梨树休眠期五点注意事项!

作者:果树种植新技术 2024/11/12 11:35:24
梨树休眠期从落叶后到次年萌芽前,落叶后少量营养物质仍按“小枝-大枝-主干-根系”这一方向回流,并在根系中累积贮存。开春发芽前养分随树液流动便开始从地下部向地上部流动,其顺序与回流正好相反。与生长期相比,休眠期树体活动比较微弱,地上部枝干贮藏营养相对较少,适于冬剪。这时期应采取如下管理措施:1.注意及时刮除主干、主枝等骨干枝粗老翘皮,并集中烧毁,消灭在树皮裂缝中越冬的害虫;彻底刮治腐烂病、轮纹病病斑


图片

梨树休眠期从落叶后到次年萌芽前,落叶后少量营养物质仍按“小枝-大枝-主干-根系”这一方向回流,并在根系中累积贮存。开春发芽前养分随树液流动便开始从地下部向地上部流动,其顺序与回流正好相反。与生长期相比,休眠期树体活动比较微弱,地上部枝干贮藏营养相对较少,适于冬剪。这时期应采取如下管理措施:


1.注意及时刮除主干、主枝等骨干枝粗老翘皮,并集中烧毁,消灭在树皮裂缝中越冬的害虫;彻底刮治腐烂病、轮纹病病斑,立即烧毁带病树皮。

图片


2.结合冬剪,疏除病虫枝,摘除病僵果,清扫落叶落果,并全树喷布一次铲除剂。

3.缺水果园掌握昼消夜冻之时,全园灌水1次,可消灭大量越冬害虫,对果树安全越冬十分有利。

4.冬季梨树没有叶片,处于休眠状态,贮藏营养大部分已运输到根系和枝干中,此时剪去无用枝可节省大量养分,有利于下年树体生长,并增强树势。

冬剪的主要任务是树冠整形,枝芽调整,枝组更新,理顺各种枝干关系,固定主枝生长角度和姿势,调整结果枝组大小、密度和结构,处理不规则枝条,控制树体总枝量和花芽量。

图片


5.梨树的花芽容易辨认,冬剪时对大年树超前疏花,对过多的花枝,按枝果比破顶花芽或适度回缩,减少花芽数量。对小年树则应见花齐留,堵花修剪,可减少树体贮藏养分的消耗。而对营养枝短截,以枝换枝,减少来年花芽形成。无花或少花的弱树选留优质的叶芽,剪除过多的劣质叶芽,对提高新梢质量、增强光合效率、恢复树势均有好处。

梨树黑斑病要及早预防

发病条件。连续阴雨时,有利于黑斑病的发生与蔓延。一般从4月下旬开始发生至10月下旬以后才逐渐停止,以梅雨季节发病最严重。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梨树黑斑病危害症状


果实病症。初期在幼果果面产生一个至数个黑色圆形针头状斑点,后扩展,呈圆形或椭圆形,略凹陷,潮湿时有黑霉。

果面常发生龟裂,有时裂口纵横交错或呈“丁”字形,在裂隙内会产生很多黑霉,导致早期落果。成熟果受害,病斑呈圆形或椭圆形,病部略凹陷,在重病果上黑褐色病斑合并成大斑,使全果表面密生墨绿色至黑色的霉,随后果实软化、腐烂脱落,影响梨的品质,造成重大经济损失。

防治方法。做好清园工作:果树萌芽前剪除有病枝梢,清除果园内的落叶、落果,并集中烧毁。

加强栽培管理:各地应根据具体情况,可在果园内间作绿肥或增施有机肥料。对于地势低洼,排水不良的果园,应做好开沟排水工作。在历年黑斑病发生严重的梨园,冬季修剪宜重。发病后及时摘除病果。

喷药保护:梨树发芽前,喷一次0.3%五氯酚钠与5波美度石硫合剂混合液。在果树生长期,喷药次数要多一些。前后喷药间隔期为10天左右,共喷药7~8次。开花前和开花后,结合防治梨树锈病,各喷一次1∶2∶200~240 式波尔多液或3波美度石硫合剂;落花达70%时喷50%果病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12天以后喷波尔多液(1∶2∶250),以后两种药剂交替使用,12天喷一次,效果好;或从5月中下旬开始,喷波尔多液1~2次,间隔20天左右,也可用50%代森铵水剂1000倍液,或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花期前后及接近果实成熟期,适宜应用多氧霉素,梅雨期则应用敌菌丹为好。喷药最好在雨前进行。

药剂浸果:对采收后仍可发病的果实,采收后用内吸性杀菌剂处理果实,可试用50%扑海因1500倍液浸果10分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