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及等国开始显现粮食危机,多国发布农产品出口禁令!中国人的口粮有保障吗?

作者:界面新闻、财联社、战研等 2022/3/10 16:46:11
近期俄乌冲突主导商品市场走势,能化、有色、农产品开启暴走模式,战争令经历新冠疫情冲击后本就脆弱不堪的全球供应链再度陷入危机,且在未来一两年内可能都难以得到完全恢复......农业专家表示,过去两年时间内,在新冠疫情的冲击下,全球粮食供给原本就十分紧张,如今叠加俄乌战争的影响,全球粮食供应雪上加霜。如果俄乌战争持续下去,全球粮食危机可能被彻底引爆。据英国媒体报道,过去的一周时间内,全球许多国家开始显

近期俄乌冲突主导商品市场走势,能化、有色、农产品开启暴走模式,战争令经历新冠疫情冲击后本就脆弱不堪的全球供应链再度陷入危机,且在未来一两年内可能都难以得到完全恢复......


农业专家表示,过去两年时间内,在新冠疫情的冲击下,全球粮食供给原本就十分紧张,如今叠加俄乌战争的影响,全球粮食供应雪上加霜。如果俄乌战争持续下去,全球粮食危机可能被彻底引爆。据英国媒体报道,过去的一周时间内,全球许多国家开始显现粮食危机。



图片
 
全球许多国家开始显现粮食危机
图片

俄乌战争砸了埃及“饭碗”,广播电台呼吁人们节俭度日
 
埃及的大部分小麦供应都依靠从乌克兰和俄罗斯进口,而这也是该国居民粮食供应的重要基础。在小麦价格飙升之下,埃及政府面临越来越大的财政压力。为了应对粮食危机,埃及政府已经出台政策打击交易商哄抬粮食价格,而当地的电台广播则不断告诫民众要节俭度日,并警告称“接下来的日子会很难熬”。
 
埃及正面临粮食短缺威胁
 
面包、大饼等小麦加工品是埃及人最主要的主食,因此小麦供应对埃及来说至关重要。

图片
 
2008年小麦价格上涨时,包括埃及在内的多个国家都发生了严重的粮食骚乱和示威活动。而现在,小麦价格已经再次升至2008年时的高位,因此埃及政府正在采取各种措施减少粮食价格高涨带来的威胁——尤其是该国有近一半人口都生活在世界银行设定的贫困线基准以下。
 
埃及总理穆斯塔法·玛德布利(Mostafa Madbouly)表示,政府已经将把本地小麦的收购目标提高到550万吨,但人们仍需要“合理”消费。他一直在与部长们会面,审查食品商店库存,并尽量确保食品价格不要过高。
 
当地时间周二,埃及政府发布声明称,目前小麦供应“稳定”,足够生产面包。政府也在密切关注补贴产品的价格,打击粮价操纵。声明称:“总理强调,国家不会允许一些贪婪的商人囤积和隐藏货物。”
 
据联合国数据,埃及2020年86%的小麦进口来自俄罗斯和乌克兰。而现在俄乌战争和随之而来的制裁措施,正严重威胁埃及的小麦供应,政府的预算计划也可能随之被打乱。

图片
   
埃及是俄罗斯小麦的主要进口国之一
 
此前,埃及总统塞西(Abdel-FattahEl-Sisi)曾拨出约220亿埃及镑(约合14亿美元)用于进口小麦,另外拨出180亿埃及镑(约合11.5亿美元)用于补贴当地生产。
 
但现在,随着小麦价格已经飙升,埃及的财政赤字面临更大的压力。埃及财政部长表示,本财政年度,政府可能还需要额外花费150亿埃及镑(约合9.5亿美元)。他说,俄乌战争已经推动小麦粉价格上涨19%,植物油价格上涨10%。
 
斋月前夕的囤货习俗加剧粮食压力
 
对埃及这样的穆斯林国家来说,当下的情况尤其特殊。因为穆斯林的斋月即将在4月来临,而穆斯林通常会在斋月来临前提前采购,囤积大量食物来为接下来斋月做准备。在这期间,尤其是面包、大饼等食品的消费量会大幅增加。
 
在埃及首都开罗,5个大饼现在的售价约为7.50埃及磅(约0.47美元或3元人民币),而一周前的售价约为5埃及磅(约0.318美元或人民币2元)。

“我真的不知道今年的斋月要怎么办,”一位埃及普通市民Madiha Mohamed一家批发超市里推着半空的购物车说,“我远道而来就是为了打折,但这里的东西还是更贵。”
 
据官方统计,埃及的平均家庭收入约为每月5000埃及镑(约合318美元或约合2009元人民币),其中31%用于食品和饮料消费,仅略高于住房支出(19%)和医疗支出(10.5%)的总和。
 
广播电台呼吁人们节俭度日
 
过去两周,埃及电视、广播和印刷媒体都大力宣传节俭,告诉消费者只买他们需要的东西,不要过多囤货。
 
埃及知名主播阿姆鲁•阿迪布(Amr Adib)甚至直接在电视上呼吁观众停止购买iPhone等“奢侈品”,因为“接下来的日子很难熬。”
 
埃及政府也在考虑减少面向公众的面包补贴。2月25日,埃及国有新闻门户网站金字塔在线(Ahram Online)的一篇评论文章称:“目前,紧缩公共开支是必要的。关键是要鼓励埃及公民改变营养习惯,多吃蔬菜和健康食品。”
 
本周,埃及政府还开始呼吁交易商(即食品供应链中的本地企业)不要哄抬价格。
 
“我不是说不能赚钱,”电视主持人艾哈迈德·穆萨( Ahmed Moussa)在3月5日的一档黄金档节目中指责商人抬高粮食价格的行为,“但贪婪是不必要的。如果一吨面粉实际上从9000镑涨到了1万镑,为什么要以1.1万镑和1.2万镑的价格出售?” 

