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期已届满的四唑吡氨酯,可混配成分有哪些?
四唑吡氨酯属于氨基甲酸酯类杀菌剂,主要通过抑制病菌细胞膜的形成、抑制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减少孢子囊形成和游动孢子的数量,可防治卵菌纲病害霜霉病和疫病。
四唑吡氨酯作用机理新颖,对卵菌病害防效良好,与当前常用卵菌病害防治药剂如霜脲氰、氟吗啉、甲霜灵等无交互抗性。四唑吡氨酯具有渗透和治疗作用,能够快速渗透到病斑部位,阻断病斑扩展。
目前,四唑吡氨酯在美国和加拿大主要登记用于大豆、玉米和草坪等,在日本主要登记用于番茄、萝卜、西兰花、菠菜、黄瓜、甜瓜、甘蓝、生菜、葱、西瓜、草坪等,在中国仅登记用于黄瓜霜霉病。未来,随着四唑吡氨酯在更多国家和地区登记上市,在更多作物上应用,其市场必将迎来较好的增长。
可与四唑吡氨酯混配的有效成分:
(1)四唑吡氨酯和氰霜唑的杀菌组合,其重量优选比为1:1,二者混配具有防治腐霉菌、镰刀菌、链格孢菌、黑星菌、根肿菌、软腐菌等植物致病菌的用途。
(2)吡唑萘菌胺和四唑吡氨酯的杀菌组合,其重量比为50∶1~1∶50,优选比位优选5:1~1:5。二者复配可用于防治禾谷类、蔬菜、水果、观赏植物和葡萄藤上植物病原真菌,如葡萄灰霉病、番茄灰霉病、小麦叶枯病、大麦网斑病、番茄早疫病、葡萄白粉病等。
(3)吲唑磺菌胺和四唑吡氨酯的杀菌组合,其重量份数比为50:1~1:50,这一杀菌组合物用于控制霜霉病、晚疫病、叶斑病、纹枯病、灰霉病、白粉病、立枯病、软腐病、猝倒病。二者复配可以提高防效,减少有效成份用量,节约成本,延缓病原菌的抗药性的产生,进而能够减轻甚至避免农药对食物和环境的污染。
(4)申嗪霉素和四唑吡氨酯的杀菌组合,其质量比为8:15,二者复配能够产生增效作用,对坪草腐霉枯萎病菌具有良好地抑制效果,同时对西葫芦猝倒病也具有防治效果。
(5)四唑吡氨酯和咯菌腈的杀菌组合,其重量配比为50:1~1:50,优选为5:1~1:5。可用于防治禾谷类、蔬菜、苜蓿、大豆、草皮、木材、树木、果树或园艺植物上真菌和细菌,尤其是防治苹果、香蕉、葡萄、柑橘、芒果、水稻、小麦、玉米、马铃薯、大豆、番茄、花生、辣椒、黄瓜、茄子、葡萄上霜霉病、早疫病、晚疫病、黑胫病、黑星病、叶斑病、炭疽病、白粉病、立枯病、猝倒病、菌核病、叶锈病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