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减量到控量,从产品到服务:新型肥料如何破局农资增长困境?

作者:《农资与市场》传媒 2025/7/4 14:21:20
当产能过剩、耕地退化、增长乏力成为行业常态,农资企业如何撕开裂口,重获生机?2025年7月2日,鄂中生态杯新型肥料发展高峰论坛在湖北荆门隆重启幕。农业农村部原党组成员总农艺师孙中华,农业农村部耕地质量监测保护中心原主任谢建华、中国磷复肥工业协会理事长修学峰、全国农技推广中心首席专家杜森、中国农业技术推广协会副秘书长&《农资与市场》传媒总编冯卫东、《中国化工报》社有限公司总经理总编辑张健秋、

当产能过剩、耕地退化、增长乏力成为行业常态,农资企业如何撕开裂口,重获生机?

图片
图片

2025年7月2日,鄂中生态杯新型肥料发展高峰论坛在湖北荆门隆重启幕。

农业农村部原党组成员总农艺师孙中华,农业农村部耕地质量监测保护中心原主任谢建华、中国磷复肥工业协会理事长修学峰、全国农技推广中心首席专家杜森、中国农业技术推广协会副秘书长&《农资与市场》传媒总编冯卫东、《中国化工报》社有限公司总经理总编辑张健秋、《中国农资》编辑部副主任陆璐、鄂中生态董事长杨才超、总经理杨华登、副总经理常云、销售总监孙亮等权威专家、农资行业知名媒体负责人、企业代表以及农资行业400多名经销商翘楚参加了会议。

共同探讨新型肥料发展的前沿方向与创新路径,旨在为农资行业的转型发展提供新思路,为企业的产品创新与市场拓展注入新动力。

图片

新型肥料的战略机遇

图片

农业农村部原总农艺师孙中华

农业农村部原总农艺师孙中华一开始就给出了战略判断:发展新型高效肥料产业是农业向高效化、绿色化、功能化转变的重要突破。

孙中华指出了产业升级方向:以农业需求为导向;肥料增效技术向综合调控发展;注重资源利用与绿色转型;健全全链条监管体系。

图片

中国化工报》社有限公司总经理总编辑张健秋

《中国化工报》社有限公司总经理、总编辑张健秋代表媒体发言,媒体在行业的发展中扮演着关键的角色,不仅是信息的传播者,也是行业发展的见证者和推动者。

2019年,《农资导报》发起的行业大调查,为行业发展提供参考,推进行业科学规划发展。

企业的创新发展与技术引领,需要媒体汇集更多资源进行积极地传播。助力创新型企业的成长进步,从而推动整个行业的发展。

政策跃迁:从“减量”到“控量”的科学革命

新型肥料的结构性增长逻辑,本质是技术红利与政策红利叠加下的价值链重构。

图片

农业农村部耕地质量监测保护中心原主任谢建华

面对当前的土壤环境问题(立地条件差、退化问题多、基础地力低、分布不均匀、污染比较重),我们该怎么办呢?

农业农村部耕地质量监测保护中心原主任谢建华从政策导向解析“藏粮于地”战略的攻坚路径:实施重大战略、落实最严制度、推进重大项目、土壤全面体检、推进科技创新、优化销售服务。

技术跃迁:“四化”打开增长空间

图片

全国农技推广中心首席专家杜森

肥料是我国农业不可替代的基石,我国化肥从“减量增效”到“控量增效”,肥料须具备“提单产+保生态”双重使命!

全国农技推广中心首席专家杜森从施肥技术层面介绍,在施肥上需要实施精准化、智能化、绿色化、专业化施肥。

提出总量控制,因地制宜。粮作上注重控总量、优结构、提单产;经作方面,增有机、重平衡、提品质。

图片

中国磷复肥工业协会理事长修学峰

行业转型方面,中国磷复肥工业协会理事长修学峰表示,我国磷复肥需要突破资源约束,向高效化、绿色化、多元化、数智化转型。

我国肥料现状

图片
图片
中国新型肥料产品结构

模式跃迁:从“卖产品”到“做服务”的生态重构

图片

中国农业技术推广协会副秘书长、农资与市场传媒冯卫东总编

中国农业技术推广协会副秘书长农资与市场总编冯卫东指出,农资销售正经历三大断层:需求断层、技术断层、价值断层。

这种背景下,厂商增长的逻辑在哪里呢?

首先,大家要有判断,新型肥料将会是长坡厚雪赛道。

其次,明确作物才是我们真正的客户,以作物需求为导向。

第三,价值重构,从价格战到价值战

第四,多元模式打造区域服务标杆

图片

鄂中生态的转型范本

为何鄂中生态能成为行业转型标杆?其战略内核值得深挖。

政策红利——高标准农田建设催生新型肥料需求;

技术红利——从“同质化价格战”转向“效果溢价”,提升经销商利润空间;

鄂中抓手——新型肥料销售占比提升,优化经销商毛利结构。

图片

鄂中生态董事长杨才超

鄂中生态董事长杨才超表示,面对行业变局,鄂中生态始终坚信:发展是硬道理,大发展小困难,不发展更困难!

杨才超指出,未来,鄂中生态将以更坚定的步伐深耕磷复肥领域,以“三个坚定不移”开启高质量发展新征程:

1.坚定不移延链强链补链,全力争取更多优质磷矿资源,从源头上保障企业原材料供应稳定,夯实长远发展根基。

2.坚定不移加强产品研发,将围绕肥料行业发展的主流趋势,集中力量攻坚新型肥料领域,加大增效肥、缓控释肥、水溶肥三大品类的研发力度,持续提升新型肥料销售占比。

3.坚定不移开拓国际市场,将紧握“一带一路”的时代机遇,加速布局海外营销网络,通过产品输出、技术合作、本地化生产等多元模式,让鄂中的优质肥料产品走向世界。

农资行业破局关键点是什么?

控量是底线,增效是主线,服务是生命线!

新型肥料的价值,最终还是要落在效果上,落在农田里。

破局增长困境,不在于多卖一袋肥,而在于让每一粒肥料承载更多科技含量、更精准的农化服务、更绿色的农业未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