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提醒:近期,柑橘膨果期要注意防治的真菌性病害

作者:柑橘信息网 2024/7/17 15:11:30
花前3-15天喷施400倍液 ,提高坐果率;第二次在膨果期喷施350倍液;采收前40天喷施300倍液,壮梢促花,促花芽分化,增糖着色、膨果、果实靓丽,优质果增加,效益大幅度提高。夏季柑橘已经进入了膨果期,而夏季高温多雨,病害易发生,那柑橘膨果期要注意那些真菌性病害呢?一起来看看。真菌性病害1疮痂病病菌一般是在果苗、土壤里存活,等到了气温升高到20℃以上,病菌就会开始活动,之后借助雨水或

花前3-15天喷施400倍液 ,提高坐果率;

第二次在膨果期喷施350倍液;

采收前40天喷施300倍液,壮梢促花,促花芽分化,增糖着色、膨果、果实靓丽,优质果增加,效益大幅度提高。


夏季柑橘已经进入了膨果期,而夏季高温多雨,病害易发生,那柑橘膨果期要注意那些真菌性病害呢一起来看看。


真菌性病害

1

疮痂病

 

病菌一般是在果苗、土壤里存活,等到了气温升高到20℃以上,病菌就会开始活动,之后借助雨水或昆虫进行传播。                                                          

病菌一般是从柑橘的果实或者嫩枝、叶片气孔部位侵入,经过5~10天的时间,叶片就会出现病斑,发病的时间比较快,是造成果实花皮等原因之一。

图片

2

黑星病

 
黑星病病菌主要侵染幼果,一般在高温高湿的条件下发生,在闷热天气尤为严重。但在幼果期无明显症状,果实膨大期至成熟期开始在表皮上出现病斑,致使鲜果的商品价值下降。

一般在柑橘谢花后一个半月侵入幼果,侵入后经过较长时间的潜伏,在果实的膨大后期。

尤其是开始转色和成熟时表现出症状,出现大量的病斑,8~10月份是果实发病的高峰期。黑星病也是造成果实花皮的原因之一。图片

3

炭疽病

 
病原为无性态为胶袍炭疽菌,属半知菌亚门。主要为害的柑橘嫩叶、枝干、果实。

叶片受害:可分为叶斑型、叶枯型。

枝干受害:可分为慢性型、急性型。

果实受害:则会引起果柄炭疽,从而落果。在这段时间放晚夏梢的就要注意这一些情况,避免给果园造成较大的损失。
图片

4

砂皮病

 
一般雨水多,果园阳光寡照,通风透光性差的阴湿园,老龄园、枯枝多的密植园.
整枝修剪差或偏施氮肥,严重缺乏硅肥、补钙较少或者补钙过晚的果园,易发病。砂皮病也是造成果实花皮的原因之一。
图片

防治措施

1

清园

 

病菌的大部分来源主要是来自病枝、病叶、病果。做好前期清园工作,把病枝、病叶、病果收集起来,统一带出园外烧毁,焚毁后拌上石灰,埋到地下深处,避免病菌再次发生,用拓碳维林。

2

栽培管理

 

加强植株营养补充,增强树势,提高抵抗力。合理修剪,改善果园通风透光条件,促使植株生长健壮,提高抗病力。

3

药剂防治

 
在雨停后,叶面干爽时可喷施(醚菌酯11.5%+氟环唑11.5%)2000倍液、(吡唑醚菌酯5%+代森联55%)1000倍液、(氯氟醚菌唑20%+吡唑醚菌酯20%)2000倍液、(7%氟唑菌酰胺+5%苯醚甲环唑)2000倍液。无交互抗性,对植物安全并具有健康保健作用。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