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收款or不收款?复合肥企业左右两难
近期,春耕工作有序开展,随着农业需求的回暖,下游拿货量有所增加。但是上周尿素的再次调涨,又让肥市“紧张”了一把,尿素目前出厂价已突破了2700元/吨,着实让复合肥企业左右两难。目前市场心态不稳,多观望等待政策面的进一步引导。
原料价格集体拉涨
近一周复合肥上游原料涨势可谓相当迅猛,而且再现集体拉涨势头。其中尿素、磷铵、钾肥涨幅均超过100元/吨,其中磷酸一铵短短一周涨了250元/吨,涨幅达8.47%;其次是钾肥 ,无论氯化钾还是硫酸钾涨幅都突破了200元/吨;尿素近一周也上涨了100元/吨,连氯化铵、硫酸铵也不甘落后,月初也加入了涨价行列。原料价格的上行,直接推动了复合肥成本的快速上升。以15-15-15平衡肥为例,一周之内单原材料成本就上升了120~150元/吨。
一铵方面,受成本持续增压影响,以及待发订单支撑下,企业新单出厂价保持高位运行。市场涨势明显,涨幅超过100元/吨。原料硫磺自提价已经突破3000元/吨,磷酸一铵企业成本至少增加100元/吨,另外磷矿石供紧,且涨价意向浓郁,部分贸易商担心后期价格继续抬高,所以目前市场上采购量大,但是发货量少。
钾肥方面更不必说,目前复合肥里涨幅最高的原料就是氯化钾了。东北市场60%大红颗粒氯化钾,其价格已经突破了5000元/吨。进口钾方面,新到货源有限,市场流通的货源量持续紧张,惜售为主。截至目前,港口60%红粉价格多在4300~4350元/吨,62%白钾价格多在4600~4700元/吨,且东北区域仍旧缺货严重。硫酸钾市场价格持续大幅走高,多数工厂仍处于成本倒挂的状态。某钾肥贸易商表示,对后市比较看好,手中货源惜售为主,因此市场的整体流通货源量持续紧张,即使目前钾肥市场价格处于高位,但仍不排除后期将继续小幅探涨的可能性。
复合肥陷入两难境地
近期春耕补仓、夏季肥玉米粉的预收也紧锣密鼓的展开,复合肥企业对预收打款是“既爱又恨”。在近期原料成本进一步抬升的情况下,多数复合肥企业再次停止收款或报价,新价将继续酝酿上调,也有部分企业限时、限量预收,市场整体炒涨气氛浓厚,与此同时,下游谨慎心理逐渐增加。
另外,前期国储钾肥竞拍时,不少复合肥企业购买了一定数量的钾肥,要求以低于市场价的价格出售成品复合肥,以目前尿素、磷铵上涨的趋势来看,复合肥企业也为此犯难。东陵化肥贸易公司的负责人表示,为积极响应国家保供稳价的政策,企业为了社会责任感,必须要把化肥价格控制到合理范围内,但是这样做肯定是亏损的。这部分低于市场价的复合肥企业采取的是搭配出售,购买复合肥的同时搭配一些生物肥、土壤养护剂等。
市场心态需引导
根据记者调查了解到,2月份复合肥价格同比上涨了100元/吨,进入3月后,业内人士表示还会再次调涨。主要原因是原料价格高涨,前期囤的原料只能保证前期订货的订单价格不变,但是3月份以后的不能确定。另外,下游对目前价格接受度有限,但是春耕刚需存在不得不进货,资金方面回款时间较长,也是经销商考虑的问题。
除此之外,市场心态层面需要政策引导。化肥价格的上涨,必然影响农户农资投入积极性,进而影响粮食种植和产量。今年的“一号文件”将继续加强粮食等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稳定粮食播种面积,针对小麦晚播强化夏粮田间管理,促进大豆和油料增产;适当提高稻谷、小麦最低收购价。所以,保障化肥等农资供应和价格稳定,给种粮农民再次发放农资补贴,加大对主产区支持力度,让农民种粮有合理收益,才能增强农民的种粮积极性,为保障粮食安全打下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