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啥草莓根腐、枯萎、青枯灌根治疗没效果?原来方法都用错了
草莓根部病害如根腐病、枯萎病、青枯病、猝倒病、黑根病等初期不易察觉,地上部表现不明显;一旦地上部分出现明显症状,病害已经非常严重,如不及时治疗,短短一段时间就会变成绝症。
草莓根腐病
草莓枯萎病
草莓青枯病
在出现根部病害症状时,大家都会以灌根防病、治病为主。目前菜农常用的灌根药剂主要以化学制剂为主,如春雷王铜、苯醚.嘧菌酯、恶霉灵等。虽然化学药剂可以直接快速杀灭病菌,见效快,作用也比较明显,但土壤的吸附、降解药液能力强,持效期比较短,需要连续多次用药,才能起到较好的效果。
然而,在实际生产中有许多菜农反映,灌了好几次药效果还是不理想,甚至更加严重了,这就可能是与灌药方法不对有关。通过多地总结,灌根防病治病一定要注意以下几点!
1、一定注意土壤的干湿状况
灌根治病是利用药液在土壤中达到一定的有效浓度,不仅要杀死土壤中的有害病菌,也能进入根系内部杀菌。由此可见,土壤的干湿程度状况对药液有非常直接的影响。
土壤太干时,土壤对药液的吸收能力强,灌药后杀菌能力有限,然而土壤太湿,则会对药液浓度产生一定的稀释作用。所以只有合适的土壤湿度才能使药液发挥最大的效果。
2、灌根后几天内不能浇大水
使用杀菌剂灌根后如果立即进行浇水,土壤中的药液浓度就会被稀释一部分,影响防病、治病效果。因此,在使用杀菌剂灌根后的几天内,要尽量不要浇大水!如果蔬菜需要浇水时,可在定植沟内溜小水,以水面到垄高的1/3处为宜。
3注意有针对性地灌根
不能大量、高浓度的复配药剂,这样非常容易引起伤根,杀菌剂在杀死土壤有害菌的同时也将有益菌一同杀死,而活下来的有害菌产生免疫力,更难杀死,破坏了土壤菌群平衡。
并且化学杀菌剂一般呈酸性或者碱性,栽培管理过程中滥用杀菌剂,会破坏土壤原来的酸碱平衡,这不利于根系再生,致使植株生长不良。应根据不同的高发病害合理用药,做到针对性的灌根。
4、、灌根时间一定要注意
病害预防是很重要,因为一些死棵烂棵病害发生很难治好,甚至发病后就要整棵拔除,所以灌根不一定在蔬菜发病了再灌,一般在蔬菜定植缓苗期过后要统一进行一次灌根。
5、灌根药剂要合理利用化学药剂与生物菌剂搭配
通过灵活调整合理利用,可以使用化学药剂与生物菌剂进行有效搭配,各取所长,可以起到更好的防治效果。
例如,对于西红柿根腐病,可以使用苯醚嘧菌酯、恶霉灵,搭配枯草芽孢杆菌等微生物菌剂进行灌根,这样仅需要灌根一遍,就能起到良好的效果。
如果在病害初发阶段,也可以直接使用枯草芽孢杆菌配合哈茨木霉菌微生物菌剂进行灌根,纯生物制剂同样能起到良好的效果。
灌根药剂尽量与氨基酸类、腐殖酸类、海藻酸类液肥或具有刺激根系发育的激素混合施用,可以促使根系尽快恢复生机,帮助恢复植株长势。
6、灌根出现副作用时
使用杀菌剂灌根后,一旦出现萎蔫、黄化、滞长等药害症状应及时补救,以免造成损失。
补救措施:一是迅速浇水一次,以稀释土壤中药液的浓度;二是及时淋施或者喷施生物刺激剂灌根或芸苔素内酯+磷酸二氢钾喷施解除药害,喷淋同时灌根,缓解药害,恢复植株的长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