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莓栽后用药对口+时机适当,这5种主要病害防治效果杠杠的
9月上中旬大棚草莓将进入定植高峰,由于草莓田多年连作,加上定植期温度偏高、雨水偏多,容易诱发病虫害,所以应提早预防。
今天想和大家说一说几种重要病害,即炭疽、黄萎、叶斑、灰霉和白粉,找到最佳用药时机进行打药事半功倍,防治病虫会更省心。
1、炭疽病
炭疽病主要发生在苗期和定植初期,这时候也正是高发期,就是现在需要用药重点防治。
重点对短缩茎、匍匐茎等近地表部位和炭疽病苗穴的土壤喷药。
防治药剂:
吡唑嘧菌酯、咪鲜胺、健达、苯醚甲环唑、嘧菌酯、溴菌腈等。
注意交替用药,特别是炭疽病病菌易产生抗药性,必须轮换用药防治,吡唑醚菌酯、啶酰菌胺等药每季使用不超过4次。
2、黄萎病
黄萎病属于土传病害,做好土壤消毒对黄萎病预防效果比较好,关键时期为移栽前沾根或者移栽后灌根。
选用药剂:
移栽时可以选用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300~400倍液,或者大生(代森锰锌)400倍液蘸根或者移栽后灌根效果比较好,连灌3次,每次灌根200ml以上(具体根据你的每亩用水量和倍数进行调整,这里是参考值哈)。
3、白粉病
草莓花期前后是预防关键时期,第一个花枝上花约在10月以后,上花前防治1~2次,必须打透彻,及时查看有没有白粉。扣膜后白粉会大量繁殖,所以我认为缓苗20天以后是防治白粉病的最佳时机。
选用药剂:
凯泽、乙嘧酚、露娜森、吡唑醚菌酯、丁香酚、四氟醚唑等,7~10天1次,连续防治2~3次,药剂交替使用效果佳。
4、灰霉病
用药最佳时期在草莓第一花序20%以上开花, 第二花序刚开花时。花柄开始变红、下垂也需要及时用药防治。
选用药剂:
啶酰菌胺、嘧霉胺、腐霉利、咯菌腈、异菌脲、丁子香芹酚、嘧菌环胺等,7~10天1次,连续防治2~3次,药剂交替使用效果佳。
注意通风,控制湿度对灰霉病有特效。
5叶斑病
这里说的叶斑病包括蛇眼、褐斑、角斑、褐斑病等。
果实采摘后易得此病,加强后期田间管理,及时摘除病叶,发病初期及时用药效果好。
疑似细菌性叶斑病
选用药剂:
对于细菌性病害(细菌性叶斑病),可以用1%新植霉素可湿性粉剂3000~5000倍液,或2%春雷霉素水剂400~500倍液,或2%武夷霉素150~200倍喷雾。隔7~10天喷一次,连续防治3~4次。
对于真菌性病害(蛇眼病、褐色轮斑病等等),可以用代森锰锌、甲基硫菌灵、25%嘧菌酯(阿密西达)、异菌脲等等,打药交替使用效果更好哟。
这里再推荐一个莓友的方法,他会再打一遍大蒜素和硫酸铜,按说明配制浓度,这两种药都单打。打透药量小点多对水,防治病害效果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