剪前通过仔细观察和了解果园的实际情况后,就要对症下药,制定出冬剪的思路。如,对于来年花量少(小年)、树势旺、冒条或长条及幼龄树的果园,就用“分势”修剪法(即轻剪长放多留枝);反之,则用“合势”修剪法。修剪时,要先去大枝再动剪。第一步,去大枝。去大枝时要慎重精准;至于小枝修剪,多一剪少一剪都无关紧要。去大枝前,首先要围绕这棵树转一转、看一看,看树上哪块光照不好,哪一个枝或几个枝是多余的或位置不当的。
剪前通过仔细观察和了解果园的实际情况后,就要对症下药,制定出冬剪的思路。
如,对于来年花量少(小年)、树势旺、冒条或长条及幼龄树的果园,就用“分势”修剪法(即轻剪长放多留枝);反之,则用“合势”修剪法。去大枝时要慎重精准;至于小枝修剪,多一剪少一剪都无关紧要。去大枝前,首先要围绕这棵树转一转、看一看,看树上哪块光照不好,哪一个枝或几个枝是多余的或位置不当的。大枝去到位后,接下来的工作就是枝组修剪。枝组修剪是一个细致而周密的工作,在动剪时必须遵循“以疏为主、连年甩放、单轴延伸、主次分明、适时回缩、少用短截”的二十四字修剪方法。传统的修剪手法是以短截为主,见头就剪,结果造成树体紊乱,结果时间推迟。“放、压”是缓势,对象是强枝;“缩、抬”是增势,对象是弱枝。
连年甩放:“甩放”即“长放”,就是对一年生发育枝不剪,长放缓势,增加中短枝以促成花。对于多年生枝的短截修剪叫“回缩”。回缩在冬剪时主要有三种对象,即中心干落头、主枝延长头回缩和结果枝回缩。生产中,许多果树树体过高,果农疏花、套袋、喷药、采果比较困难,这就需要“落头”。但如果处理不好,势必造成落头处第二年大量冒条。所以,落头必须具备以下几个条件:④对于上强树落头时可用中庸偏弱枝带头,而对于上弱树落头时可用中庸偏强枝带头;⑤对于不具备以上落头条件的上强树,可于次年5月在其上部环剥环割,待成花后下年冬剪时再落头。首先,要拉开主枝与结果枝的比例,使其达到1:5~7;其次,要根据树形、树势调整好主枝角度,角度越大枝势越缓。如果主枝前部过旺无花,则应于来年5月份在主枝前中部环割环剥,并加大其梢角,让其转弱成花,下年再回缩。生产中,许多结果枝由于连年长放,导致结果枝过长,造成树体密蔽互相交叉。对于中早熟品种的结果枝回缩,齐花剪修剪后反应不明显;而对于红富士品种,回缩时应该是“一缓再缓连年缓,见花见果不回剪,弱了以后再回剪。”就是拉开中央领导干和主枝的比例为1:3;主枝和侧生枝的比例为1:5~7.只有达到此条件的树体才是丰产树体。就是保持结果轴的绝对粗度,对轴内的超粗分枝(没有达到1:5~7)进行疏除。冬剪时,每剪完一棵树后要回头看,自我评价自我总结。衡量自己所剪的树究竟好不好,有两个标准。即大枝稀、小枝密;上部稀、下部稀;外部稀、内膛密。大枝不重叠,小枝不交叉,最终达到大枝稀而不空,小枝密而不挤,壮枝结果。如果来年生长季满树冒条,说明上年冬剪过重;如果来年新梢生长量不大,长枝很少,说明上年冬剪过轻,要针对修剪反应来调整下年的修剪手法。总之,要想让自己的果树长势健壮,连年丰产,就必须认真通过冬剪调节树势和花量,只有这样,才能使自己的果园变成“摇钱树”。
来源:网络,仅供参考,如有侵权请建议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