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企联合,成果转化,滨海瀚生和南京农业大学专利转让正式签约

作者:滨海瀚生 2023/4/26 8:55:28
2023年4月25日,南京农业大学和山东滨海瀚生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在南京农业大学就周明国教授团队小麦赤霉病防治专利技术举行了重大科研成果转让签约仪式,双方以此次合作为契机,将在农化减量增效、共同推动我国农业病虫害防治的健康发展共同做出努力。出席此次会议的有南京农业大学科研院院长刘裕强、南京农业大学科学研究院副院长陈俐、南京农业大学周明国教授、南京农业大学段亚兵教授、青岛瀚生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

2023年4月25日,南京农业大学和山东滨海瀚生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在南京农业大学就周明国教授团队小麦赤霉病防治专利技术举行了重大科研成果转让签约仪式,双方以此次合作为契机,将在农化减量增效、共同推动我国农业病虫害防治的健康发展共同做出努力。

图片

出席此次会议的有南京农业大学科研院院长刘裕强、南京农业大学科学研究院副院长陈俐、南京农业大学周明国教授、南京农业大学段亚兵教授、青岛瀚生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曾宪峰、山东滨海瀚生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制剂事业部经理王瑞龙等,农资导报、农资与市场、农药市场信息、农药资讯网等多家媒体见证了此次签约仪式。

微信截图_20230426085410.png


南京农业大学科研院院长刘裕强(左上)、南京农业大学科学研究院副院长陈俐(右上)、南京农业大学周明国教授(左下)、青岛瀚生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曾宪峰(右下)

此次合作转化的是“一种增效减量农药组合物在防治麦类赤霉病中的用途”国家发明专利,即防治小麦赤霉病的一种技术。(专利证号:ZL201610036814.X)

小麦赤霉病在全世界麦类作物种植区都是主要病害之一,从小麦发芽出苗至收获入库之前均可造成危害。我国小麦赤霉病主要发生在江苏、安徽、湖北、山东和河南部分地区,流行年份山东、河南、河北、陕西、新疆等地也会严重发生。

由于病原菌寄主广,所以难以通过抗病育种完全控制该病害,至今一直依靠杀菌剂进行化学防治。我国常年需要防治小麦赤霉病的面积约1亿亩,流行年份2亿亩,赤霉病杀菌剂市场约30-60亿元。

图片

南京农业大学周明国教授团队在赤霉病防治领域持续开展了40年的技术研究,并荣获多个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经过大量的筛选和试验,发现井冈霉素与麦角甾醇生物合成抑制剂有很好的协同作用,使用丙硫菌唑和井冈霉素组合物6-10克/亩的效果与单独使用丙硫菌唑10-13克相当,本专利技术能够降低赤霉病毒素污染水平80%以上。在一般年份的防病控毒效果可保持在90%以上,兼治白粉病和锈病的效果均能保持在90%以上,且有能显著增加小麦千粒重的作用。丙硫菌唑在其他作物上尤其是水稻、小麦上安全性好,专利的抗性风险更低,安全性更好,而且对水稻稻曲病、小麦锈病、白粉病也有很好的防治效果,市场潜力巨大。

周教授讲到,该专利技术申请至今有7年时间,如今能够与滨海瀚生实现产业化发展,周教授团队也将充分发挥自己技术优势和科研优势,在最短的时间应用到农业生产上去,为保障我国小麦安全生产和质量安全出一份力。

青岛瀚生集团成立于2002年,是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山东省农药工业协会副理事长单位、中国农药工业协会副会长单位。集团总注册资本1.69亿元。总部坐落于青岛国家通信产业园,目前拥有4个青岛瀚生、滨海瀚生、润生农化、东生药业农药生产许可企业。主导产品包括杀虫剂、杀螨剂、杀菌剂、除草剂、叶面肥和植物生长调节剂六大系列300多个产品,2022年实现销售收入15亿元。

仪式上,青岛瀚生集团副总裁曾宪峰充分表达了对该专利技术的认可。曾总讲到,该专利技术的成功签约让,将大大增强瀚生集团在大田区的产品优势和竞争优势,并进一步提升市场份额。签约后,青岛瀚生将充分发挥企业研发、营销、管理等优势,迅速投入到产品登记和转化工作中,让准备工作前置,争取实现产品上市就能迅速引爆市场。

图片


近来,农业农村部发布《关于落实党中央国务院2023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部署的实施意见》中指出,全力以赴夺取粮食丰收。启动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确保全国粮食产量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新实施意见的推出为我国粮食提质增产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

周明国教授团队所持有的小麦赤霉病防治专利技术在农药减量的同时,还对病害防治、小麦增产有着良好效果。该专利技术成功转让签约不仅为双方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活力,实现产学研融合发展,也为为我国农药减量和保障粮食安全注入新的有力军。

图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