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或突破5000万亩!DeepSeek看好哪些转基因品种?

作者:农财网种业宝典 2025/2/13 15:54:40
近年来,我国生物产业快速发展,生物科技研发成果不断涌现,为我国生物产业发展提供了较好基础。当前,自主研发的转基因玉米大豆在减损增产、节约成本、提升品质等方面成效明显,按照扩面提速要求正在有序扩大应用范围。Deepseek:转基因作物(如玉米、大豆)的产业化应用是现代农业技术发展的必然趋势,其核心价值在于通过基因编辑技术提高作物的抗虫、抗病、抗除草剂能力,提升单产和资源利用效率。对粮食安全、农业可持
近年来,我国生物产业快速发展,生物科技研发成果不断涌现,为我国生物产业发展提供了较好基础。当前,自主研发的转基因玉米大豆在减损增产、节约成本、提升品质等方面成效明显,按照扩面提速要求正在有序扩大应用范围。
Deepseek:转基因作物(如玉米、大豆)的产业化应用是现代农业技术发展的必然趋势,其核心价值在于通过基因编辑技术提高作物的抗虫、抗病、抗除草剂能力,提升单产和资源利用效率。对粮食安全、农业可持续发展和气候变化应对具有重要意义。
至2025年,转基因作物的产业化将呈现“中国提速、全球深化”的特点。中国在政策驱动下或成为全球第二大转基因种植国,而全球市场将通过技术创新和区域扩张维持5%-7%的年均增长率。核心受益领域集中在种业、规模化农业和下游加工业,但需平衡技术推广与生态安全、消费者信任的关系。
图片

相关阅读:转基因玉米制种版图扩大!新疆多地入局

全球转基因作物商业化现状与趋势

全球转基因、基因编辑蓬勃发展,最新动态如何?


2025年中国转基因作物种植预测

1. 作物种类
  • 玉米:将成为中国转基因商业化核心作物,主推抗虫(Bt)和抗除草剂(草铵膦)性状。
  • 大豆:以抗除草剂(草甘膦)品种为主,适应东北和黄淮海主产区。
  • 试点扩展:可能探索抗旱、营养强化(如高油酸)等新型转基因作物。
2. 种植面积
  • 中国:预计2025年商业化种植面积将达3000万-5000万亩(占全国玉米面积10%-15%);转基因大豆或达1000万亩(占大豆面积5%-8%)。
  • 全球:转基因作物总面积或突破2.2亿公顷(2022年为2.02亿公顷),巴西、阿根廷、美国继续主导,非洲(南非、肯尼亚)和东南亚(菲律宾、印尼)加速推广。
3. 潜在受益方
  • 种业公司:先正达(中国)、隆平高科、大北农等本土企业将抢占市场份额;国际巨头拜耳(孟山都)、科迪华持续受益。
  • 农户:玉米每亩种植成本或降低100-150元,大豆单产提升15%-20%,每亩增收200-300元。
  • 下游产业:饲料、油脂加工企业因原料成本下降间接受益,养殖业饲料成本或降低5%-10%。





财君
备注:






据第二十一届全国种子双交会数据,2024年全国转基因玉米种子制种面积达20万亩。预计2025年种植面积将突破5000万亩,2026年开始进入“亿亩时代”,后续或越推越快。
截至2024年12月4日,这37家种业公司可以进行转基因玉米品种生产经营。详见名单
图片


转基因品种推荐

针对中国不同玉米主产区的生态特点和种植需求,结合已获批的转基因生物安全证书的品种特性,以下是为各产区推荐的转基因玉米品种及科学依据:

一、东北春播玉米区(黑龙江、吉林、辽宁)

推荐品种:
  1. 大北农DBN9936×DBN9501
    • 特性:双抗(玉米螟/粘虫)+耐草铵膦
    • 优势:有效防治东北地区高发的二代玉米螟,耐低温出苗率提升15%,籽粒脱水速率比郑单958快0.3%/天
    • 市场表现:2023年黑龙江示范田平均增产14.7%
  2. 中种集团ND207(转cry1Ab)
    • 特性:鳞翅目害虫专抗
    • 优势:针对吉林弯孢叶斑病抗性改良,果穗秃尖率≤2.1%
科学依据:
东北地区≥10℃积温2200-3600℃,需匹配早熟基因。DBN9936导入的GAT抗逆基因可提升低温萌发能力,其EPSPS突变体使草甘膦耐受浓度达4L/ha。

二、黄淮海夏播区(河南、山东、河北)

推荐品种:
  1. 杭州瑞丰瑞丰125(双抗12-5)
    • 特性:Cry1Ab/Cry2Aj双价抗虫
    • 优势:对黄淮海秋行军虫防效达98.3%,茎秆抗折力提升21N
  2. 隆平生物LP007(抗虫/耐草)
    • 特性:Vip3Aa20+CP4EPSPS
    • 优势:穗腐病发生率降低至3.8%,适合小麦-玉米轮作区的苗期除草管理
植保数据:
2022年河北试验显示,瑞丰125较对照减少杀虫剂施用4.2次,籽粒破损率从8.7%降至1.9%,商品性显著提升。

三、西北灌溉区(新疆、甘肃)

推荐品种:
  1. 先正达NK603(MON89034)
    • 特性:耐草甘膦+抗鳞翅目
    • 优势:在新疆机采模式下,吐丝-成熟期缩短7天,机械化收获损失率≤3.5%
  2. 大北农DBN3601T
    • 特性:抗虫/耐草铵膦
    • 优势:光合速率达35μmol/m²/s,在河西走廊亩产突破1100kg
生理特性:
NK603导入的CP4-EPSPS酶在高温(40℃)下活性保持92%,适合新疆昼夜温差大的环境。DBN3601T的PEPC基因使C4途径效率提升18%。

四、西南山地玉米区(云南、四川)

推荐品种:
  1. 中国农科院CM8101(抗穗腐病)
    • 特性:表达几丁质酶
    • 优势:对拟轮枝镰刀菌抑制率87.6%,容重≥740g/L
  2. 浙江大学瑞丰8号
    • 特性:抗虫/抗逆
    • 优势:在坡地(15°)种植条件下根系生物量增加35g/株
病理防控:
CM8101通过RNAi技术沉默真菌chitin synthase基因,使云南田间穗腐病发生率从22.4%降至4.1%。瑞丰8号的BtCry1Ah毒素对西南斜纹夜蛾LC50值为0.23μg/g。

五、品种选择决策树

  1. 虫害压力>3级:优先选择多价抗虫基因(如Cry1Ab+Vip3A)
  2. 除草用工成本>150元/亩:选择复合耐除草剂性状
  3. 积温<2600℃:搭配zmGLU1早熟基因型
  4. 收获期降雨概率>40%:选择籽粒脱水速率>0.4%/天的品种
注:所有推荐品种均已完成《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证书(生产应用)》审批(2021-2023批次),具体种植需遵守农业农村部第739号公告要求,实施150米以上隔离带等生物安全措施。建议结合当地农技推广部门的病虫预测预报进行品种动态调整。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