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中国植保无人机行业市场前景预测研究报告
植保无人机由飞行平台(固定翼、直升机、多轴飞行器)、导航飞控、喷洒机构三部分组成,通过地面遥控或导航飞控,来实现喷洒作业,可以喷洒药剂、种子、粉剂等。
按机型结构划分,植保无人机可分为固定翼植保无人机、多旋翼植保无人机、无人直升机植保无人机、复合翼植保无人机。按动力划分,植保无人机可分为油动植保无人机、电动植保无人机。
02植保无人机行业发展政策
为了规范植保无人机的研发、生产、使用和管理,保障农业生产的顺利进行,我国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政策,包括《无人驾驶航空器飞行管理暂行条例》《“十四五”全国农业机械化发展规划》等。植保无人机行业政策为行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和保障。
03植保无人机行业发展现状
1.植保无人机市场规模
随着高效农业的推进和智慧农业的发展,植保工作的机械化、智能化水平得到了进一步提高,近年来行业规模快速扩张。2023年中国植保无人机市场规模达150亿元。据预测,2024年中国植保无人机市场规模将达171.26亿元。
2.植保无人机保有量
随着我国经济和科技的高速发展,我国农用植保无人机推广和普及的速度也在快速提升,植保无人机保有量不断增加。2022年我国植保无人机保有量已经突破12.1万架,2023年保有量约20万架。据预测,2024年植保无人机保有量将达22万架。
3.植保无人机销量
伴随各地方补贴的出台刺激,我国植保无人机市场十分火热,销量呈现大幅增长。2023年中国植保无人机销量约9.3万架,据预测,2024年销量将达10.6万架。
4.植保无人机销售区域
2023年,新疆、江西以及湖北是植保无人机最畅销的三个地区,市场占比分别为18%、15%、12%。湖南和浙江占比分别为11%和9%。
5.植保无人机竞争格局
我国植保无人机行业市场集中度较高,市场主要集中在大疆创新和极飞科技两大企业手中。大疆创新占比54.82%,排名第一;极飞科技,占比为37.59%,排名第二。其次分别为杭州启飞、无锡汉和、江苏数字鹰,占比分别为2.80%、1.78%、1.14%。
04植保无人机行业重点企业
1.极飞科技
极飞科技成立于2007年,于2015年发布第一代农业无人机,经过在农业无人机领域的多年深耕,极飞科技在农业无人机市场中拥有较高知名度,是国内少数具备农业无人机自主研发、生产、销售能力的企业之一,在我国农业无人机领域取得了较大市场份额。极飞科技运营的农业无人机已达11万台、作业面积达14.5亿亩次。
目前,公司农业无人机集精准喷洒、智能播撒、巡田测绘于一体,可在多种复杂地形下进行自动化精准作业,为广大农业工作者提供高效、灵活、绿色、经济的无人化生产解决方案。
2021年11月,极飞科技科创板IPO申请获上交所受理,公司拟募资15.09亿元用于数字农业智能制造基地项目、广州研发中心建设、营销及服务体系建设。直至2022年5月极飞科技终止科创板IPO。
2.大疆创新
大疆创新成立于2006年,是中国一家无人飞行器控制系统及无人机解决方案的研发和生产商,是民用无人机的公认龙头企业。2015年12月,大疆创新推出一款智能农业喷洒防治无人机——大疆MG-1农业植保机,正式进入农业无人机领域。目前,大疆农业的足迹已遍布六大洲,覆盖超过100个国家和地区。截至2022年底,大疆农业无人机全球累计保有量突破20万台,累计作业面积突破30亿亩次,惠及数亿农业从业者。
3.富邦股份
富邦股份作为农业植保无人机的龙头股之一,子公司以色列Tevel成立于2016年,致力于开发农业科技无人机完成果园管理工作,实现果实采摘全天候自动化,解决季节性人工短缺问题,进一步提升采集效率及降低劳动力开支。同时,富邦股份作为无人机飞控系统及地面站软硬件的领军企业之一,其技术实力也为植保无人机业务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富邦股份在2024年第一季度的总营收为3.16亿元,同比增长27.84%;净利润为2620.04万元,同比增长37.74%。
4.隆鑫通用
隆鑫通用与清华大学航天航空学院的王浩文教授、力合科创集团有限公司和珠海清华科技园创投公司合资成立了珠海隆华直升机科技有限公司,专注于无人直升机的研发和制造。珠海隆华直升机科技有限公司推出的主要产品包括XV-2农业植保型无人直升机和XV-3警用型无人直升机。其中,XV-2专业植保无人机具备精准作业、高效环保、智能化、操作简单等特点,适用于农林植物保护作业。隆鑫通用无人机植保作业服务面积已经超过2万亩次,显示出其在市场上的广泛应用和高效服务。
2024年第一季度,隆鑫通用实现营业收入32.96亿元,同比增长20.4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58亿元,同比增长39.25%。
