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葡萄出现着色不良,出现阴阳脸?如何促进葡萄着色
葡萄着色程度是评价鲜食葡萄外观品质的重要指标之一。顾客在购买葡萄时,首先看到的是葡萄的外观,大小是否一致、着色是否均匀等。葡萄出现阴阳脸、跳粒红等着色不良的情况,随之而来可能会出现销售问题。随着大家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顾客追求高品质的葡萄产品,好的品相才能激发顾客的购买热情。
花色素是影响葡萄着色效果的关键因素,其主要以糖苷的形式存在于葡萄果实的表皮层细胞的液泡中。花色素是一种天然、易水溶的可食用色素,不仅营养丰富,还具有预防心血管疾病、提高视力等药理效果。花色素的种类和含量多少决定着葡萄着色程度。
葡萄果实着色难易程度首先与葡萄品种特性密切相关。多数品种散射光条件下即可充分着色,但有些品种需要直射光才能充分着色,如红地球、红巴拉多等。当然,大多数的葡萄品种在正常管理条件下均能正常着色,但易受外界因素,如气候条件(光照、温度等)、管理技术(负载量、施肥等)等。
一、哪些因素影响葡萄果实着色?
1、光照
光照首先影响葡萄果实内花色素的合成过程,光是花色素合成的诱导因子。无光照条件下,葡萄能正常成熟,但却无花色素合成。果实内花色素的含量在一定阈值内随光照强度的增加而增加。葡萄着色程度与光照的反应程度可能与葡萄品种的颜色相关。光强对黑色品种的着色影响不大,而红色品种在低光强下着色较差。
光照可通过影响葡萄的光合作用,进而影响碳水化合物的合成从而间接地影响葡萄着色程度。
2、温度
果实成熟期温度对葡萄着色有显著的影响。一般来说,较低的温度有助于葡萄着色,而较高的温度可能会影响葡萄的着色。
温暖的气候条件下,葡萄通常会更快地变红或变紫,因为温暖有助于促进葡萄皮中花青素的合成。但是温度过高,会导致葡萄果实中的酶活性增加,引起花青素的分解,从而影响葡萄的着色。此外,高温还可能导致葡萄果皮变薄,影响葡萄的品质和颜色。因此,适当的温度对葡萄的着色是非常重要的。
最佳的葡萄着色温度通常在15度C至30度之间(白天25-30度,夜间14-18度)。在这个温度范围内,葡萄果实中的生物化学反应能够正常进行,有利于花青素的合成,从而促进葡萄的着色。同时,这个温度范围也有助于维持葡萄果皮的厚度和质地,保持葡萄的品质。
3、养分积累状况
养分是植物生长和发育的重要物质基础,对葡萄的着色过程起着关键作用。在葡萄着色期间,植物需要大量的养分来维持正常的生长和代谢,包括合成色素所需的化合物和营养物质。养分的充足供应有助于促进葡萄果实中色素的合成和积累,从而促进葡萄的着色过程。养分供应不足或者养分失衡可能会对葡萄的着色产生负面影响。如果葡萄植株缺乏某些关键的营养元素,比如氮、磷、钾等,可能会导致葡萄果实的发育不良,影响色素的合成和积累,从而影响葡萄的着色过程。此外,养分过量供应也可能会对葡萄的着色产生不利影响,比如过量的氮肥可能导致葡萄果实中色素的稀释,使葡萄着色不均匀或颜色不理想。
碳水化合物是花色素合成的基础原料,果皮花色素含量会随含糖量的增加而增加。葡萄负载量过大、超大果穗、超大果粒等,会因果实糖积累不够,而影响花色素的合成,影响葡萄着色。
4、水分
成熟期间均衡、充足的水分供应,可确保葡萄果实能够获得足够的水分和营养,能帮助植物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合成色素所需的化合物和营养物质,有助于维持葡萄植株的生长和健康状态,利于葡萄果实的着色和发育。但是果园土壤水分过多或过少都可能对葡萄的着色产生负面影响。过多的水分可能会导致葡萄果实过度膨大,果皮变得薄弱,从而影响葡萄的着色和品质。此外,过多的水分可能会导致葡萄果实中色素的稀释,使葡萄着色不均匀或颜色不理想。相反,干旱条件下,葡萄果实可能会因为水分不足而发育不良,影响着色过程。
5、植物激素
乙烯具有促进叶绿素的分解、色素的形成等作用,可通过影响膜透性增加糖分流通和积累,调节花色素合成的生理过程,从而促进花色素合成,利于葡萄充分着色。
二、如何促进葡萄果实着色?
促进葡萄着色的技术措施包括土壤管理、植物营养管理、植物生长调节、光照管理和采摘时间等方面。下面将详细阐述这些技术措施。
1、土壤管理(通过施肥、翻耕等技术措施,为葡萄根系提供适宜的微环境)
施肥管理:合理施用有机肥料和矿物质肥料,满足葡萄生长发育所需的养分。
土壤调理和翻耕:适时进行土壤调理和翻耕,保持土壤的松软和通透性,有利于根系的生长和养分吸收。
2、葡萄营养调节(通过水肥管理,为葡萄的生长发育提供所需的养分和水分)
施肥管理:根据葡萄生长的不同阶段,进行不同的施肥,适时施用高钾肥料和补充微量元素。
水分管理:合理控制灌溉水量,避免水分过多或过少影响植物的营养吸收和果实的着色。
3、葡萄生长调节(通过修剪、环剥等技术措施,保持葡萄健壮生长,更多的养分供应生长生长)
合理负载,控产栽培:一般控制在1500kg/亩,确定冬季修剪的留芽量、春季留枝量、留果穗量及果穗的果粒数等,确保合理负载,促进果实正常着色。
疏果管理:在果实膨大期适当疏果,减少植物的营养消耗,有利于果实的着色和口感的提高。
环剥,不易着色的品种,可在果穗下节间用环剥器、割约3毫米的环形切口,将剥下的皮用刀尖剥去,下留残皮层,不伤及木质部。环剥可提高浆果可溶性固形物,增加果实着色度。环剥,一般可提前7~10天成熟。但环剥不可太重,否则会影响树势。
喷施植物生长调节剂:适时喷施植物生长调节剂,调节植物生长,促进果实的着色。
4、光照管理(是果园透风透光)
植株密度管理:保持适当的植株密度,有利于光照的充分照射到果实,促进果实的着色。
透光率管理:保持适当的透光率,确保植株叶片充分接受阳光照射,促进果实的着色。
修剪管理:通过修剪控制植物的生长,促进果实的着色和甜度的提高。
铺设反光膜:一些晚熟品种,可在浆果成熟前30~40天,在葡萄树下覆盖银灰色薄膜增加地面太阳辐射,提高浆果含糖量和着色度。
摘除老叶:适当摘除新梢基部与果穗上部的部分叶片,提高光照强度
5、采摘时间(确定适宜的采摘时间,过早采摘着色不良,过早采摘水分散失,口感变差)
成熟度管理:根据葡萄果实的着色程度和成熟度来确定采摘时间,以保证果实的着色和口感。
综合以上措施,可以通过合理的土壤管理、植物营养管理、植物生长调节、光照管理和采摘时间等技术手段,促进葡萄的着色,提高果实的品质和产量。在实际生产中,可以根据具体的生产条件和葡萄品种选择合适的技术措施,并结合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优化,以达到最佳的促进着色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