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氮肥】玉米重要生理作用

作者:山丹丹农业技术 2024/6/26 15:36:09
氮是玉米进行生命活动所必需的重要元素。第一,氮是构成蛋白质的主要成分,约占蛋白质总量的六分之一左右。细胞质和细胞核都含有蛋白质。所以,没有氮,玉米就不能进行正常的生命活动。第二,氮是构成酶的重要成分,如果缺氮酶形成受阻,许多生理生化反应不能正常进行。第三,氮是叶绿素的必要成分,如果没有氮,叶绿素不能形成,光合作用不能进行。第四,植株内的核酸、磷脂和某些激素(如激动素、吲哚乙酸)等也含有氮,这些物质

氮是玉米进行生命活动所必需的重要元素。第一,氮是构成蛋白质的主要成分,约占蛋白质总量的六分之一左右。细胞质和细胞核都含有蛋白质。所以,没有氮,玉米就不能进行正常的生命活动。第二氮是构成酶的重要成分,如果缺氮酶形成受阻,许多生理生化反应不能正常进行。第三氮是叶绿素的必要成分,如果没有氮,叶绿素不能形成,光合作用不能进行。第四,植株内的核酸、磷脂和某些激素(如激动素、吲哚乙酸)等也含有氮,这些物质也是许多生理生化过程所不可缺的。所以氮的生理功能是多方面的。


玉米吸收氮素特点,一般苗期吸收铵态氮(NH₄+)比例高,抽雄以后吸收硝态氮(NO:-)比例增大。当吸收铵态氮时,其它阳离子(K+、Ca#、Mg#等)的吸收被降低,而对阴离子吸收,特别是对PO.=有利。吸收硝态氮时则相反。玉米根系吸收的铵态氮,可直接与有机酸化合形成氨基酸,参与蛋白质合成。吸收的硝态氮,植株不能直接利用,要将硝态氮还原成氨(NH₃),再与有机酸化合形成氨基酸。



氮对玉米叶片生长有着重要作用。氮作种肥或早期追肥,对单株叶数影响不大,而对单株总叶面积增加明显(图2—1)。氨能增加叶片叶绿素含量,防止叶片早衰,保持高而稳的绿色面积,提高植株净同化率。因此,氮能提高植株干物质增长的速度。


图片


玉米早期施氮有利于根系生长。据试验,施氯肥比不施氮肥的,生长50天的玉米植株。其根系重量增加二倍,根深增加35 cm。施用铵态氮肥比硝态氮肥根干重增多,根分枝更细。施氡比不施氮的玉米根的固着能力增强。


氮对玉米地上部分生长的影响大于对根的影响,因此,氮肥有使冠/根比值增加的趋势。


氮能显著提高玉米的经济系数。增施氮肥,玉米的籽粒产量比秸秆产量提高的大。


增施氮肥可明显地提高玉米籽粒的蛋白质含量。试验证明,在各种密度下,籽粒的蛋白质含量都随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图2—2)。


图片


氯肥对玉米杂交种的单果穗、多果穗和产量均产生影响(图2—3),由图2—3中看出,双穗植株在高氮水平下占总产量的比例较大,籽粒产量亦高。因此,多穗品种在氮肥增加时果穗数和果穗大小都增加,前者比后者增加更多。表明多穗比单穗品种有更多的优越性。玉米氮素亏缺,影响生长发育和降低生理功能。据山东农业大学溶液培养试验(1992),缺氮比全素苗期植株、株高降低52.4%、绿叶面积减少82.1%,节根条数减少38.7%,地上于重减少77.9%,地下于重减少56.2%,冠/根比降低49.5%。缺氮植株叶肉细胞明显变小,发育不正常。叶绿体超微结构、表现基粒数少,组成基粒的片层数及基质片层数都减少,有些基质片层膨胀,发育不正常。



图片

在大田生产中也可看到,如果土壤缺氮,植株生长缓慢、矮小、细弱,叶色变黄枯死。叶片缺氮变黄,先从叶尖开始,然后沿叶主脉延伸,进而出现“V”字型黄化。老叶首先表现症状,然后向较嫩的叶子上发展。这是因为在缺氮情况下,下部老叶中白质分解,失去叶绿素,水溶性的氮化合物转移到旺盛的生长部位中去。若在缺氮初期时补充氮素,可以消除缺氮症状,减少产量损失。


增施氮肥虽能促进玉米生长,增强合成代谢活性,从而增加籽粒产量,但并不意味氮肥越多越好,相反,氮肥过多是不利的。因氮肥过多则促进蛋白质的合成,将大量的水化合物用于合成氨基酸和蛋白质,使营养体旺长,生殖器官发育不良,生长期延长,械组织不发达,易倒伏,易受病虫侵害,抗逆力降低。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