矮砧密植技术问答——矮砧密植栽培成功的关键是什么?

作者:华圣种苗 2022/10/3 18:46:29
革新观念。现代矮砧密植栽培模式引入我国大约 10 年,对于许多果农来讲还是一个新事物,在这个模式当中,在许多方面和传统栽培有很大的区别,矮砧密植栽培成功的关键首先是观念问题,要及时改变观念,避免用传统乔化的思维和管理方法来管理矮砧密植果园。从果农到技术人员,管理传统果园几十年,许多时候,甚至是无意识地采用传统思维和方法,往往出问题。在实际生产当中,一些思维方法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矮砧密植栽培,如:“

革新观念。现代矮砧密植栽培模式引入我国大约 10 年,对于许多果农来讲还是一个新事物,在这个模式当中,在许多方面和传统栽培有很大的区别,矮砧密植栽培成功的关键首先是观念问题,要及时改变观念,避免用传统乔化的思维和管理方法来管理矮砧密植果园。从果农到技术人员,管理传统果园几十年,许多时候,甚至是无意识地采用传统思维和方法,往往出问题。在实际生产当中,一些思维方法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矮砧密植栽培,如:“先长树后结果”、“过分看重修剪”、“不敢让小树结果”、“树大根深、根深叶茂”、“新栽幼树打光干”等等。要改变这一点往往是最难的,技术革新,首先必须观念革新。

观念不革新,肯定走弯路,高投入,实现不了高收益。观念一改变,我们就会发现矮砧密植栽培是非常简单的,管理很轻松。

把握几个核心原则和关键技术。

一是:快速积累产量是成功的关键

⑴高纺锤形系统是目前栽植者最有利可图的系统。

⑵优质分枝大苗建园是成败的关键 (优质大苗第一需求) 。

⑶种植时及时拉枝水平以下确保早期产量并限制树冠的大小。

⑷确保第二、第三年产量 (2000 斤,4000 斤),前 5 年累计产量 20000 斤。

⑸分枝粗度管理,去除大的侧枝可以使果树易于管理。

⑹通过用大量的结果来限制营养生长。

二是:快速完成树形,充满空间。

在光截获和光分布之间保持平衡

⑴快速完成树形,快速充满果园空间,才能保证一定的产量和效益,在这方面要遵循一些关键参数 (70%光截获,50%阴影,3-5 行规则,90%行距) 。果园光截获量越大,产量越高,但是,光截获高到一定程度,果品质量就会下降,最佳平衡点就是 70%。 50%的阴影是指阳光照射果树时,树下阴影当中光斑占比约 50%左右,光斑比例过大时,果树光照充足,但是产量不高,光斑比例过小时,果园郁闭,果品质量不高,平衡点就在 50%左右。3-5 行规则是指,判断果树是否密闭,站在果树行间,横向观察,能看 到 3-5 行以外,表示果树枝叶量合适。90%行距是指,成龄果树,其高度控制在行距的 90%最为理想,过高就会影响光照。

⑵商业果园系统获得最佳产量和质量要求叶面积指数为 1.5-2.0 和光截获 65-75%。

⑶从定植完成后就进入平衡稳定状态。

⑷结果和长树同步进行,防止过旺。(要调整树势评判标准,矮砧密植果园评判标准和乔化果园有所不同,矮砧密植园理想枝条生长量要小于乔化果园)

⑸前三年尽量少修剪,尽量保留更多的枝叶量。

⑹正确认识自根砧,正确水分管理。

⑺建立稳固的格架系统。

三是:保持各种关系平衡 (生长、结果的平衡;投入、产出的平衡;树上、树下的平衡;树形、树势的平衡)

⑴防止第三年挂果过多,形成大小年。

⑵防止枝条生长过旺,出现基部光秃,树冠外移。

⑶防止果树超高,造成格架系统超负荷。

⑷注意地下害虫防控。

⑸注意砧木及嫁接口保护,防止抽条 (气生瘤)。

⑹防止出现上强下弱。

⑺及时固定,防止风吹断树头。

⑻头几年需精心管理 (避免传统思维)。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