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素涨跌互现,复合肥秋市承压开局
本周,国内尿素主产区工厂报价多数稳定为主,市场各区域涨跌不一,但下游对高价抵触情绪渐增,需求跟进程度放缓;磷肥内需疲软但出口行情形成一定支撑,钾肥在进口成本驱动下强势拉涨,复合肥则深陷夏季收尾与秋季备货的过渡期僵局。
尿素市场涨跌互现
出口消息提振有限
国内尿素行情呈现区域分化,多地报价先扬后抑,整体波动幅度收窄。山东中小颗粒出厂价跌30元/吨至1720~1780元/吨,新疆跌40元/吨至1560~1800元/吨,山西因铁路运力紧张逆势涨30元/吨至1650~1680元/吨。日产仍维持在19.32万吨高位(开工率82.63%),但农业需求仅华北玉米追肥零星启动,复合肥开工率下滑进一步压制工业采购。
磷肥内需疲软
出口支撑价格分化
磷肥市场进入夏秋需求断档期,内销疲软与出口增量形成拉锯,行情整体弱稳。
磷酸一铵方面,企业执行预收订单为主,湖北55%粉出厂价持稳3350~3400元/吨。硫磺价格连续上涨(本周涨50元/吨。)提供成本支撑,但下游复合肥采购谨慎,新单成交清淡。
磷酸二铵方面,呈现“国内弱、出口强”分化格局。国内64%颗粒报价僵持,湖北地区价格在3800~3850元/吨,山东地区价格在4000~4100元/吨;而云南企业凭借出口订单支撑,黑龙江到站价达3600-3700元/吨,较东北本地货源高200~300元/吨。出口订单排期至8月,东南亚离岸价涨至600~620美元/吨,较国内溢价15%~20%,成为二铵核心支撑。
钾肥强势拉涨
供应紧张主导市场
本周钾肥市场开启全面上涨模式,成本驱动与供应收缩成为关键推手。
氯化钾方面,港口62%白钾自提价周涨150元至3225元/吨,边贸62%白钾涨50元至2950元/吨(预收)。中国2025年钾肥大合同价锁定346美元/吨(到岸价),折算60%氯化钾港口成本达2850元/吨,直接推高现货价格。
硫酸钾方面,曼海姆52%粉出厂价跟涨至3700元/吨(周降25元/吨后反弹),成本倒逼下工厂挺价意愿强烈。6月中旬六大港口钾肥库存同比锐减40%,贸易商惜售情绪浓厚。地缘政治风险加剧供应担忧,进一步刺激市场看涨心态。
复合肥弱势震荡
秋市预收承压开局
复合肥市场深陷供需双弱困局,秋季预收在低迷氛围中艰难启动。45%氯基主流出厂价2400~2600元/吨,45%硫基跌50元/吨至2800~3050元/吨。山东、河南部分企业暗降20~50元/吨清库,低端成交占比提升。行业开工率进一步下滑至35%,山东、河北部分企业停车检修,湖北、安徽企业低负荷运行。经销商普遍采取“零库存”策略,华北、华东补货量不及预期,华中、西南持续降雨推迟用肥节奏,秋季肥预收订单寥寥。
当前肥市正处于夏秋过渡关键窗口,尿素受制于日产高位,反弹乏力;磷肥依赖出口订单维持弱平衡;钾肥在进口成本驱动下独树一帜;复合肥则需待秋肥需求启动打破僵局。建议相关行业参与者重点关注三大变量:秋季备肥启动节奏、国际肥价传导效应及原料成本边际变化,灵活调整经营策略以应对市场变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