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图”品牌重磅发布!国际土壤健康研究中心北京启航
2025年10月26日,北京市国家会议中心迎来土壤健康与粮食安全领域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事件 —— 国际土壤健康研究中心成立暨云图品牌发布会。
这场汇聚诺贝尔奖获得者、院士、部委领导与顶尖专家的盛会,以 “沃土中国 永续未来” 为主题,搭建起跨学科、跨领域、跨国界的土壤健康协作平台,标志着中国在全球土壤治理领域从 “跟跑” 向 “领跑” 迈进,为农业绿色转型与全球粮食安全注入 “中国力量”!
PART1
大咖解读:锚定土壤健康的国家战略与全球责任
作为会议核心环节,来自高校、国家部委、企业及国际组织的代表先后致辞,从不同维度阐释土壤健康的紧迫性与中心成立的重大意义,凝聚起 “守护土壤” 的共识合力。
中国农业大学教授、科研院常务副院长 崔振岭
中国农业大学科研技术发展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崔振岭教授率先点明中心战略定位。他指出,全球近半土壤面临长期退化问题,中国大量中低产田仍存在产能提升空间,土壤健康已成为粮食增产与农业绿色发展的核心瓶颈。“成立国际土壤健康研究中心,是落实总书记‘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指示的关键举措,既肩负破解中国耕地瓶颈的使命,更要为全球土壤治理贡献中国智慧。” 崔振岭表态,中国农业大学将统筹科技资源,为新成立的国际土壤健康研究中心打造 “科技创新 + 人才培养 + 社会服务” 的综合性平台提供坚实保障。
农业农村部耕地质量和农田工程质量监督保护中心主任 吴洪伟
农业农村部耕地质量与农田工程质量监督保护中心吴红伟主任,以 “三大工程 + 三大保障” 勾勒国家耕地保护蓝图。“截至目前,全国高标准农田建设、东北黑土地保护、南方酸化耕地治理等工程已取得阶段性成效,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也已完成农用地大范围‘体检’。” 他强调,农业农村部正推进《耕地保护和质量提升法》立法工作,将耕地保护纳入省级党委政府考核体系,通过科技攻关破解盐碱地改良等 “卡脖子” 问题,让每一寸耕地都成为孕育希望的 “沃土”。
自然资源部国土整治中心副主任、研究员 郧文聚
自然资源部国土整治中心原副主任郧文聚研究员从自然资源部职责谈起:“自然资源部是耕地红线的‘守护者’,负责耕地保护监督与产能评价;生态环境部是‘天花板守护者’,把控污染底线;而农业农村部则在‘底板与天花板之间’推动耕地高效利用。” 他期待国际土壤健康研究中心以科学研究为支撑打破部门壁垒,让土壤健康成为国土资源安全的核心支撑。
生态环境部土壤与农业农村生态环境监管技术中心副主任 王谦
生态环境部土壤与农业农村生态环境监管技术中心王谦副主任坦言,当前土壤保护仍以 “污染防治” 为基础底线,但 “十四五” 期间将向 “土壤健康” 全面转型。“借鉴水生态管理经验,土壤健康不能仅关注理化指标,更要重视生态系统整体功能。” 他透露,生态环境部已计划将土壤健康纳入管理核心范畴,未来将联合多部门建立跨领域协同机制。
成都云图控股股份有限公司总裁 宋睿
作为磷复肥行业领军企业,云图控股总裁宋睿分享了产业界的实践探索。“云图 30 年深耕磷复肥领域,始终以‘让种植更高效,让农民更轻松’为初心,已打造‘云图桂湖’品牌推动土壤调理技术落地应用。” 他表示,与中国农大联合发起国际土壤健康研究中心,旨在构建产、学、研深度融合平台,聚焦土壤健康评估标准、退化土壤修复等关键领域,加速科技成果从实验室走向田间地头。
联合国粮农组织土地与水资源司司长 李利锋博士
国际组织的声音进一步凸显全球协同的重要性。联合国粮农组织土地与水资源司李利峰司长通过视频指出,2024 年全球仍有大量人口面临饥饿问题,而绝大多数食物依赖土壤产出,但全球近半土壤存在退化现象,他表示“中国在土壤普查、中低产田改造等领域的实践经验,将为全球土壤可持续利用提供典范”。
美国土壤健康研究所所长 Wayne Honeycutt博士
美国土壤健康研究所所长 Wayne Honeycutt 博士则视频分享了美国土壤健康研究所成果转化的国际经验,期许国际土壤健康研究中心引领全球土壤健康效益实现规模化落地。
PART2
仪式见证:产学研签约揭牌,激活土壤健康新动能
本次会议最亮眼的就是 “协同落地” 的揭牌、签约与授牌仪式,将政、产、学、研、用达成的国际共识转化为具体行动方案。
中国工程院院士张福锁与云图控股总裁宋睿共同为国际土壤健康研究中心揭牌
揭牌仪式上,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农业大学教授张福锁与云图控股总裁宋睿共同为 “国际土壤健康研究中心” 揭牌。红绸缓缓掀开,标志着这一跨国籍、跨领域的科研平台正式启航,也意味着校企合作从 “技术合作” 升级为 “战略共建” 的全新阶段。
中国农业大学资环学院院长袁力行与云图控股副总裁阚夕国签约战略合作
