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本攀升、需求旺盛,涨价潮持续涌现

作者:中国农资传媒 2024/10/25 11:08:26
随着ACE展会的圆满落幕,本周农药市场迎来了一轮新的交易高潮,受行业周期性规律驱动,市场交易活动明显增多。整体而言,农药市场呈现出稳定趋势,多数产品价格趋于平稳,仅有个别品种因短期内供应紧张而略有波动。面对这一形势,商家在库存策略上倾向于采取更为灵活的政策,通过储备低价位产品来应对未来可能出现的市场需求。然而,当前市场仍面临诸多不确定因素,如环保政策的调整、工厂开工率的波动、库存水平的变化、生产成

随着ACE展会的圆满落幕,本周农药市场迎来了一轮新的交易高潮,受行业周期性规律驱动,市场交易活动明显增多。整体而言,农药市场呈现出稳定趋势,多数产品价格趋于平稳,仅有个别品种因短期内供应紧张而略有波动。面对这一形势,商家在库存策略上倾向于采取更为灵活的政策,通过储备低价位产品来应对未来可能出现的市场需求。然而,当前市场仍面临诸多不确定因素,如环保政策的调整、工厂开工率的波动、库存水平的变化、生产成本的上升以及出口市场的动态等,这些因素都可能对市场产生重要影响。


本周,中农立华原药价格指数报74.8点,同比下跌14.3%,环比下跌0.53%。跟踪的上百个产品中,同比66%产品下跌,环比77%产品持平,8%产品上涨。


1

图片

交易活跃,除草剂同比大幅下滑


近期,农药原药市场展现出复杂多变的价格波动。除草剂原药价格指数跌至82.95点,同比大幅下滑15.5%,环比亦下降1.69%,凸显市场调整压力。草铵膦原药厂家面临成本压力,且单剂终端市场竞争激烈,报价稳定在5.4万元/吨。受国内市场淡季影响,草甘膦原药报价稳定在2.5万元/吨,未来走势取决于外贸订单情况。精草铵膦原药因刚需采购支撑,报价维持在8.2万元/吨,尽管终端制剂竞争同样激烈。敌草快母药市场因性价比博弈,报价为1.8万元/吨,拿货地区差异明显。此外,2,4-D原药市场略有回暖,报价上调至1.45万元/吨;二甲戊灵原药和灭草松原药国内市场已近尾声,分别报价4.5万元/吨和7.7万元/吨。


杀虫剂原药价格指数报64.77点,同比下跌17.5%,但环比上涨1.07%,市场出现回暖迹象。氯虫苯甲酰胺原药供应端产能释放,竞争加剧,报价为22.5万元/吨。阿维系列产品市场开工率低,导致价格上升,现货紧张,以排单发货为主。其中,阿维菌素精粉报价达45万元/吨,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原药因货源紧张及高含量出口增加,报价升至63万元/吨。烟碱类产品市场受关注,整体市场稳步盘整。吡虫啉原药市场因出口减少而上调报价至7.3万元/吨;啶虫脒原药市场因出口增加导致货源紧张,报价为7.2万元/吨;烯啶虫胺原药报价为13万元/吨。噻虫嗪原药中间体市场平稳,国内拌种剂刚需拿货,出口订单增加,报价为5.5万元/吨。


杀菌剂原药价格指数报73.79点,同比下跌8.93%,环比上涨0.18%,市场相对稳定。三唑类产品供需博弈激烈,三氮唑价格盘整,终端市场备货积极。其中,苯醚甲环唑原药报价为10.2万元/吨,丙环唑原药报价为7.7万元/吨,己唑醇原药报价为9.2万元/吨,戊唑醇原药报价为4.8万元/吨。内外贸刚需备货交投增加,厂家排单有序。三环唑原药报价为5.9万元/吨,氟环唑原药市场稳定,报价为31.5万元/吨。丙硫菌唑原药市场关注度提升,供给端产能释放,市场竞争激烈,报价为13.5万元/吨。


2

图片

涨价潮卷土重来,出口需求成推手


记者梳理发现,今年8月份,新安股份率先发起了价格调整。紧接着,兴发集团、福华通达、好收成等农药企业纷纷响应,共同推动了草甘膦原药价格的上涨。这一涨价趋势在行业内迅速扩散,引起了业界的广泛关注。


进入10月份,利民股份再次发布调价通知,宣布将阿维菌素、甲维盐、霜脲氰等原药产品的售价上调5%。这一举措进一步凸显了当前农药市场的紧张局面。利民股份在通知中明确指出,此次价格上调是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包括生产成本的持续上升、市场需求的强劲以及产品供应的持续紧张,这些因素共同推高了农药产品的价格。


据业内人士透露,出口量的大幅增长为企业涨价提供了有力支持。数据显示,2024年第二季度农药出口额达到152.94亿元,出口量达76.28万吨,较第一季度出口额增加了13.35亿元,出口量也增长了6.67万吨。这一增长趋势不仅反映了国际市场对中国农药产品的旺盛需求,也为企业提供了涨价的信心。


3

图片

短期趋稳,长期复苏在望


上周,全球市场与国内市场均呈现疲软态势,商品交易活动普遍低迷。国内药品消费市场正处于调整阶段,需求相对冷淡,市场以满足基本需求的补货活动为主。在对外贸易领域,尽管订单需求尚存,但价格竞争异常激烈,行业内部压力巨大。


展望未来短期市场,多数商品价格预计将保持稳定,波动幅度不会明显扩大。然而,随着外贸需求旺季的临近和国内生产商库存的逐步消化,下游补货需求有望有所上升。同时,若上游生产持续保持低位运行,部分商品的需求和价格可能会呈现回升趋势。宏观层面,原油价格预期下行,农作物价格也在逐步回落,这些因素共同制约了原药价格的大幅上涨。但农药企业产量的复苏为行业带来了积极信号,预示着行业正在逐步走出困境,恢复生产活力。


在此背景下,业内企业应把握机遇,积极推进技术创新、产品升级和市场拓展,以提升自身竞争力。这不仅有助于企业在当前市场中稳固地位,更为未来市场复苏奠定坚实基础,推动行业向更高质量、更高效能的方向发展。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