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槟榔会】李培征:新建槟榔园的科学规划与高产营养方案
2025/9/9 15:28:43
海南大学热带农林学院副教授李培征一、槟榔园建设NO.011.基本条件海拔500米以下;年均温23℃以上;最冷月高温≥16℃;极端低温≥5℃;土壤pH 5.5–7.5;土层深厚、排水良好、水源充足。NO.022.橡胶地改种槟榔注意事项土壤酸化、板结严重;草甘膦使用量大;长期使用廉价化肥,土壤营养不平衡。NO.033.合适的株行距平地100—110株/亩。现在普遍认为2.5*2.5比较合适
海南大学热带农林学院副教授李培征
海拔500米以下;年均温23℃以上;最冷月高温≥16℃;极端低温≥5℃;土壤pH 5.5–7.5;土层深厚、排水良好、水源充足。
土壤酸化、板结严重;草甘膦使用量大;长期使用廉价化肥,土壤营养不平衡。
平地100—110株/亩。
现在普遍认为2.5*2.5比较合适,因为槟榔树水肥好、树壮、树冠大,叶片完全展开后可能会显密,所以原来的2米*2.5米的种植理念不可行。
土壤改良:多数土壤偏酸,下苗时要对土壤改良,施足有机肥。
钙吸收问题:钙在大量元素和中量元素里吸收最困难,铵态、硝态、酰铵态氮肥会抑制钙吸收,高碳氮比氮肥(如氨基酸)不会抑制,反而促进吸收,使用常规复合肥时要补足碳肥(主要是有机质)。
病虫害管理:槟榔苗期病虫害相对单纯,常规杀虫剂、杀菌剂可防治,要做到营养和植保联动,通过叶面补充营养提高肥料利用效率,土壤有机质高、用肥均衡合理时,叶面肥不是必需的,土壤环境恶劣时,叶面肥可避开该问题。

槟榔种植的主要问题有黄化病、畸形果问题、早果技术问题、根腐病问题等等。
我们看到一些种植者不科学施肥、打药,干热风、低温等等,都可能导致槟榔的病虫害。
避免过度依赖水肥。槟榔是浅根系植物,长期大水肥导致土壤表面酸化板结,是槟榔黄化主要原因,且随着水肥设施普遍,槟榔单产未明显上升。

追施高质量有机有肥,缓解水肥一体化对浅层土壤的破坏;
使用螯合态中微量元素,避免大量元素中的磷与金属元素拮抗;
叶片补充中微量元素,避开地下根施磷元素;
叶片喷施含氨基酸水溶肥,提高碳氮比,弥补光合作用的不足,促进钙元素的吸收;
科学使用植物生长调节剂,槟榔对植调敏感,做好营养和枝条管理,对提高槟榔产量有很大帮助。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