签约仪式紧随其后。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院长袁力行与云图控股副总裁阚夕国签署合作协议。根据协议,双方将共享科研资源与产业渠道,在土壤健康技术研发、人才联合培养、示范基地建设等方面开展深度协作,打通 “科研 - 转化 - 应用” 全链条。
国际土壤健康研究中心全国首批服务基地授牌仪式
授牌仪式则让科研落地有了 “实体载体”。中国农业大学教授、国际土壤健康研究中心副主任张俊伶与阚夕国副总裁为 “中心土壤健康研究基地” 授牌,来自全国多地的基地代表依次上台接牌。这些基地将成为土壤健康技术的‘试验田’与‘推广站’,让前沿科技真正服务于广大农民。
PART3
智慧碰撞:三位院士和诺奖得主擘画土壤健康科学路径
在土壤健康主论坛的主旨报告与专家点评环节,中外顶尖专家以实践案例与科学分析为支撑,为土壤健康研究指明方向,展现了科研领域的深度与广度。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农业大学教授 张福锁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农业大学教授张福锁以 “黄土高原的绿色梦想” 开篇,分享了对土壤健康与农业绿色发展的实践思考。“我小时候在黄土高原参与梯田种植,没修梯田时几乎难有收成,修造后粮食产量显著提升 —— 这让我深刻体会到土壤的力量。” 他指出,当前土壤面临重金属污染、盐渍化、生物多样性下降等多重挑战,但 “土壤对粮食生产的贡献与品种改良、田间管理同等重要,大量中低产田仍有巨大提升潜力”。
他以科技小院实践为例,“河北曲周的盐碱地通过精准管理,粮食产量与农户收入均实现显著提升”,倡议国际土壤健康研究中心在全球范围内要聚焦 “抑制土壤负反馈、发挥正反馈”,推动农业绿色转型,引领可持续发展。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研究员 张佳宝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研究员张佳宝点出中国耕地的 “五大挑战”:人均耕地面积有限的数量约束、大量中低产田的质量退化、部分区域重金属活化的污染风险、耕地频繁置换的稳定性问题、粮食对外依存度较高的安全压力。“应对这些挑战需依靠‘科技破局’,除了消减土壤障碍因子,更要充分挖掘土壤生物潜力 —— 全球超半数生物生活在土壤中,其生态功能尚未被充分利用。” 他特别建议,“要紧跟时代步伐,将人工智能技术融入土壤研究,比如在第三次土壤普查基础上推进数字化测土配方施肥。”
中国工程院院士、河南农业大学校长 周卫
中国工程院院士、河南农业大学校长周卫点评时强调,国际土壤健康研究中心成立 精准回应了全球土地退化、气候变化等重大挑战,未来需重点解决 “土壤健康指标不统一” 的科学问题,通过国际合作凝聚行业共识,让中国方案服务全球土壤治理。
诺贝尔奖获得者、荷兰瓦赫宁根大学教授 OeneOenema
诺贝尔奖获得者、荷兰瓦赫宁根大学教授 Oene Oenema 从土壤健康的定义入手进行价值分享,“土壤健康既涵盖肥力保障,也包含生态功能,健康土壤不仅能产出健康食物,更能保护生物多样性、应对气候变化,本次国际土壤健康研究中心的成立将为全球土壤治理提供全新的解决方案。”
PART4
实践行动:云图发布新品牌,筑牢产业支撑根基
作为产业界的核心参与者,云图控股在会议中发布全新品牌,亮出土壤健康领域的产业支撑 “硬实力”,展现出云图控股在行业发展中的责任与担当。
成都云图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 阚夕国
云图控股副总裁阚夕国用一组现象敲响警钟:“全球近半土壤已出现退化迹象,土壤流失速度加快,未来耕地侵蚀风险将持续加剧;中国部分区域酸性土壤占比偏高,盐碱地、黑土地退化问题也较为突出。” 面对这些挑战,他详细介绍了云图的 “三大战略”:
• 全产业链布局:依托丰富矿产资源与全国布局的生产基地,构建煤化工、盐化工、磷化工三大产业链,复合肥年产能规模位居行业前列,为土壤调理产品提供稳定供给;
• 创新研发支撑:累计拥有数百项有效专利,其中发明专利数量可观,牵头或参与起草多项国家及行业标准,与农业农村部合作开展耕地质量提升试验,在新疆棉花土壤改良等项目中成效显著;
• 网络服务落地:构建 “测配产施一体化” 服务体系,计划 2026 年在全国布局百家以上土壤健康服务站,让专业技术直达种植户。
现场发布图片
大会期间,云图控股正式发布核心品牌 “云图桂湖”,取代原 “桂湖” 品牌,新品牌将延续调土养地的核心主张,更聚焦土壤健康整体解决方案。
笔者手记:
沃土永续,中国智慧服务全球。国际土壤健康研究中心的成立,不仅是中国土壤健康研究的 “新起点”,更是全球土壤治理的 “新坐标”。
从农业部的政策保障、高校的科研引领,到企业的产业支撑、国际组织的协同参与,这场盛会成功构建起 “政、产、学、研、用” 五位一体的土壤健康生态体系。
未来,随着中心在土壤健康理论创新、技术研发、标准制定等领域的持续突破,中国不仅能破解自身耕地发展瓶颈,更将为全球粮食安全与农业绿色转型提供可借鉴的 “中国方案”。
正如张福锁院士所言:“守护土壤健康,就是守护人类可持续发展的未来。” 在这片承载着文明根基的沃土上,一场跨越国界的 “土壤保卫战”,已正式拉开序幕。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