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枝管理 | 荔枝裂果原因分析及防裂措施
一、裂果发生时期
荔枝的裂果主要发生在果实发育中后期 ,即果肉开始快速纵向和横向加厚生长阶段,直到果实成熟期的裂果,则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
二、裂果主要发生的原因
1.与品种有关:不同的荔枝品种裂果情况差异很大,这与果皮的结构和发育状态有关,荔枝的果皮由大量龟裂片组成,依品种不同,龟裂片有平滑的或尖锐的,龟裂片之间的连接处称为裂纹。
易裂果的品种米糍、桂味、白糖罂的裂纹较宽而浅,所以易出现裂果,而怀枝、黑叶、妃子笑裂纹窄而深,不易出现裂果,但近年来经观察妃子笑幼果期的裂果日趋严重。
2.与果皮发育质量有关:果皮发育较厚的裂果较少,较薄的裂果较多,一般裂果的果实偏小而短,特别是纵径明显比正常果短,裂果的裂口多在合线处,其缝合处及果肩处的厚度也明显薄于正常果,往往由于承受不了果肉快速生长,导致裂果,因此,果皮质量的好坏会直接影响裂果。
3.与营养生理有关:果实的生长发育与营养密切相关,果实各部分(果皮,果肉、种子)生长异常或不协调,都会引起裂果。
根据荔枝裂果与营养生理的研究表明:叶片中氮(N)和钙(Ca)的含量与裂果程度显著相关,氮和钙的含量较高的,裂果相对减少,果皮中钙和硼(B)、锌(Zn)、镁(Mg)的含量与裂果有关,若不足会引起裂果,正常果的果肉钙、钾(K)含量明显低于裂果,生产上于果实快速发育期过量施用钾肥反而容易引起裂果。
4.与内源激素有关:内源激素能调节树体及果实的营养生长,内源激素的变化与坐果及裂果有关。
果实发育前期果皮中的细胞分裂素(CTK)、生长素(IAA)含量较高说明了果实发育前期果皮主要以细胞分裂、加厚生长为主,因此增加促进细胞分裂生长的生长调节剂,对其生长发育,提高果实发育前期果皮质量,减少后期裂果有积极的作用。
另外内源激素的比例与平等失调也是导致裂果的主要内部原因之一。
5.与水分有关:土壤水分供应不均衡和大气湿度过大,是促使荔枝裂果的重要因素。
果实发育前期,正当果皮细胞分裂和增长之际,如遇干早(土壤或大气缺水),阻碍细胞分裂速度,单位面积细胞总数减少,果皮发育不良,且果皮细胞较早木栓化,使果皮的延伸性降低,会引起果实发育后期严重裂果;
当果实进入假种皮(果肉)迅速增长期,如遇久旱骤雨,或台风雨,常造成大气压降低和湿度增大,植株吸收大量的水分而叶片的蒸腾能力下降,果肉的透势降低,而导致果肉的特发性生长,超过了果皮的承受能力而引起裂果。
6.与不良气候有关:气候条件影响着植物生长的环境,如大气湿度、土壤水分等,都会影响果实的生长发育。
果实发育前期,正是果皮、种子迅速生长阶段:细胞分裂期,细胞不断增多,果皮、种皮以加厚生长为主,种子不断发育,如果遇上干早高温气候,会加速果皮、种子的生长速度,缩短果皮发育的时间,同时由于干旱,导致细胞壁过早木栓化,降低果皮的延伸力,果实发育后期容易引起裂果;果实发育中后期,正是果肉进入迅速生长期,如遇久早聚雨,易引起果肉增长而裂果;
也因台风暴雨造成大气压降低和湿度增大,植株吸收大量的水分而叶片的蒸腾能力下降,果肉的滲透势降低,造成果肉的猛长,引起裂果。
被炭疽病危害开裂的病果
7.与炭疽病危害有关:在快速膨大期的果实,由于气候高温多雨,容易造成炭疽病的发病率高,被危害的果皮处病斑呈褐色,果皮僵死停止生长,但果肉还在快速发育,最终果皮与果肉发育不平衡,导致出现裂果。
三、主要防裂措施
1.于果实发育期间保持土壤和大气水分均衡,即高温干早天气喷水、遮荫或土壤灌溉,雨天开沟排水,防止积水。
2.平衡供应实发育期所需要的营养,不是偏施和过量施用某一肥料,导致果实猛长,引起裂果。
3.在果实发育期采取物理调控措施,降低根系吸肥、吸水能力。于果实发育中后期,采用断根、环割或螺旋的措施,可削弱根系的活力,降低吸水吸肥能力,能有效地减少易裂品种的裂果。
4.配合应用植物生长调节剂及含钙叶面肥,调控果实的正常生长,可有效地减少裂果,如果实发育前中期,喷施“巨力健4000倍+钙镁力1000倍”1-2次;中后期喷施“果优美1000 倍+万果1000倍”1-2次,控制果实特发性生长,减少裂果。
5.加强病虫害管理,特别是注重炭疽病的防控,在发病前用日曹妆颜1000倍、佳富瑞1000倍或70%甲基托布津水分散粒剂 1500倍喷雾预防,如在发病后则可使用施嘉翠1000倍、百使特1500倍、嘧甲3000 倍或森美300倍+尊望3000倍、菜美(3000倍+1500倍)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