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北玉米继续探底 进口玉米拍卖调整
进入九月,新季玉米逐步上市,市场供需格局生变。随着供应量增加,玉米价格整体小幅回落,但由于部分地区上市推迟,区域价格分化显著——东北产区价格小幅翘尾、持续回升,华北地区因供应充裕、到车量增多,价格则连续下跌。本周北方产区新粮将大量上市,市场将如何运行?
山东作为华北主产区,近期玉米上量维持高位,晨间深加工剩余到车量日均四五百台。春玉米、蒜茬玉米及东北粮源集中供应,叠加市场看空情绪浓厚、下游采购意愿低迷,价格持续走低。本周夏玉米即将上市,预计价格仍将偏弱。9月16日晨间到车量达1003台(较周一增379台),山东各深加工企业普遍下调收购价6-40元/吨——鲁洲集团补跌40元,多家企业收购价跌破2300元/吨,部分甚至逼近2200元(如盛泰执行2250元/吨)。
东北产区方面,今年新季玉米上市时间普遍较去年推迟5-10天,叠加本地库存偏低、陈粮余量有限,上量持续低位,价格出现小幅翘尾。9月16日,黑龙江肇东成福上涨30元(30水1818元/吨),京粮龙江涨10元(14水2245元/吨),青冈龙凤涨10元(14水2240元/吨);其他地区价格持稳,但辽宁部分产区价格较开秤时有所下滑。九月下旬东北新粮将大规模上市,预计对价格形成压制,后续需持续关注上市动态。
进口玉米拍卖方面,九月初遇冷后成交率连续两周小幅回升,但本周规则调整(拍卖量由19万吨减至16万吨,周三新增定向拍卖8-10万吨)。9月16日计划拍卖159455吨,成交率11%,再度下滑。
库存方面,北方四港库存持续下降至历史低位,截至9月5日降至94.5万吨(单周减18.2万吨,降幅扩大);当周下海量33.7万吨(较前一周增9.7万吨),去年国庆至今下海量同比大幅增加。受此影响,南方港口库存续降——截至第37周末,广东内贸玉米库存61.7万吨(环比减6.94%,同比增121.15%);福建库存4.3万吨(环比减0.3万吨,降6.52%);广西库存4.2万吨(环比减4万吨,降48.78%)。
锦州港方面,产区新粮陆续到货,贸易商开始收购新季潮粮,但港口库存持续下降,集港量虽高于去年同期但仍偏低,贸易商收购积极性较低。9月16日,港口集港量154车(9000吨,较前一日增39车)、火车53节(3180吨)、轮船1艘;主流收购价小降10元(水分15%、容重730的新粮报2260元/吨,环比上周持平,同比涨10元);30水潮粮报价0.87-0.875元/斤,锦州中孚水分15%、容重700的报价2250元/吨(带票)。
期货市场,周二大连玉米各合约全线收跌,主力合约减仓下行。截至15:00,C2511合约收盘2166元/吨(较上周同期降48元),当日开盘2167元/吨,盘中最高2175元/吨、最低2164元/吨,结算价2169元;持仓量减7524手至88.27万手,资金净流出2398万元至27.51亿元。
持仓报告显示,当日C2511合约成交量63.4万手(较前一日减30余万手)。多头主力减3188手至66.8万手,空头主力减8805手至65.1万手。多空双方均减仓,尤以空头减幅更大,资金净流出,预示后续跌幅或趋缓。
国际方面,截至2025年9月12日当周,全球玉米价格强势反弹。尽管美国农业部月度供需报告意外上调美玉米产量至创纪录高点,但期货市场先跌后大涨(单周涨2.39%,创近两月新高)——市场认为后续报告或下调产量预期,叠加出口销售强劲,情绪转向乐观,基金回补空头及技术性买盘推动价格上涨。周一受丰收前景预期影响,美玉米期货由涨转跌,小幅回落0.99%。
美国农业部出口检验周报显示,截至9月11日当周,美玉米出口检验量151.17万吨(环比增5%,同比增166%)。巴西官方数据显示,9月前两周出口玉米305.64万吨(去年同期642.19万吨);中南部地区2025/26年度首季玉米产量预计2548万吨(高于去年2473万吨)。
回顾盘面走势,上周二起玉米冲高回落开启回调,本周延续跌势。周一主力合约大跌32元,跌幅1.46%,近一月最大日内跌幅,周二继续回落但跌幅收窄,收盘2166元,较周一跌1元,较上一日结算价跌12元,跌幅0.55%,符合预期。
技术分析显示,主力连续合约已形成明显回落趋势,上方压力较强。日线级别跌破五日均线,且五日均线下穿二十日均线;MACD指标即将形成低位死叉。周线级别再度失守五日均线,KDJ形成死叉。月线级别MACD死叉形成,上影线较长,显示上方压力显著。
综上,玉米盘面回落符合预期,建议空单继续持有,重点关注下方支撑位,年内新低或可期待!个人观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