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钾讯 | 欧洲化肥危机形势加剧,牵动肥市神经
欧洲化肥危机形势加剧
近日,途经波罗的海向欧洲输送天然气的北溪管道在瑞典和丹麦附近海域共计发生3处泄漏。在发生泄漏的同一水域,瑞典测量站探测到两次强烈的水下爆炸。据欧洲当地市场人士分析,北溪管道的受损,已经大大降低了明年俄气回到欧洲的概率。俄罗斯与西方的博弈推涨了国际能源价格,进而加剧全球肥市的波动。
目前,俄乌地缘政治冲突仍在持续,欧盟与俄罗斯之间围绕能源领域的制裁与反制裁手段交织,能源矛盾日益激化,叠加此次北溪管道受损进一步增加了国际能源市场的不确定性。这种不确定性已在本周欧洲天然气价格的跳涨上得以体现。下一步,欧洲氮肥工厂上周刚刚稍微冷却的采购或将由于未来长期供应的不确定性再度重启,印度、巴西等需求也将逐渐回归,氮肥市场或将保持坚挺。
能源危机正在冲击欧洲的高耗能产业,其中化肥产业难以幸免。欧洲的氨产能进一步萎缩,预计还会出现更多减产。仅在7月份,欧洲就有10家化肥厂关闭或减产,情况从现在开始继续变得更糟。
欧洲农民为了满足所需化肥用量,可能会选择加大进口量来弥补缺口,而这可能会在全球其他地区造成连锁反应。如果欧洲农民从其他出口商那里进口更多化肥产品,那么撒哈拉以南非洲、南亚和拉丁美洲部分地区等更为脆弱的农业市场可能会雪上加霜,并造成全球粮食市场出现紧张局面。
钾肥与俄乌冲突等国际形势关联较大,由于许多货主、银行和保险公司受制裁和为俄罗斯出口提供服务的困难,俄罗斯化肥的贸易受到影响,若俄罗斯等钾肥出口放松,那钾肥价格将有所回落,若出口收紧,那钾肥供给也将受到影响,因此 钾肥后续走势会随着俄乌冲突情况,价格波动存在不确定性。
全球钾肥行业还面临着美国和欧盟对白俄罗斯钾肥销售的制裁。
土耳其称希望延长黑海港口农产品外运协议
土耳其阿纳多卢通讯社当地时间10月9日报道称,土耳其总统府发言人卡伦近期在接受美国媒体采访时表示,土耳其希望延长下个月到期的黑海港口农产品外运协议。
卡伦透露,乌克兰方面对此持积极态度,俄罗斯方面则对运送俄罗斯的农作物、化肥等表示担忧。
当地时间7月22日,俄乌就黑海港口外运农产品问题在伊斯坦布尔与土耳其和联合国签署协议,重新开放乌克兰南部三个港口,并成立联合协调中心,确保粮食及化肥等安全运出。截至目前,已有超过600万吨粮食从乌克兰运出。该协议为期120天,将于11月到期。
在签署黑海港口外运农产品问题相关协议的同时,俄罗斯与联合国签署了旨在帮助俄罗斯农作物及化肥顺利运往国际市场的备忘录。近期,土耳其总统埃尔多安多次表示,帮助俄罗斯产品运往世界市场也一样重要,土耳其将努力把俄罗斯的化肥也通过土耳其运送到有需要的国家。
巴西港口化肥“爆仓”,部分磷肥开始出口
圣保罗,10月10日(路透社) - 根据安东尼娜港务局周一的数据,作为化肥主要进口国的巴西,但由于今年早些时候进口货物激增,目前无处储存,因此巴西正在重新出口货物。
巴西当局表示,一进口商将重新运输24700吨磷酸二铵,这些肥料已从约旦运来,但将在未来几天内运往土耳其。
“四到五个月前,我们正在谈论可能的化肥短缺,”阿格林维斯特分析师杰弗森·索萨(Jeferson Souza)说。“现在我们无处可放产品。
罕见的化肥再出口交易暴露了巴西在供应充足、农民购买缓慢的情况下的物流困境。
由于巴西85%的化肥需求依赖进口,在今年前九个月内,巴西进口了约3077万吨化肥,创下了历史新高。
Anda还证实了对2022年农民化肥交付量可能下降5%至7%的预期,因为农民要么推迟,要么在价格上涨后决定不购买。
另外,巴西地区钾肥价格也已经连续半年回落,价格从1200美元到岸跌至600多美元,几近腰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