湿作物的生长需求。
土壤肥力和水土流失方面
土壤肥力积累
郁闭度高的林下,树木的落叶、枯枝等凋落物较多。这些凋落物在林下堆积并分解,能增加土壤中的有机质含量,提高土壤肥力。例如,郁闭度为 0.7 以上的阔叶林下,土壤中的腐殖质含量明显高于郁闭度低的林下。土壤肥力的提高有利于林下作物的生长,减少施肥成本。
防止水土流失
较高郁闭度(如 0.6 以上)的树林,其植被覆盖度高,林下作物与树木的根系共同作用,能够有效地固定土壤,减少雨水冲刷造成的水土流失。在坡地的树林中,这种作用更为明显。而郁闭度低的林下,植被覆盖度低,在暴雨等恶劣天气下,土壤容易被冲走,影响林下作物的生长根基。
病虫害方面
病虫害滋生
郁闭度高(如 0.7 - 1.0)的林下,通风和光照条件差,湿度大,容易滋生各种病菌和害虫。例如,在郁闭度为 0.8 的杉木林下,杉木容易感染杉木猝倒病等病害,同时也为白蚁等害虫提供了适宜的生存环境。
天敌栖息环境
一定郁闭度的树林为害虫天敌提供了栖息地。郁闭度适中(如 0.4 - 0.6)时,既有利于害虫天敌如鸟类、寄生蜂等的生存,又能控制害虫数量,有利于林下作物的健康生长。如果郁闭度过低,可能缺乏天敌的栖息环境,害虫容易大量繁殖,危害林下作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