其他国家也面临类似压力

图片
 
随着乌克兰宣布禁止小麦和谷物进口,埃及的几个邻国也采取了同样的措施,以确保人们现在有足够的粮食,并有足够的钱在需要时购买更多的粮食。
 
突尼斯总统赛义德(KaisSaied)星期三表示,他希望对“犯罪的投机者”发动“战争”。
 
伊拉克政府称,将拨款1亿美元购买300万吨小麦。
 
印度商务部长Alaaal-Jubouri则在周一谴责道:“市场价格的上涨是一些意志薄弱的交易员制造的一场人为危机,他们垄断了原材料,制造了一场危机。
 
农产品价格飙升触发出口禁令
图片

随着俄乌战争继续,越来越多的关键农产品生产国决定限制出口,优先保证国内食品安全,导致全球粮食危机进一步恶化。

图片
 
近日,印度尼西亚宣布,将收紧对棕榈油的出口限制,以确保国内食用油价格维持在消费者负担得起的价格。
 
棕榈油是世界上使用最广泛的植物油,用于制造许多产品,包括饼干、人造黄油、洗衣粉和巧克力等。今年迄今,棕榈油价格上涨了超过50%。
 
乌克兰冲突正在给全球粮食生产、食用油的供给,以及化肥出口造成威胁,导致基本大宗商品的价格飙升。这加剧了食品的可负担性问题。随着各经济体从新冠危机中复苏,需求激增叠加供应链困境本就导致全球范围内通胀飙升。
 
联合国粮食署的数据显示,2月全球食品价格同比增长20.7%,触及历史新高。而且本月许多市场仍在继续攀升。
 
俄罗斯和乌克兰都是葵花籽油的主要生产国,两国占全球出口的近80%,这使得印度等客户争相确保棕榈油和豆油等替代品的供应。
 
在印尼宣布限制出口的消息后,马来西亚棕榈油期货价格升至历史新高,豆油价格则飙升至14年高位。今年迄今,豆油价格已上涨了近40%。
 
俄罗斯和乌克兰不但是重要的食用油供应国,还贡献了全球近30%的小麦出口。俄乌战争扰乱了供应,导致全球小麦价格飙升至14年来的新高。今年迄今,芝加哥小麦期货价格已上涨约60%。
 
几个世纪以来,乌克兰一直被称为欧洲粮仓,是北非、中东和东南亚国家的主要谷物供应国。比如,黎巴嫩全国50%的小麦都进口自乌克兰,利比亚43%的进口小麦来自乌克兰,突尼斯对乌克兰小麦的依赖程度为32%。
 
乌克兰周三宣布将禁止多种农产品出口直至年底,其中包括大麦、糖和肉类产品等,给这些依赖其谷物进口作为主食的国家带来了巨大风险。乌克兰政府称,他们这样做是防止本国出现人道主义危机、稳定市场,并满足民众对重要食品的需求。
 
俄罗斯也是世界上主要的小麦生产国,每年的出口量超过3500万吨。比如,俄罗斯是埃及的主要小麦供应商。埃及《金字塔报》(Al Ahram)报道援引内阁发言人萨德(Nader Saad)的话警告称,俄乌危机可能会扰乱该国的小麦供应,敦促公众定量消费面包。
 
此外,全球最大小麦生产国中国今年可能遇上历史上最糟糕的小麦苗情,也加剧了供给形势的严峻。中国农业农村部部长唐仁健3月5日在两会期间对媒体表示,由于去年秋冬罕见的秋汛,全国小麦耕作面积三分之一的播种被延迟,今年的夏粮生产确实面临巨大困难。
 
塞尔维亚周三宣布,将从周四起禁止小麦、玉米、面粉和食用油的出口,以应对价格上涨,而匈牙利已于上周禁止所有谷物出口。
 
阿根廷和土耳其也采取了措施加强对本地产品的控制。保加利亚则宣布增加粮食储备,并可能限制出口,直到完成计划采购。摩尔多瓦也从本月起暂停了小麦、玉米和糖的出口。
 
中国人的口粮有保障吗?部长送来了定心丸
图片

粮价上涨带动食品价格飙升,也引发了中国民众的担忧。对于一个人口超过14亿的国家来说,民众的吃饭是头等大事,中国民众的担忧不无道理。一方面是因为中国人多,对粮食的消费量大;另一方面,则是中国是全球最大的粮食进口国,据悉,2021年中国粮食进口量超过1.6亿吨,同比增加28%。全球粮食价格上涨,势必让中国粮食进口面临极大的压力。

图片
 
于是一些西方媒体质疑中国的粮食供应安全,认为中国粮食供应存在许多隐患,针对国人的担忧以及外媒的质疑,日前中国农业农村部部长唐仁健表示,目前中国的粮食供应总量有充分保障,2021年中国人均粮食拥有量为483公斤,比前一年增加9公斤。不管全球局势如何变化发展,有能力保证14亿中国人不饿肚子,并且吃得越来越好。

图片
 
唐部长的此番表态,可谓是一颗安定民心的“定心丸”,在一定程度上打消了中国民众对粮食危机的顾虑。未来中国将继续立足于国内自给以及国外进口,多方位全力保障中国粮食供应,确保中国民众“饭碗越端越稳”。

来源:界面新闻、财联社、战研等,农药市场信息综合整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