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麦田HPPD抑制剂类除草剂——双唑草酮

作者:农博生物 2023/3/22 14:06:57
小麦是一种在世界各地广泛种植的粮食作物,而麦田杂草严重威胁着小麦的生长。麦田中杂草种类达200多种,可分为禾本科杂草和阔叶杂草两大类,其中又以阔叶杂草对小麦的影响较大。做好杂草防治是保证小麦产量的重要基础,除草剂的使用是小麦种植的重要工作之一。当前使用的麦田除草剂有双氟磺草胺、苯磺隆、苄嘧磺隆等ALS抑制剂类除草剂,唑草酮、乙羧氟草醚等PPO抑制剂类除草剂,以及2甲4氯钠、2,4-滴等激素类除草剂

小麦是一种在世界各地广泛种植的粮食作物,而麦田杂草严重威胁着小麦的生长。麦田中杂草种类达200多种,可分为禾本科杂草和阔叶杂草两大类,其中又以阔叶杂草对小麦的影响较大。做好杂草防治是保证小麦产量的重要基础,除草剂的使用是小麦种植的重要工作之一。


当前使用的麦田除草剂有双氟磺草胺、苯磺隆、苄嘧磺隆等ALS抑制剂类除草剂,唑草酮、乙羧氟草醚等PPO抑制剂类除草剂,以及2甲4氯钠、2,4-滴等激素类除草剂等。而双唑草酮是是为数不多的用于小麦田的HPPD抑制剂,由青岛清原化合物有限公司自主研发,并于2020年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双唑草酮主要用于防除小麦田阔叶杂草,对播娘蒿、荠菜、野油菜、牛繁缕等多种阔叶杂草均表现出了优异的防效。


双唑草酮英文名称:Bipyrazone,商品名:雪虎®、麦欢®、雪鹰®、麦豹®、满达®、锐宝®等,化学名称:1,3-二甲基-4-(2-(甲砜基)-4-三氟甲基苯基)-1h-吡唑-5-基1,3-二甲基-1h-吡唑-4-甲酸酯, CAS登录号: 1622908-18-2,分子式: C20H19F3N4O5S,结构式如下:

图片

双唑草酮分子结构式


HPPD(对羟基苯基丙酮酸双加氧酶)在植物体内可以将对羟基丙酮酸催化转化为尿黑酸,进而转化为光合作用中电子传递所需要的重要物质质体醌和生育酚。当HPPD受抑制时,会造成植物分生组织中酪氨酸积累和质体醌缺乏,3-5天内植物会出现黄化症状,随之出现枯斑,最终植物白化而死亡。双唑草酮是一种HPPD抑制剂,主要通过切断光合作用能量转换、抑制维生素合成、破坏对叶绿素的保护等3个途径导致杂草死亡。


图片


双唑草酮是江苏清原农冠杂草防治有限公司独家登记的苯甲酰吡唑类除草剂,目前在国内有96%双唑草酮原药、10%双唑草酮可分散油悬浮剂、22%氟吡·双唑酮可分散油悬浮剂三个登记证。具体登记情况见下表:


双唑草酮国内登记情况

图片


图片
专利概况


专利名称:一种具有除草活性的4-苯甲酰吡唑类化合物

专利号:CN 103980202  

专利申请日:2014-05-27

专利申请人:青岛清原化合物有限公司

其他相关专利:CN 106946784、WO 2018201524


图片


1.具有内吸传导作用,可通过茎叶喷雾施用达到除草目的。


2.与目前麦田常用的大部分除草剂如双氟磺草胺、苯磺隆、唑草酮、2,4-滴等均无交互抗性。


3.对麦田阔叶杂草防效优异。可高效防治播娘蒿、荠菜、野油菜、繁缕、牛繁缕、麦家公等多种杂草。


4.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在3叶1心期至拔节前对不同区域的冬小麦进行茎叶喷雾处理试验,均表现出优异的安全性。


5.具有一定的复配灵活性。例如氯氟吡氧乙酸异辛酯与双唑草酮两种不同作用机理的有效成分金星复配,能进一步扩大杀草谱、提升防治效果、减少用药量。


图片


双唑草酮作为为数不多的用于小麦田的HPPD抑制剂类除草剂,自被成功开发后就广受关注,并于上市后在麦田除草剂市场引起了较大反响。不同于传统的非专利产品,双唑草酮是由我国自主研制的新型除草剂,这也象征着我国的农化行业正在创新发展,未来市场将有可能涌现越来越多的像双唑草酮这样的由我国自主创制的专利新农药。而随着研发的深入和技术的进步,未来双唑草酮在麦田除草剂领域将有望得到进一步的推广应用,与其他除草剂相互配合,达到高效防治杂草的目的,促进小麦的高质稳产。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