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新疆会】谢建华:耕地质量提升背景下的盐碱地改良对策

作者:《农资与市场》传媒 大会组委会 2025/8/5 11:09:22
农业农村部耕地质量监测保护中心原主任 谢建华新疆资源丰富,可开垦的土地面大,新疆越来越成为农资企业的投资热土,潜力无限。“民非谷不食,谷非地不生”。粮食安全是 “国之大者”,而耕地作为粮食生产的命根子,其保护与利用直接关系到国家粮食安全、乡村振兴和农业强国建设。加强耕地保护利用,提升耕地质量,是当前亟待重视的关键课题。土壤的重要性与耕地面临的挑战土壤被誉为 “地球的皮肤”,

 

谢建华.jpg 农业农村部耕地质量监测保护中心原主任 谢建华

新疆资源丰富,可开垦的土地面大,新疆越来越成为农资企业的投资热土,潜力无限。

“民非谷不食,谷非地不生”。粮食安全是 “国之大者”,而耕地作为粮食生产的命根子,其保护与利用直接关系到国家粮食安全、乡村振兴和农业强国建设。加强耕地保护利用,提升耕地质量,是当前亟待重视的关键课题。

土壤的重要性与耕地面临的挑战


土壤被誉为 “地球的皮肤”,形成 1 厘米厚的土壤需要成百上千年,是陆生植物生长的基础,参与水分、养分和温室气体循环,更是维持生物多样性的宝库 —— 地球上至少 1/4 的生物蕴藏于土壤中,支撑着几乎所有陆地生物的生命活动。

 图片 1.jpg

同时,土壤还是生态环境的 “调节器”,在污染物转化、涵养水源、维持大气组成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然而,我国耕地正面临多重挑战。从数量上看,城镇化快速发展和建设占用导致耕地减少,后备耕地资源有限,而 14 亿人口的庞大需求要求耕地必须保持在 18 亿亩以上才能稳定粮食供给。

 图片 2.jpg

 

从质量上看,我国耕地存在立地条件差、基础地力低、退化问题多、分布不平衡、污染较严重等问题。更严峻的是,我国要用占世界 9% 的耕地、6.4% 的淡水资源和 30% 的化肥,解决占世界 20% 人口的吃饭问题,耕地保护压力巨大。

守护耕地的路径:从制度到治理的全面发力


面对耕地困境,需多措并举筑牢保护防线。一方面,要实施重大战略,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通过全面开展土壤 “体检” 掌握耕地质量状况,推进耕地保护重大项目落地。另一方面,要加强科技创新,提升肥料利用效率,优化农业生产服务,从技术和服务层面为耕地保护提供支撑。

其中,盐碱地治理是拓展农业生产空间的重要突破口。我国盐碱荒地和有盐碱障碍的耕地总面积超过 5 亿亩,连片集中区主要分布在东北地区和新疆。治理盐碱地需遵循 “摸清家底、强化监测 — 立足长远、整体规划 — 多措并举、治防结合” 的路径:先通过专项调查掌握盐碱地分布与潜力,再依据《关于推动盐碱地综合利用的指导意见》等规划,结合 “以地适种” 和 “以种适地” 原则分区施策,最后融合水利工程、农业改良、生物改良和化学改良等措施,推广用地养地结合的生产方式,巩固治理成效。

耕地保护要 “量质并重、严格执法、系统推进、永续利用”。深入实施 “藏粮于地、藏粮于技” 战略,加强退化耕地治理与科技赋能,才能持续提升农田综合生产能力,为国家粮食安全和乡村振兴提供坚实支撑。

 


2025新疆农资经销商转型与可持续发展大会现场集锦

图片1.png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