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坚豪: 用“小众+ 精品”打造强势品牌

作者:《农资与市场》传媒 新媒体 2025/2/8 14:09:21
01新银邦简介绍兴上虞新银邦生化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新银邦”)成立于2000年,专业从事新农药研发、生产和销售。以高效、低毒、低残留的新型环保型原药为根基,形成杀虫、杀菌、除草三大原药模块和联苯肼酯、甲氧虫酰肼、三环唑、丙硫菌唑、噁霉灵五大系列制剂的“纵向一体”产业布局。公司参与制定1项国家标准、2项行业标准和5项团体标准。2023年12月,入选第九届浙江省人民政府质量管理创新奖。不在舒适区里沉沦


01
新银邦简介
微信图片_20250208094111.jpg

绍兴上虞新银邦生化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新银邦”)成立于2000年,专业从事新农药研发、生产和销售。以高效、低毒、低残留的新型环保型原药为根基,形成杀虫、杀菌、除草三大原药模块和联苯肼酯、甲氧虫酰肼、三环唑、丙硫菌唑、噁霉灵五大系列制剂的“纵向一体”产业布局。

公司参与制定1项国家标准、2项行业标准和5项团体标准。

2023年12月,入选第九届浙江省人民政府质量管理创新奖。


不在舒适区里沉沦
人生有很多路, 他选择了最具有挑 战性的一条路。
01



今年,行业并没有变得更好。

产品过剩、竞争激烈、出口受阻、内需疲软,大多数产品的价格一路走低。

“一证一品”“捆绑销售”“原药可追溯”等政策给了农药企业极大的限制。

在财经媒体的综合评述中,农药行业更是位列2024年十大盈利下滑行业第八名。

说实在话,在缩量时代,农药企业钱没以前好赚了,但也一定有做得好的企业。那么,高强度的同质化竞争中,如何找到自己的竞争优势?

笔者一行来到新银邦,和新银邦的掌舵人杜坚豪一起探寻中小企业制胜的法宝。

微信图片_20250208094055.jpg

“您居然这么年轻!”第一次见到杜坚豪,笔者惊讶于他的年纪。

“年纪是不大,但其实也不小了,我进入这个行业差不多12年了。像我们公司的高管也都和我年龄差不多。”杜坚豪笑道。

笔者开玩笑问,学的专业不是化工,家里又涉及那么多产业,当初应该有很多选择,为何最终却选择做农药。

“首先,我们要知道,农药行业其实一直是一个很好的行业。和其他行业相比,比较良性健康。”杜坚豪说,“我想挑战有技术含量和专业性的行业,所以就首选了制造业,同时也想在农药行业学点新东西。”

2013年,杜坚豪作为新手进入行业,即便一开始就是困难模式,但是他一直坚信行业向好。

虽然说年轻人气盛、胆子大,但是杜坚豪在管理方面却出乎意料地稳健。他并没有盲目去扩张,而是在做好了产品定位和布局后,选择扎扎实实做好产品。

很多人看别的行业,全部都是蓝海。自己所处的行业,全部都是死海。

但这些人中,绝对不包含杜坚豪。

杜坚豪回忆,他刚进入行业时和某企业董事长聊天,对方说做农药,什么产品都能赚钱,关键在于你能不能坚持,能不能把这个产品通过你的技术、渠道持续拓展,把它做精做强。

虽然这两年行业没那么好干,今年农药更是被评为十大盈利下降行业之一,但是杜坚豪直言:“如果成本上有优势,渠道上有优势,即便是行业下行,你又怕什么?”


专注细分市场
细分不是为了做小,而是为了将来更好地做大。
02


市场过剩,行业竞争激烈,企业的机会在哪里?

这是摆在领导者面前的首要问题,需要“战略眼光”。

大企业通常做的是大众市场的生意,中小企业要想领航就需要找到属于自己的细分领域,聚焦小众市场。

避开主流企业赛道,聚焦一个特色的、小众的区隔市场,让它成为你的优势,别人打不进来。这是新银邦的战略。

//
打造小众产品核心竞争力

“哪个产品什么时候能爆发,其实是无法预料的。你也无法掌握哪些产品价格会上涨,哪些产品会下跌。”杜坚豪表示,只有掌握能掌握的,且不断去研发、创新,做精产品,才能够在这个行业当中拥有竞争力。

新银邦早年是以功夫(高效氯氟氰菊酯)起家的,也做过草甘膦等产品。杜坚豪果断放弃这些无法做到优势领先的大众产品,进而去攻克“一高两低”(高效,低毒、低残留)的环保型产品,打造小众(联苯肼酯、噁霉灵、甲氧虫酰肼、丙硫菌唑)产品核心竞争力。

微信图片_20250208094111.jpg

因为只有在细分领域取得第一名,才有持续扩展的可能。

新银邦对其原药产品,对技术标准、产品质量要求极为严格,在产品特色创新、差异化、核心竞争门槛上下真功夫,去巩固产品的优势。

同时,新银邦在技术上也不断突破。譬如,N-甲基-3-取代甲基-4-吡唑甲酸自研合成工艺,绕开国外现有农药企业专利布局,实现国产替代,打破国外垄断,让国内企业和农户用得起、用得上。目前,中国专利,包括国际专利都已经授权。

微信图片_20250208102235.jpg

把“小”做成核心竞争力,进而,新银邦取得了自己的渠道优势。

“农药行业挺怪的,合作久了就形成相对封闭的‘小圈子',其他企业要进来也挺难的,”杜坚豪说了几个合作的头部企业的名字,很自豪地说,“在他们这里,同类产品中我们的产品肯定是优先的。”

