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资暴跌前夜:所有人静悄悄!

作者:品牌农业进化论 肖然 2023/3/11 9:00:07
2023年的春天,所有的迹象都表明,农资行业的暴跌即将来临。大涨之后必然大跌,这是经济规律所决定的,是不以任何人的意志所决定的。玉米小麦价格持续下滑,农药价格狂泻,而肥料价格还在小幅度地涨跌诱多!没有人对农资价格的涨跌狂欢,整个行业死一般地沉寂!至于农资行业能够暴跌多少,我们交给时间去判断!而真正重要的是:依靠农资价格的暴涨暴跌牟利的农资企业和农资经销商,留给大家求生的时间的确不多了!农资行业很多

图片

图片
2023年的春天,所有的迹象都表明,农资行业的暴跌即将来临。大涨之后必然大跌,这是经济规律所决定的,是不以任何人的意志所决定的。玉米小麦价格持续下滑,农药价格狂泻,而肥料价格还在小幅度地涨跌诱多!没有人对农资价格的涨跌狂欢,整个行业死一般地沉寂!

至于农资行业能够暴跌多少,我们交给时间去判断!而真正重要的是:依靠农资价格的暴涨暴跌牟利的农资企业和农资经销商,留给大家求生的时间的确不多了!
农资行业很多没有任何咨询行业从业经历的所谓专家,把很多没有任何技术含量的产品策划包装之后,就开始依靠忽悠团下乡。各种打着土壤修复幌子的功能性肥料,成本不过几百元,就敢标价几千元!而真正死磕产品研发技术的企业真是少之又少。高科技企业的技术研发费用可以高达年销售的20%以上,而农资企业的研发不超过3%的情况比比皆是!
还有很多农资企业依靠农资造假起家,依靠概念炒作起家,依靠假洋鬼子忽悠,依靠伪技术忽悠对吧。这几年,很多农资企业造过的孽,吹过的水,一一都给予了相应的因果。
疫情已经结束,各种形式的线上线下一体化的农资订货会又热闹起来了,其实都是换汤不换药的旧把戏。什么概念都敢炒,什么技术都敢吹!传统复合肥没有利润了,加点微量元素和调节剂,100元/吨的成本,价格就能上涨1000元/吨,大量元素水溶肥出厂价8000元/吨,零售价高达2万/吨。
大部分利润都被渠道消耗了。随着国家对肥料登记的放开,更多的假洋鬼子都磨刀霍霍,还想卷土重来?都是依靠高额的渠道利润驱动,还在玩订货抽奖、返利的把戏。弄点线上直播吧,也就是披上了直播外衣的电视购物,保健品营销的那一套。
无论传统农资营销如何卖力地表演,传统农资营销走向没落却是不争的事实。我以前服务过的一些农资企业,也不断出现种种困境。我们需要反思,彻底地反思。不是我们不努力营销,恰恰是我们营销做的太好,忽略种植户的真正需求,带来的都是营销泡沫和虚假繁荣。
特别是有些企业,在过去的传统农资的营销红利期,赚取了巨额的利润,企业也获得快速的发展。营销不可谓不成功。但是,这两年风口急转直下,让以前凭着运气赚到的钱,如今都凭着实力亏了回去。传统农资经销商更是如此,很多热闹的农资营销一条街,有多少店面转让亏损,人去楼空?有多少坏账呆账要不回来,血本无归?有哪个经销商不赊欠个几百万,有哪个零售商不赊欠几十万,都不好意思说自己是干农资的。
这几年,越来越多的土地流转催生了很多的种植大户,以品牌农业为契机的种植合作社如雨后春笋层出不穷。据不完全统计,中国目前已经诞生的地理标志区域品牌农产品品牌高达数千个。另外,淘宝、京东、腾讯等等互联网巨头加速农产品订单采购和盒马鲜生、百果园为代表的新零售垂直采购等等形式,已经让实施多年的小农经济逐渐退出历史,或者被压缩在非常有限的散户层面,更多形式的家庭农场、订单农业、品牌农业等等种植合作社已经逐渐成为主流。
很多农资人都感叹这两年的农资生意太难做了,其实,中国很多地区目前都增加了很多经济作物的种植面积,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经济作物的农资用量远远高于大田区的农资用量,只是农资使用的方式和内容都发生了变化。更加高效的设施农业诞生,高效全水溶的高端特种肥料市场一直在增长,萎缩的是传统农资市场。
关键是我们农资人的思维还停留在过去,除了感叹和抱怨,你真正地了解市场的本质吗?你是真的知道自己所营销的产品性价比吗?你真正了解过种植大户和种植合作社面临的痛点吗?你真正知道自己在种植方案、植保方案、品质方案和种植成本和管理方面的短板吗?你自己有没有从长远的战略角度考虑,自己能否涉足一些种植领域,扎扎实实地探索出能够帮助种植户持续盈利的种植品种和种植模式呢?
农业全产业链的价值出口在农产品销售终端,农产品销售终端价值就是全产业链各环节价值的总和,全产业链各环节价值是终端价值进行分配的结果。如果终端价值起不来,全产业链运营都不会顺利,所以终端价值决定了全产业链各环节的价值。而农产品终端价值取决于农产品品质提升和农产品种植成本降低,农产品产量增加。农产品品牌是一项系统工程,是全产业链协同的结果,因为只有创造价值,每个环节才能获得更好,这是全产业链重构的价值;既然终端价值再分配,那什么又决定终端价值?是品牌,品牌价值决定终端价值。
如果你什么都不知道,那你凭什么说农资生意难做?你凭什么认为你目前还在干的示范田、观摩会、订货会是有效的呢?没有利他主义的战略思维,没有自己核心的竞争能力,只是躺在传统营销过去的苟且红利上悲观地叹息,还在怀念过去一本万利的好时光,这样的传统农资营销都不死,真是天理难容!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