5.杭州启飞
6.汉和无人机
汉和航空成立于2008年,是无锡530A类企业,主要业务是研发生产工业级旋翼无人机。公司拥有无人机核心专利等知识产权百余项,已经开发出农业无人机系列挂载、消防无人机挂载、巡检无人机等系列产品,拥有载荷15公斤/20公斤/25公斤/30公斤/35公斤/40公斤/45公斤的成熟无人机平台产品,在成熟平台基础上,目前能够快速开发不同行业场景应用的无人机产品。
无人机产业已经构建了一个全面而精细的产业链,这一链条不仅涵盖了从研发设计到生产制造、销售服务的每一个环节,还深度融合了技术创新、市场应用与政策支持等多个维度,展现出了高度的成熟度和蓬勃的发展活力。
钢材产量呈现增长的趋势,2023年中国钢材产量13.63亿吨,同比增长5.2%。2024年1-5月,中国钢材产量5.74亿吨,同比增长2.9%。
近年来,铝合金产量稳步增长,中国铝合金产量由2019年的942.1万吨增至2023年的1458.7万吨。2024年1-5月,中国铝合金产量655.8万吨,同比增长12.5%。
如今,中国碳纤维产能已突破十万吨,成为全球第一生产国。2022年中国大陆碳纤维产能11.21万吨,占全球产能约43.3%,2023年约为14.6万吨。据预测,随着政策支持碳纤维的进一步发展,2024年中国碳纤维产能将增长至18.4万吨。
碳纤维行业属于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在轻量化市场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在国防安全、航空航天等板块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2022年中国碳纤维市场规模为128.1亿元,同比增长20.69%,2023年市场规模约为153.7亿元。据预测,2024年碳纤维市场规模将达171.4亿元。
当前我国国内主要的碳纤维制造商包括中复神鹰、吉林碳谷、吉林宝旌、江苏恒神、光威复材等。其中,吉林碳谷以原丝生产为主;吉林宝旌和兰州蓝星以大丝束碳纤维生产为主,江苏恒神和兰州蓝星兼备原丝生产和碳纤维生产能力;其他公司产能主要集中在高性能碳和小丝束碳纤维。数据显示,中复神鹰和吉林碳谷+吉林宝笙产能占比均为24%;其次江苏恒神,占比15%;光威复材占比14%。
近年来,在信息化战争的发展形势下,无人机等新型装备需求大幅提升,再加上不断爆发的安全问题、领土争端,装备无人机成为了以较低成本增强自身国防实力的有效手段,导致全球军用无人机需求不断扩大。2023年全球军用无人机市场规模121.24亿美元,据预测,全球军用市场保持可持续的稳定发展,预计2024年全球军用无人机市场规模将达122.03亿美元。
近年来,我国无人机民用化进程加快,民用无人机产业快速发展。2022年中国民用无人机市场规模达1196亿元,2023年增至1650亿元。据预测,2024年民营无人机市场规模将达1765亿元。
民用无人机分为工业级和消费级两大方向,消费级无人机面向普通消费者用于航拍、跟拍及专业机构用于影视创作。工业无人机进入较多也较成熟的领域是农业植保、地质勘探、巡检、测绘,运输等。当前,工业级无人机唱“主角”,市场规模占比68.7%,消费级无人机市场规模占比31.3%。
受益于行业发展及政策支持,近年来中国无人机注册数量快速增加。截至2023年底,全行业注册无人机共126.7万架,比2022年底增长32.2%。今年上半年,我国新注册无人机超60万架,无人机总数较去年年底增长48%。据预测,2024年无人机注册量将超200万架。
截至2023年底,全行业无人机拥有者注册用户92.9万个,其中,个人用户84.9万个,企业、事业、机关法人单位用户8万个。据预测,2024年无人机拥有者注册用户将达95.2万个。
无人机运营企业数量从2021年的12663家增长到2023年的19825家,年均复合增长率约为25.1%。据预测,2024年无人机运营企业将达23161家。
工业无人机下游应用目前以农林植保、地理测绘、巡逻巡检等为主。农业无人机目前在我国的农业生产中已得到广泛应用。通无人机的高空拍和智能分析,可以及时获取详的农情信息,提高农业生产效率,适用于飞行巡查、播种施肥、病虫害监测、灾情调查等各种场景。其中,农林植保领域占比20.9%,地理测绘领域占比30.2%,快递物流领域占比17.2%。
伴随各地方补贴的出台刺激,我国植保无人机市场十分火热,销量呈现增长的趋势。2023年中国植保无人机销量约9.3万架,据预测,2024年销量将达10.6万架。
随着高效农业的推进和智慧农业的发展,植保工作的机械化、智能化水平得到了进一步提高,近年来行业规模快速扩张。2023年中国植保无人机市场规模达150亿元。据预测,2024年中国植保无人机市场规模将达171.26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