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冠梨鸡爪病综合防控措施!
前几年黄冠梨鸡爪病大爆发,发病重的果园几乎达到100%,个别果园商品果率不足30%,给黄冠梨生产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直接影响广大果农管理果树的积极性,砍树现象时有发生,很多冷库收不上优质果,冷库空置造成很大的浪费。
黄冠梨鸡爪病年年发生,发病程度轻重不一,果农们已经见怪不怪了。但伴随着黄冠梨树龄不断的增大还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如黄冠梨座果率逐年降低、僵芽、僵果、果实不膨大、采收期推迟、果树黄叶、小叶、干枝头、沤根、死树、生长停滞等症状。
黄冠梨之所以出现上述问题,就是果农们对黄冠梨脾气秉性摸不透,栽培管理技术操作失误有关系。黄冠梨是通过杂交育种培育出来的高品质的早熟品种。同时具备其亲本雪花梨、新世纪梨的优缺点。其主要优点是高抗黑星病、含糖量高、成熟早。主要缺点果皮薄、生长势旺、连续座优质果率弱、对土壤肥力要求高。如果一味按照鸭梨、雪花梨等老品种方法去管理黄冠梨那就大错特错了。
经过我们多年实践,摸索出一套黄冠梨鸡爪病的绿色防控技术,现介绍如下:
一、加强土壤管理
禁用除草剂,推广果园种草或绿肥,提高土壤肥力,提高黄冠梨对鸡爪病的抵抗能力。具体措施如下:早春挖树盘、行间松土除草,“谷雨”前后播种绿豆,绿豆花期拔除秧蔓,利用秧蔓对地面进行覆盖,于9月上中旬对绿豆秧于树冠外围挖放射沟深埋;9月中下旬在树冠下及行间及时种植毛叶苕子,尔后任其自然生长,明年种子成熟时不收获,任籽粒自然脱落,干枯的秧蔓自然覆盖地面,以后任籽粒自然发芽,秧蔓自然荣枯,四年一个周期,第四年秋季结合深翻深埋秧蔓,周而复始。
二、科学施肥
(1)增施有机肥料。生产中要增施有机肥,如:堆肥、沤肥、圈肥、沼肥、饼肥等,各种农家肥施用前应充分腐熟,用量达到千克果千克肥。一般在果实采摘后作为基肥施入,常与复合肥等化肥相混合施用。增施有机肥可使梨果平衡吸收生长发育需要的多种元素,从而增强树势,提高果实的抗病能力。
(2)控制氮素肥料的使用。由于果品市场的需要,黄冠梨青果年年走俏,黄果滞销,广大果农近几年普遍过量施用尿素,不论基肥还是追肥都离不开尿素,特别是果实膨大期及临近成熟期结合降雨,多次撒入尿素,以求梨果贪青迟熟,迎合市场需求。
我们进行追肥试验结果表明:复合肥(史丹利牌,氮、磷、钾含量各15%)和尿素的施用比例为2∶1的植株平均单株鸡爪病果为6.75个,施用比例为2∶3时,单株鸡爪病果数为11.28个,施用比例为2∶4时,单株鸡爪病果数为13.7个。说明多施有机肥少施氮肥有利增强树势,可提高对鸡爪病的防控能力。
(3)补充钙素肥料。随着黄冠梨的连年丰产稳产,土壤中钙元素的含量越来越少,黄冠梨鸡爪病的发生越来越重。给梨树补充钙肥,可减轻鸡爪病的发生。通常以在黄冠梨采收结束后至落叶前结合有机肥作基肥施入为主,结果大树一般1.25~1.50千克/株;以花期前后至套袋前配合根外施肥为辅,通常用0.30%(质量分数,后同)硝酸钙。
三、培养良好树体结构与精细修剪
为了生产优质果,为了提高梨树抵抗鸡爪病的能力,应培养良好的树体结构,生产上多培养小冠疏层形树体结构,一般树干高1~1.2米,下层有2~3个大枝,上层1~2个大枝,层间距1米左右,多培养背下、背斜侧中大结果枝组,使之呈披挂式结果,全树大枝控制在5个以内,也可采用高干开心形,干高1.2米左右,基部有3~4个大枝;同时要精细修剪,合理协调生产与结果的关系,保持强旺的树势,着重改善树体的光照条件,整个生长期做好夏剪工作,特别要疏除强旺、密挤、直立枝,采用撑、拉手法开张大枝角度,使之叶叶见光、果果见光,这样就可有效控制鸡爪病的发生。
四、做好其他病虫防治
只有做好病虫防治,才能有效控制各种病虫害的发生,才能增加树体的贮藏营养,才能培养发育健壮的花芽及幼果,才能为防治鸡爪病打下良好的基础。采用1∶2∶240倍波尔多液、10%(质量分数,后同)苯醚甲环唑2000倍液、43%戊唑醇3000倍液、80%代森锰锌800倍液交替使用或选择性复配防治褐斑病等叶部病害,用25%灭幼脲2000倍液、0.5%苦参碱1000倍液、5.7%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5000倍液、2.5%氯氟氰菊酯1500倍液交替使用或选择性复配防治舟形毛虫、梨木虱、梨潜叶瘿蚊等虫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