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苹果果实发育的因素
苹果果实的生长曲线为单“S”型。苹果从开花以后,把果实的体积、直径或鲜重在不同时期的累积生长量绘制成曲线,可得到单“S”型曲线。其生长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初始缓慢生长期,果实体积增大变化不明显;快速生长阶段,果实体积增大非常迅速;第二次缓慢生长期,果实体积增大缓慢,逐渐停止生长。果实在整个生长发育期间只表现出一次快速增长。果实的生长主要包括细胞数目的增加和细胞体积的增大。细胞数量的增加是通过细胞分裂实现的,一般在开花前及花后一个月内完成;细胞体积则在花后开始迅速增大。苹果果实一天中表现出有节奏地缩小和增长。通常在黎明后不久果实开始缩小持续到中午,然后开始恢复。大约至下午4 时完全恢复原状,开始增大。每天都有一定的净增长量。
二、落花落果
苹果开花后经授粉受精而形成果实,叫“坐果”。坐果率是产量构成的重要因子。苹果的最终花朵坐果率为 15%左右,即使在花量较多的年份,如不采取保花保果措施,也常会出现“满树花,半树果”的情况。苹果由花蕾出现到果实采收,会出现几次集中的落花落果。
第一次在花期刚结束后,花瓣脱落而子房未见膨大时,此时脱落的花主要是授粉不良的花。
第二次是在落花后一局左右,持续 2~3 周,主要落的是未受精的幼果。
第三次落果因常出现在 6 月份,习惯称“六月落果”。此次落果出现时往往已经疏完果,如果落果太多会严重影响苹果产量。
有些品种还存在采前落果现象。如元帅、红星、红玉、丰艳和津轻等,采前落果严重。对无公害生产果园,用 20~40 毫克/升萘乙酸溶液,在采收前 30~40 天和20 天,喷布果实 1~2次,可有效地减少采前落果。
生理落果最主要的原因是授粉受精不良,贮藏营养不足和果实之间相互竞争而产生的。受精差的幼果,因吸收营养能力弱而脱落。受精不良的种子不能生产足够的激素,使光合产物的流入不足而引起落果。5 月下旬至 6 月上旬,新梢生长进入高峰,果实与新梢养分竞争激烈。当营养不足时,由于梢叶生长对养分的消耗和争夺,就会造成“六月落果”。幼果期干旱时,叶片和果实竞争水分,由于叶片竞争能力强,在严重干旱时,叶片甚至会从果实中吸水,致使胚的发育中止而脱落。但是,过量灌水,也会引起幼果脱落。
三、影响果实发育的因素
(1)细胞的数目和细胞的体积 果实体积的大小,决定于果肉细胞数目的多少和细胞体积及细胞间隙的大小。细胞数目又与细胞分裂次数有关。果实细胞分裂,开始于花原始体形成后,至开花时暂时停止。开花前细胞完成分裂 21 次,花后分裂 4~5 次,苹果的细胞分裂一般延续到花后 3~4 周。果实的体积在果实膨大期迅速增加,其重量增加和体积增长呈正相关。随着果实体积的增长,其鲜重和干重也相应地增加。不过,干重的增加要晚于体积的增长,这就说明果实内含物的积累需要有一个过程。
(2)营养贮藏状况 在果实分裂阶段所需的养分,主要来自贮藏营养,依靠树体贮存的蛋白质来提供,所以叫蛋白质营养时期。
果实的大小主要取决于细胞数目的多少,所以前一年树体营养的贮藏情况和花芽营养的积累状况,对果实的大小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栽培管理中一直强调改善光照、提高贮藏营养,就是为了能够促进果实细胞分裂,为果实细胞分裂提供足够的养分。
(3)光照与温度 果实的细胞分裂和幼果生长,主要依靠贮藏营养,在叶片长出以后,果实生长所需营养完全来自叶片,特别是向果实供应养分的果台副梢和结果枝组上的大叶。通过合理的整形修剪和夏季修剪,可增加果树的有效光合作用。通过改善树体营养、叶面喷肥和病虫害防治(保叶片)等措施,都可以间接地增加对果实的营养供应。果实发育的适温为 16℃~18℃。高温对果实的生长发育有负面影响。温度升高,呼吸加强,不利于果实内糖分的积累。高温促使果实成熟期提前,着色不良。昼夜温差大的环境条件,有利于果实内糖分的积累,形成优质果实。
(4)水分 水是构成果实的成分之一,苹果果实的含水量在80%以上。水分对果实发育的影响是间接的。土壤水分不足,植株缺水,果树的蒸腾作用和光合作用会受影响,从而抑制枝条、根系的生长,造成体内代谢过程、养分积累和运输受阻,使果实生长速率减慢,成熟时果个比较小。水分供应偏多,尽管果实个体比较大,但其风味较差,耐贮性也差,还可能加重某些品种的采前落果。
(5)种子 种子是果实内生长最旺盛的部分。它不但是多种营养物质运输的中心,而且也是多种激素的生产中心,因此,种子的发育对果实发育有深刻的影响。果实内种子的数目和分布,影响果实条件和形状。种子在苹果果实内分布不均匀,常常造成果实的畸形生长,心皮内没有种子的一面,果肉生长也较少。但种子对果实生长的影响随时期而异,苹果在 6 月落果后,种子对果实的发育即无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