柑橘频繁出现暗黄色斑点?这种症状需提前预防!

作者:柑橘信息网 2023/11/3 15:42:49
近日,一位果农发来问题咨询,关于脐橙果实表面在近段时间以来频繁出现暗黄色斑点的原因,是否为药害等。在笔者点开他发来的图片查看时发现该果农的脐橙正是发生了一种柑橘比较常见的生理性病害——柑橘油斑病。柑橘油斑病,又称为柑橘油胞下陷,是一种由于柑橘果皮表面油胞破裂导致渗出的芳香油侵染果皮细胞而引起的生理性病害。从每年的6月份开始发生,临近成熟采收期为发病高峰期,也会发生在采后贮藏初期。果实发病后,果皮表
图片

近日,一位果农发来问题咨询,关于脐橙果实表面在近段时间以来频繁出现暗黄色斑点的原因,是否为药害等。在笔者点开他发来的图片查看时发现该果农的脐橙正是发生了一种柑橘比较常见的生理性病害——柑橘油斑病。

图片
图片

图片

柑橘油斑病,又称为柑橘油胞下陷,是一种由于柑橘果皮表面油胞破裂导致渗出的芳香油侵染果皮细胞而引起的生理性病害。从每年的6月份开始发生,临近成熟采收期为发病高峰期,也会发生在采后贮藏初期。

果实发病后,果皮表面会出现规则形状不一的浅绿色或淡黄色斑点(有的品种病斑边缘为紫褐色),严重时则可连成一片,发病果面老化干瘪、油胞破裂,病斑内的油胞突出极为显著,发病油胞间的组织略凹陷,后萎缩为黄褐色的斑点或斑块,发病果面失去原有的油光,严重影响了果实的商品性。

这个时候有一种“生理”病害开始进入发生高峰,不好防治。

油斑病又叫虎斑病、熟印病、干疤病,主要表现为油胞周围的细胞下陷,有时容易与果实炭疽病发生混淆,从而得不到有效防治。

油斑病与果实炭疽病的区别

1 症状:
油斑病最开始是油胞周围斑点内陷,随着时间推移,病害区域的果皮下沉和颜色变深,从而使油胞突出而表现出明显症状。对于未成熟的果实,还会影响正常着色。但一般不会引起果实腐烂。
而果实炭疽初期表现为果皮干枯凹陷,呈黄褐色至深褐色。空气湿度较大时,病斑会扩大,终至全果腐烂。
图片
柑橘油斑病后期症状
2 发生部位:
冻害、日灼、机械伤会诱发油斑病,所以发生部位一般在果实底部及四周;而果实炭疽一般发生在果蒂处;
图片
3、 发生原因
油斑病直接原因是油胞破裂,导致油脂释放腐蚀周围黄皮层的细胞造成的。
图片
健康柑橘(A)和油胞病变柑橘(B)果皮表皮层细胞结构图
诱发油包破裂的原因
1、冻伤,在采收前,日夜温差大和露水重,降霜,冰雹;
2、后期使用碱性农药导致果皮灼伤,例如,松脂酸铜、石硫合剂等发生;
3、前期日灼、风伤,以及采摘是的机械伤也会诱发油包病;
4、该病的发生还与品种、砧木有关。72-1脐橙、纽荷尔、红肉脐橙、罗脐、晚棱脐橙、红桔、长红脐橙等品种发生较重;枳壳砧木比红桔发生严重。
油斑病预防方法
一、加强果园肥水管理,增施有机肥、磷钾肥,增强树势,提高树体本身的抗病能力。
二、自幼果期开始,一直到采收前注重钙素的补充。可溶性的钙离子通过促进细胞壁钙交联,加厚细胞壁,可有效减少油斑病的发生,对裂果、日灼、浮皮等防控也有显著的作用。
图片
三、果实生长后期,加强果园病虫害的防治,适时防治叶蝉类害虫,减少果皮机械损伤。
四、避免雨后和早晨露水未干时或大风过后立即采果,坚持一果两剪,剪平果柄。果实采摘、装箱、运输和贮藏等过程中尽量避免造成果皮损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