杀虫单市场需求看好,但无证生产、偷排乱放、低价倾销严重!
我国是农业大国,农药是农业生产不可或缺的生产资料,事关农业绿色持续发展。
杀虫单是农业生产中用于控制害虫的常用的农药品种,主要用于防治各种害虫,广泛应用于农业、园艺和公共卫生等领域。近年来,随着对环境保护和食品安全的重视,杀虫单的使用正逐步向高效、低毒和环境友好的方向转变,杀虫单市场继续朝着更加环保和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未来,杀虫单将更加注重生物基和精准农业技术,这对杀虫单的生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在生产反应条件方面,需要控制适当的温度、压力和反应时间,以确保反应的顺利进行和产物的纯度。对此需要企业在安全、环境、全流程自动化流程、人力、物力上持续加大投入,以保证产品质量,同时也是对社会要求绿色环保、安全第一的回馈,并且要求企业入园接受规范管理,这也决定了杀虫单的生产有一定的门槛要求,市场销售成本上也在不断提升。
据调查,2025年上半年全球农药市场渠道库存消化触底,对许多产品的市场需求也在逐步回暖。由于国际市场出现复苏迹象,致使部分投资人对杀虫单也盲目投资跟风,导致出现以下不良现象:
一是部分企业挂羊头卖狗肉,在未取得相关登记许可证件,以农药中间体为名,往杀虫单下游终端产品生产,实属无证生产,严重扰乱市场秩序。
二是在杀虫单实际生产中降低生产成本,缺少安全投入,无视环保设施运行,“三废”处置不合规,存在安全隐患风险。
三是在产品质量上无稳定保证,以极低价格冲击市场,扰乱市场价格秩序,致使规范企业利润空间受到极大挤压,企业盈利能力走弱。
四是非法盗用他人品牌、许可证号生产,侵占他人合法权益。
据杀虫单有关企业介绍,他们对许多无杀虫单农药登记证企业扰乱市场秩序深感无奈和忧虑,呼吁政府、行业协会向无证生产企业亮剑,铲除无证生产企业。希望有关部门依据《农药管理条例》对农药企业开展清查活动,全方位摸底排查农药化工生产企业,依法严厉打击无证经营、超范围生产经营,违法制售假劣农药等各类违法违规行为,规范农药生产行为,切实加强农药市场监督管理工作,维护正规企业的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