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风“格美”北上,未来十天,河南、山东、京津冀等地玉米南方锈病或将大暴发

作者:山丹丹农业技术 2024/7/30 14:48:16
玉米南方锈病是一种通过借助强气流和台风长距离传播流行的真菌性病害,具有传播速度快、爆发性强、防治困难、减产严重等特点。该病主要为害玉米叶片,严重时也可为害果穗、苞叶乃至雄花。一旦防治不力,可造成10%以上产量损失,感病较重时,叶片布满孢子堆,随后叶片提前干枯,对玉米产量可造成50%以上减产,部分地块甚至绝收。农业农村部、中国气象局联合发布玉米南方锈病预警信息:随着台风“格美”北上,气流将携带南方锈
玉米南方锈病是一种通过借助强气流和台风长距离传播流行的真菌性病害,具有传播速度快、爆发性强、防治困难、减产严重等特点。该病主要为害玉米叶片,严重时也可为害果穗、苞叶乃至雄花。一旦防治不力,可造成10%以上产量损失,感病较重时,叶片布满孢子堆,随后叶片提前干枯,对玉米产量可造成50%以上减产,部分地块甚至绝收。
图片


农业农村部、中国气象局联合发布玉米南方锈病预警信息:


随着台风“格美”北上,气流将携带南方锈病孢子扩散到黄淮海地区,适温、高湿的气象条件十分有利于南方锈病的远距离传播、沉降侵染和暴发流行。预计未来十天,京津冀地区、河南大部、山东西部,江西北部、湖南北部、湖北东部等地玉米南方锈病暴发流行风险高。农业农村部和中国气象局联合提醒,黄淮海等地注意提前开展预防和早期防控,避免病害发生流行或减轻危害损失。

图片



河南省气象局、河南省农业农村厅7月24日联合发布玉米南方锈病气象高风险预警:


目前我省玉米正处于产量形成关键期,预计台风“格美”将于7月25-28日北上影响我省,其外围暖湿气流为玉米南方锈病跨区传播提供了有利条件。我省适温高湿的气象条件对玉米南方锈病发生流行较为有利,全省大部地区为气象高风险区。


图片


7月以来,河南经历多轮大范围降雨,田间温湿条件利于南方锈病病菌侵染和蔓延,记者从河南省植物保护检疫站了解到,截至 7月23日,河南镇平县、周口市淮阳区、长葛市、许昌市魏都区、尉氏县等地发现南方锈病病叶,发生时间早于去年同期、见病点数多于去年同期。
“南方锈病病原菌侵染玉米后通常7-10天开始显症,形成孢子堆,孢子堆释放的夏孢子可借助风雨进行再侵染,因此该病害难防控且爆发性强。”河南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研究员郝俊杰告诉记者。
为什么玉米南方锈病难防控呢?郝俊杰说,由于玉米属于高大密植作物,人工施药难,感病品种多,病原菌小种复杂多样且可循环侵染(10-15天/轮),但是选择合适的药剂,使用无人机施药,可将产量损失控制在5-10%。
总的防控原则是压低病原基数,主要防控措施有以下四条:
1、药剂选择:目前还没有登记专门防治南方锈病的药剂,建议选择广谱+内吸性强的三唑类或甲氧基丙烯酸酯类药剂:丙环唑、氟环唑、苯醚甲环唑·丙环唑、肟菌酯·戊唑醇、嘧菌酯、丙环·嘧菌酯、吡唑醚菌酯等,也兼治玉米小斑病、弯孢叶斑病等病害。
2、施药时期:不论中抗还是感病品种,在台风过后尽早施药是获得较高收益的关键。因此,台风过后施药越早、防效越好、收益越高,见病打药则效果欠佳。
3、施药次数:无论是中抗品种,还是感病品种,及早施药1次的防效和增产与施药2次效果相当。因此,建议台风过后及早施药1次。
4、综合防控:选择合适的杀菌剂和杀虫剂混合使用,一次性施药一体化防治玉米中后期的病虫害。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