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果生意钱难赚!“价格战”背后,商家生死挣扎

作者:《农资与市场》传媒 内容团队 2025/7/25 11:53:10
时代在变,一场残酷的市场悖论正在上演:曾经高不可攀的“贵族水果”——蓝莓、车厘子、榴莲等纷纷走下神坛,以史无前例的亲民价格走近寻常百姓,让消费者真切体验了一把“水果自由”的狂欢。然而,与这份喜悦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水果零售业日渐惨淡的愁云。“生意不好做”,逐渐成为从业者不愿面对的现实,甚至让越来越多的人感慨,水果已经成为“最难做的生意”之一。新开一家水果店容易,但若想长久经营好,却不是说说而已。不可

时代在变,一场残酷的市场悖论正在上演:曾经高不可攀的“贵族水果”——蓝莓、车厘子、榴莲等纷纷走下神坛,以史无前例的亲民价格走近寻常百姓,让消费者真切体验了一把“水果自由”的狂欢。

然而,与这份喜悦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水果零售业日渐惨淡的愁云。“生意不好做”,逐渐成为从业者不愿面对的现实,甚至让越来越多的人感慨,水果已经成为“最难做的生意”之一

图片

新开一家水果店容易,但若想长久经营好,却不是说说而已。不可否认,水果行业的创业门槛并不高,也正因为此,在这条赛道之上,参与者众多,竞争惨烈

一位水果店经营者坦言,几年前自己的水果店刚开业那会儿,因为小区附近只有他一家店,生意还不错


可惜好景不长,近年间,各式各样的水果店忽然如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新店开张就搞“价格战”,为了抢生意相互压价恶性竞争,利润越摊越薄。有的店支撑不住,干了没半年就关门停业,新人接手又是一番折腾,最终陷入恶性循环。

为了生存,水果店不得不扩大经营范围,店内新增蔬菜区、干果区,甚至开始卖香烟。店主苦笑称,虽然门口挂着水果店的招牌,但主要靠香烟和零食撑着,“现在不卖烟根本活不下去。”

图片

中国连锁经营协会相关数据显示,全国个体水果店,平均经营周期已从2019年的4.3年缩短至2024年的1.8。就连行业龙头百果园也在经历"失血式"收缩2024年共关闭965家门店,单店日均销售额从2020年的5168元骤降至3824元。

如果说同行竞争还能勉强应对,那么来自线上渠道的冲击则让传统水果店防不胜防。一位资深业内人士曾公开表示,在北京商超卖到15元一颗的海南芒果,田头收购价可能只有3元,但电商平台通过产地直采可以压到8元,这就是线下门店必死的原因

尼尔森《2024中国消费者生鲜购买行为报告》显示,水果消费的线上渗透率从2020年的17%飙升至2024年的39%。更可怕的是,63%的消费者会先在实体店挑选,然后转向线上平台下单——传统水果店不知不觉中沦为了"免费样品间"

在这场生存游戏中,成本成为“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以上海为例,核心商圈50平方米的店铺月租金高达3-5万元,而水果的平均损耗率25%-35%之间。更令人窒息的是,冷链物流成本占到终端售价的40%

中国果品流通协会报告显示,水果从产地到消费端平均要经历4.2次搬运,每增加一次搬运,就意味着多一分的损耗和成本

业内人士坦言,现在卖水果就像走钢丝租金、人工、损耗每天都在吃掉利润,稍有不慎就会亏本。

图片

面对困境,从业者们各显神通。有的尝试"水果+蔬菜+干果"的多品类经营,有的引入"盲盒"等创新玩法,还有的试水直播带货

可惜,现实却很骨感,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20251月发布的《生鲜零售数字化转型研究》指出,生鲜实体店经营者通过直播带货寻求到新的突破口的个体经营者仅占12.7%,绝大多数仍在生存线上痛苦挣扎。

业内人士指出,未来3-5年,中国水果行业将迎来残酷淘汰,具备数字化能力、冷链供应链优势和品牌化运营的批发商将占据高端市场;中小批发商或联合组建区域化供应链联盟,或转型为专业服务商;依赖传统坐商模式、无法降本增效的玩家,将被彻底边缘化

在这个寒冷的冬天,每个从业者都在努力寻找自己的生存之道。正如一位从业20年的老批发商所说,过去是躺着赚钱,现在是跪着求生。但只要能活下来,就有机会看到春天的到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