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了那么多年葡萄,你真的懂施肥吗?这10个坑不能踩
葡萄的生长离不开肥料,年年都需要施肥料,肥料的施用直接影响了葡萄的生长状况。可是每年都有果农朋友踩了施肥的坑却丝毫没有察觉。这十个常见的施肥误区,你踩了几个?今天记住它,千万不要再踩这些坑了!
短期内葡萄施用底肥后与没有施用的区别不大。但是,经过一两年后,同等挂果量的情况下,施用了底肥的葡萄植株叶片衰老速度会相对减慢,叶片保留时间就会相对延长,光合作用的持续为来年开花挂果提供了保障。不少果农反映,挂果后期叶子掉得快,这便是其中的一个原因。
开沟施用底肥的过程中,间接性的对树进行了中耕松土,有助于增加土壤通透性。底肥中主要成分是有机肥,有助于改良土壤结构。底肥有机无机结合能够缓慢释放养分,持续性的供给葡萄前期生长所需养分。
两次施用底肥带来最直接的弊处即是经济投入的增加,且对葡萄根系伤害较大。传统施底肥观念认为,斩断老根生新根。事实上,被斩断的主根是极难恢复的,须根较容易恢复,所以大家在开沟时注意保护主根。其次,施底肥最主要的目的是补充大量粗纤维有机质,一年一次足矣,不需要多次。
施底肥开沟并非越深越好,葡萄根系大量分布能到达40cm的都很少,更多的是分布在20-30cm之间,特别是在喷灌体系下,根系上浮现象更是严重。开沟不宜过深,以免降低了有机肥的肥效。
底肥应考虑促进结果枝老熟,结果枝很粗壮,但是萌芽后花很小,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在于结果枝老熟程度不够。所以,葡萄底肥在无机化肥的选择上也很重要,并非平衡的是最好的,在这方面还是主要考虑促进结果枝老熟以及促进根系恢复为主。
铁元素是葡萄树必不可少的营养元素,但也要针对葡萄树的具体情况进行补充。有时候葡萄树的叶子不够绿,甚至不够纯粹,叶面夹杂着黄色,种植者就断定是缺铁,不顾一切施铁肥。其实碰到这种症状不一定是缺铁的缘故,如果就此断定,可能会导致树的黄化范围更广。所以一定要检查清楚,这种情况大部分是因为土壤的问题,可能是天气原因或者浇水过多导致土壤湿冷,此时用铁肥,只会加剧症状。
这种情况多发生在大棚葡萄中,所以,如同上面方法一样,及时翻土,给突然松松气,也让根系透透气,并且要勤加放风,使大棚内的空气流通,同时,叶面的营养也要补充。
关于施用未充分腐熟的有机肥的危害,果儿说了好几次了,大家要切记切记切记!施用未充分腐熟的有机肥危害巨大,其带来的污染比化肥带来的还要严重!轻则会引起烧根、烧苗,重则会导致作物死亡!
肥料在土壤里能移动的距离是有限的,也就是说施肥比较集中时,只有部分根系在吸收营养。根系吸收营养主要靠毛细根在吸收,而离主干过近的地方,毛细根分布很少,大多是比较粗的根系,这些根主要是运输从毛细根吸收来的营养和水分,没有吸收功能。
施肥集中,容易造成肥料在局部浓度过高,造成烧根现象。离树干过近施肥时,不但吸收利用率低,极易造成较粗根系烧坏,对树生长影响巨大。
葡萄树从发芽到开花前,65%的营养来自于上年树体的储存,此时树表现黄化,主要是上年树体营养积累不足所致。原因如下:
(1)上一年产量高,采收晚,营养积累不足;
(2)上一年后期霜霉病致叶片早落;
(3)上一年后期氮肥多,落叶时枝条不能正常成熟;
(4)上一年后期土壤水分过大致沤根或施肥量过大烧根导致的根系大量死亡;
(5)基肥施得过晚或春天开沟施肥,根系大量受损。
所有这些原因,基本都和根系少而弱有关,早春气温升高快,地温上升慢,如果选择大量施用化肥和浇水,就会导致土壤温度更低,根系吸收能力更差,再加上根系本身就少弱,就会出现越是浇水施肥越不长的现象。
有的种植户觉得葡萄树生长缓慢就是营养不足,就拼命地施肥。殊不知很多葡萄树不见长,新梢难以长出,主要是土壤水分过大或者土壤板结不透气,根系呼吸困难,吸收能力低或者根系少、弱。这时施肥导致土壤水分更大,透气性更差。施肥量过大时,很容易导致葡萄烧根。
这种情况首先要解决的是土壤通透性和根系呼吸活力问题,松土,排湿才是有效措施。非常赞同有位老师说的“根系是发动机”的说法。
磷元素过量时,会影响锌、铁、硼、锰的吸收。过量的磷,同时会使离子态的钙、镁固化,吸收减少。而葡萄对钙、镁的吸收量要远远大于磷的吸收量。这一点大家要引起足够的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