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耳宣布将关闭法兰克福工厂等重组规划,将于2028年底前完全结束
拜耳集团日前宣布,将对其在德国法兰克福的农业业务进行大规模调整。这一举措主要涉及拜耳农业部门的生产和研发活动,部分产品的生产将被出售,而其他产品将转移至不同的生产地点。此次调整是拜耳为应对市场挑战、尤其是来自亚洲竞争者的价格压力而采取的必要举措。
【作物保护是公司的核心业务】
拜耳(Bayer)作为全球领先的生命科学企业,其核心业务涵盖农业科技、医药健康和消费者健康三大板块,并在多个细分领域占据重要市场地位。
农业科技(作物科学)业务范围:种子与性状(玉米、大豆、蔬菜等)、作物保护产品(除草剂、杀菌剂、杀虫剂)、数字农业解决方案(如Climate FieldView平台)。2023年拜耳作物科学收入达232.7亿欧元,占集团总收入的47.76%,杀菌剂领域全球市场份额排名第二,尤其在玉米种子和性状业务上实现13.8%的显著增长。生物刺激剂创新:2025年推出的安海龙03(高活性海藻类产品)进一步巩固其在可持续农业领域的领导地位。行业梯队:全球农业科技领域第一梯队,与科迪华(Corteva)、先正达(Syngenta)并称“农化三巨头”
图 拜耳(Bayer)主营业务及份额 百万欧元 2023
图 近些年拜耳年销售额变化情况 欧元
1.Isoflucypram
(Isoflucypram,iblon)是一种琥珀酸脱氢酶抑制剂,主要用于控制小麦、大麦、小黑麦和黑麦草等作物的叶部病害,并对茎部病害进行一定程度的控制。该产品于2019年在新西兰首次获得批准,以应对2019/2020年的谷物生长季节。2023年,拜耳获得了英国对
Isoflucypram的批准,随后在英国推出了含有活性成分的Vimoy。这是该产品在欧洲的首次注册,也是继新西兰之后在全球的第二次注册,据报道,这是英国脱欧后第一个获得英国健康与安全执行局(HSE)化学品监管部门(CRD)批准的杀菌剂活性物质。在完成监管批准之前,预计iblon技术杀菌剂的进一步产品将在其他重要的谷物生产国推出。
2.fluoxapiprolin
作为BCS-CS55621开发的杀真菌剂氟吡脯氨酸含有恶唑、吡唑和噻唑环,并且在结构上与Corteva的Oxathiaproprin相关,后者是哌啶基噻唑异恶唑啉卵菌控制产物,显示了与脂质稳态和转移/储存相关的新作用模式。2022年,拜耳公司在澳大利亚推出了叶面杀菌剂Xivana Prime(Fluoxapiproprin)用于葡萄。本品用于防治霜霉病。拜耳公司于2023年向美国提交了一份申请,拟用于各种水果和蔬菜。
3.quinofumelin
拜耳与三井化学签订了一项全球独家许可协议,以开发和商业化广谱喹啉杀菌剂喹,但三井化学与拜耳拥有独家或共同独家权利的选定国家和地区(如日本)除外。quinofumelin 主要用于果树、叶菜类蔬菜、果蔬、油菜和水稻的叶面喷施,主要用于防治菌核病和镰刀菌。
4.Spidoxamat
Spidoxamat的品牌为Plenexos,是一种新型酮烯醇杀虫剂中的第一种,据报道是该类杀虫剂中第一种同时提供叶面和土壤用途的产品。该公司的目标是用于一系列作物,包括大豆,棉花,水果和蔬菜。2022年,主要市场开始提交监管报告,预计2024年开始审批。
5.icafolin-methyl
icafolin-methyl是一种异恶唑啉甲酰胺除草剂,开发代码为BCS-CZ37679。这种作用方式被归类为“微管组装抑制剂”。该产品主要用于单子叶和双子叶杂草出苗前和出苗后的防除。预计从2028年开始商业引入。
6.Sulfifulmin
Sulfifulmin是噻唑烷杀螨剂和杀虫剂活性成分,开发代码为BCS-CW64991。
【法兰克福工厂的调整计划】
根据拜耳的声明,法兰克福工厂的生产和研发活动将于2028年底前完全结束。目前,该工厂主要负责除草剂活性成分和制剂的生产运营,以及除草剂的研发活动,约有500名员工在此工作。不过,并非所有工作岗位都会消失。拜耳正在探索部分生产活动的出售机会,同时将其他生产活动迁移至多马根(Dormagen)和纳普萨克(Knapsack)工厂,或整合到欧洲制剂网络中。研发活动方面,拜耳将从成本角度进行优化,所有必要的研发活动都将迁移到蒙海姆莱茵河畔(Monheim am Rhein)的主要工厂。该工厂已经开展了杀虫剂以及部分杀菌剂的研发工作。此外,拜耳大约在两年前开始在蒙海姆建设一个最先进的作物保护产品研发设施。这些举措将进一步巩固蒙海姆作为作物保护产品研发重点中心的地位。德国仍然是拜耳全球最重要的作物保护产品研发基地。
【重组活动将于2028年底前完全结束】
根据拜耳的声明,法兰克福工厂的生产和研发调整活动将于2028年底前完全结束。该地目前约有500名员工,拜耳表示,将在转移这些员工时尽可能采取灵活措施。部分生产设备和工厂设施将出售,部分业务将转移到德国其他城市,如杜尔马根和克纳普萨克。此外,位于法兰克福的研发团队将被整合到拜耳在蒙海姆的新研发中心。
中国等亚洲草甘膦市场的低价产品正逐步抢占市场份额,进一步加剧了公司的成本压力。
拜耳农业部门Crop Science是该集团最大的业务单元之一,年营业额达220亿欧元。然而,近年来该部门面临着不断上涨的成本和需求疲软的双重压力,特别是在全球农药价格下跌的背景下,拜耳的农业业务出现了明显的经营困难。尤其是拜耳的除草剂产品——草甘膦(Glyphosate)——由于专利到期,面临着价格暴跌。根据拜耳的说法,来自中国等亚洲市场的低价产品正逐步抢占市场份额,进一步加剧了公司的成本压力。
拜耳表示,未来五年将集中精力开发高附加值的创新产品,同时减少成本支出,目标是到2029年全球削减约10亿欧元的运营成本。拜耳此番战略调整显然是在加强产品竞争力、保持盈利能力的同时,也在调整其全球生产布局。
【重组计划引发争议】
拜耳的这一重组计划引发了广泛的争议,尤其是在员工和工会层面。拜耳的员工代表已经表示强烈反对,指出法兰克福工厂的关闭违反了之前公司与员工之间达成的协议,并表示将为保护员工权益而进行斗争。拜耳公司内部的改革也使得员工的工作压力日益加重,工会呼吁公司管理层重新审视这一决策。
此次重组并不仅限于德国。在美国,拜耳也在进行类似的调整,特别是在农业业务的种子部分。由于市场竞争激烈,拜耳计划放弃一些不具竞争力的产品,专注于那些具有较高市场潜力和较高利润的创新型产品。拜耳的目标是通过这一系列的战略举措,确保其在全球农业市场中的长期竞争力。
来源,中农纵横编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