//
坚持原药、制剂两条腿走路

企业在每个阶段所具备的竞争力不同。五年前,企业之间拼的是技术,谁有核心技术,谁就能生存;随着行业强者普遍重视技术和研发能力,现在企业之间拼的是产品登记,拼的是海外布局。

截至目前,新银邦已经完成28项原药/制剂的产品登记。

2024年5月,新银邦的丙硫菌唑原药在巴西成功登记,苯嘧磺草胺等项目正在进行。

作为原药企业的新银邦一直是两条腿走路,一条供跨国公司(例如,吡唑特就是供给日本三井公司的,联苯肼酯最早是供爱利思达Arysta的),一条内销。

疫情之后,杜坚豪发现,新银邦还需要原药产品跟制剂产品两条腿走路。

“战略其实是要根据市场的变化去做调整。”杜坚豪表示,近几年新银邦做了战略调整,专注细分市场新型环保农药的全链条生产体系建设。

微信图片_20250208102349.jpg

和其他制剂企业相比,新银邦有原药的优势。接下来,新银邦还会在装备技术上做提升,还会继续深耕产品的研究。

“一方面,把以前储备的产品挖掘出来,以自有新型环保农药原药为基础,向上发挥产业链协同能力,向下延伸发展制剂产品;另一方面,去深耕海外或者国内的空白市场。”

制剂方面,新银邦目前已获得7种悬浮剂、3种可湿性粉剂、1种水分散粒剂以及2种水剂登记证。

2022年起,新银邦开始重新组建制剂团队,重塑制剂业务的竞争力。2024年,新银邦制剂业务的销售额已经超过1.1亿元。

杜坚豪介绍,增长其实源于团队对现有产品、渠道特色以及对作物的理解。

//
组建优秀团队并激活组织

除了技术和渠道,杜坚豪一再强调管理和团队对于企业的重要性。

他从来不避讳自己在专业方面的短板,认为企业负责人的任务就是找到对的人。

“办企业的关键是团队,你要有一个很专业、能信任、能执行落地的团队,企业负责人当好领头羊就行了。”杜坚豪表示。

甚至杜坚豪刚准备入行,在其他公司实习的时候,都不忘引入各关键领域能力强的管理者。

杜坚豪坦言,在新银邦的团队中,像黄钟萍总经理和一些核心管理者,都是行业中有地位、有能力的人。他和团队之间是合作关系,平常大家像朋友、兄弟一般相处。

“我们的核心团队成员都明白我的目标、我的想法,我们互相信任。我主要是为他们做服务,协调对接需求,尽最大努力放权。”杜坚豪也不吝于付出,通过股权激励和分红来激励团队,调动团队的积极性。

2023年12月,新银邦入选第九届浙江省人民政府质量管理创新奖。该奖项每两年评比一次,这一殊荣是省政府对新银邦实施卓越绩效管理、取得显著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奖励。

官方给的评价是,作为农药企业,新银邦的多项产品实现了替代进口,创立了“以共享共富为核心”的绿色周期管理模式,在经济效益、质量安全、社会效益和绿色发展等方面均取得明显成效。

能和娃哈哈、阿里云、中核核电等企业同台竞技,并作为唯一的农药企业入选,新银邦值得骄傲。


持续拓展产品应用场景
农药使用是一门应用科学,存在很多机会。
03


与其更便宜,不如不同。

新银邦纵向一体的“小众+精品”的产品战略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

其中,多项小众产品(噁霉灵、丙硫菌唑、联苯肼酯等)产能已经实现规模优势,成为细分领域的领头羊。

微信图片_20250208103015.jpg

未来,新银邦将会在继续深耕原药领域、开发具有优势原药产品的前提下,以新型环保农药原药为基础,向上发挥产业链协同能力,向下延伸发展制剂产品,不断发掘新场景和卖点,持续加大制剂方面的研发力度和证件布局,引进国外优势资源,做到两条腿走路。

“甲氧等产品已经在印度、巴西取得登记,”杜坚豪表示,新银邦会持续在海外市场的布局,已经和专业的团队合作组建合资公司,把市场掌控在自己手中。

至于落地的方案,新银邦也已经给出:有方案,为客户提供植物生长周期系统化用药方案;有模式,拓展“以共享共富为核心”绿色周期管理模式;有品质,从助剂到设备,从大数据应用到全程自动化,全面实现“智造”;有实力,大力打造“芯”实力,从专利化合物、专业客户等角度入手,进一步提升内在软实力。实现多轮驱动,为长远发展增加更多优势。

杜坚豪表示,新银邦凭借原药的优势,凭借对现有产品渠道及对作物理解的优势,未来两三年储备产品有望快速增长,且稳健发展。

大家看企业,都想看其中波澜壮阔的故事。

但是,作为主人公,每一个企业家都想足够稳健。

正如德鲁克所说,一个伟大的企业,没有激动人心的事情发生。

就新银邦而言,无论聚焦小众原药,还是“原药+制剂”两条腿走路,这些规划好像都是顺势而为,自然成长。

其中的艰难我们不得而知。杜坚豪笑着说,一切创新都是逼到没有办法的产物。好日子过着,谁都不会去想创新。

就像一株花,悄无声息中,就盛开了。就像一棵树,不知不觉中,已经令人仰望。

细分不是为了做小,而是为了将来更好地做大。

谈及对企业的梦想,杜坚豪表示,对他而言,从来不以赚钱多少来衡量价值。从一开始,他就有一个愿望:把企业办好,完成父辈手上没有完成的事情。他坚信,通过努力,是能够把新银邦推上IPO的。

我们期待着。