柑橘环割不当,流胶后怎么补救?原来这样环割才能防感染!
5月份,保果成为柑橘种植者的头等大事,除了正常的喷施激素加叶面肥的保果措施,环割也是大多数人必不可少的操作步骤,特别是无核品种,如沙糖橘等。
不过,环割是个技术活,任何一个细节没有照顾好,都可能会造成枝干腐烂、感染裙腐病或者流胶病等问题,同时还阻碍果树营养物质向下运输,影响到根系生长发育,最终导致树体衰弱黄化,甚至死亡。
最近天气变幻无常,有不少地区的果地发生柑橘树环割后出现了流胶等问题。
● 流胶病 ●
柑橘流胶病主要发生在主干上,其次为主枝,小枝上也可发生。
流胶病病斑不定型,病部皮层变褐色,水渍状,并开裂和流胶。病树果实小,提前转黄,味酸。
刚开始发生的时候是一两棵树,如果不及时防治,有可能会传染到很多果树,所以柑橘树流胶要及早防治,避免损失。
有的果农认为柑橘果树流胶的原因是天气影响,频繁下雨导致环割口感染细菌才流胶。
这是原因之一,雨季到来,夏梢即将抽出,不少朋友无法等到整天晴朗,往往是在阴雨天气就环割,或者一环割后就马上下雨。
但是如果所有果园同一个时间和天气环割,有的朋友会发现有的果园环割后却不会出现流胶病,所以不能只怪天气原因,要结合实际情况而定。
除了天气,还有以下几点原因,影响也很大:
1、种植过密,造成荫蔽、通风透光不良;
2、果园土壤粘重,排水不良;
3、氮肥施用次数过多;
4、间作不合理,间作物与柑桔树间隔空间小,高温多雨季节发病严重。
除此以外,外调带病苗木、接穗也是导致该病发生的原因之一。
柑橘环割后出现流胶是一种真菌病害,一旦发生防治非常困难。那阴雨多发的天气,该如何进行环割呢?
● 阴雨季如何环割?●
柑橘树根部种久了会长一些青苔,比较靠近地面,所以柑橘环割口也不能离地面太近。
雨季频繁降雨,如果环割口大部分时间都是湿的,这样很容易感染病菌,加上有的环割口也略宽、不平,环割后就更易出现流胶问题了,所以大家需要操作的时候要注意了!
1、如果出现天气一直下雨,都未停过,那么这个时候就建议不要在雨天环割了。
2、如果环割后马上下雨,那么晴天时大家要在环割口喷一次杀菌剂。
3、如果遇到恶劣天气,我们在管理上就要灵活变通了,这个时候环割口就要离地面高些,根部环割要离地面20厘米以上,如果是四年以上树龄最好在主枝上环割,位置高没那么潮湿,通风环境好,也利于通风,这样就不会那么容易感染病菌了。
● 流胶后怎么补救?● 柑橘环割口出现流胶后是可以补救的,虽然比较困难。
补救时要在阴天或晴天时把坏掉的皮削掉,将出现的流胶的树清理干净,喷或涂上杀菌剂(甲基托布津、多菌灵等),如果情况严重的要喷或涂2~3次,单流胶可不用包扎。
若环割口割过宽难愈合就需要包扎,先清理再杀菌,然后喷或涂上促进生长的调节剂(细胞分裂素、赤霉素),用电工胶布包两圈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